向華強之子向佐:我父親有錢是他的事,我有夢想是我自己的事

John| 2016-05-04| 檢舉

向華強之子向佐:我父親有錢是他的事,我有夢想是我自己的事

2003年入行,從沒演過主角。去年年底,才在某頒獎禮上,以入行12年的「高齡」,拿下生涯首獎——「最具潛力男演員獎」。顯然,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對一位今年即將年滿32歲的演員來說,這份履歷都有點太過庸常了。

但如果這位演員的父親,是曾助力過李連杰、周星馳、劉德華、周潤發等人,並一手創建中國星的影視大亨向華強呢?你是否又會感慨,這位名叫向佐的男演員,以這樣的家世,在演藝路上走得實在是過於緩慢且低調了?

和所有「星二代」一樣,如何繞過父輩的榮耀,讓人看到自己的努力,是向佐在演員這條路上前行時需要解答的附加題。他改變不了血緣,但可以選擇態度,他說——

「我父親有錢是他的事,我有夢想是我自己的事」。

做武打演員,那就不是靠父親砸錢捧我就可以成功的了

在做演員這件事上,父親向華強對向佐的影響從未消散過。

最早,向華強是反對兒子入行的,「特別反對」向佐特意強調說,「因為他們看過特別多演員心裡的那種壓力,一直捧不紅的,也有從很紅到不紅的,他們不想我去承擔這種壓力」。

正因為此,當年從國外學成歸來的向佐,在香港一直以模特為職業。表面看來,「其實也挺好的,走了很多大秀,收入還不錯」。但在他內心深處,「還是覺得,哎呀,我就想當演員」。

現實不盡如人意,加上年輕氣盛的意氣用事,向佐一度把人生開進了彎道。在回溯自己心路歷程的MV《翻身》中,向佐這樣描述當時的困惑——

「我 覺得自己特別沒用,沒有出息,開始跟一些壞的朋友混在一起,每次玩到一個晚上,第二天醒過來,我都會覺得特別空虛,特別內疚,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過什麼。體 能沒了,前途也沒了,每天重複一樣的生活,基本上每天躲在家裡,特別迷失。我在佛堂里求菩薩,哭著求,想要擺脫當時的生活,可是每次走出佛堂沒多久,什麼 都忘了。我再也不敢走進佛堂,心裡覺得特別恐懼……」

向佐承認,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爛泥,什麼都不是」。這個節骨眼上,將他拽出泥 潭的,還是父親向華強。或許是眼見到了兒子的痛苦,這位一直以強勢形象示人的父親,選擇改變初衷放孩子入行。「突然有一天,我爸爸跟我說,我幫你,只要你 努力,你就可以飛。我有點傻掉了,因為我等了很多很多年,才等到他跟我說這句話」。

但向華強的這句「我幫你」,更像是「我准許你拍戲」式的 默許。入行初期,父親並未給予他太多實質性的幫襯。向佐拍戲還得靠自己「去敲導演的門」。2004年,他自己偷跑到《霍元甲》劇組,跟李連杰軟磨硬泡來一 個「連名字都沒有的角色」。2007年再跟李連杰合作,才在《投名狀》里得到第一個「有名字的角色」。

向佐坦言,自己初入行是「想當偶像、演愛情片的」,而從《霍元甲》開始,一直到後來的《奪帥》,他最終選擇成為一名武打明星馳騁在動作片戰場,除了本身對功夫的興趣愛好,以及「我慢慢了解到這行,靠實力而非外表才是長久的」原因外,很重要的一點,還是為了證明自己——

「那如果我去做一個武打演員,這就不是我父親支持我、砸錢捧我就可以成功的,我不可能一覺醒來就一身武功的,我需要自己踏踏實實地去練……這一行有很多星二代、富二代,名字我不說,但我看到過好多例子,我沒有覺得他們很成功,所以我想走一條不同的路。」

拍別人的戲也會被說「是向華強的兒子」,還不如和爸爸拍部好戲

彼時,向佐已經25歲,對於習武這件事兒來說,「有點晚了,筋骨比別人要硬很多」。因此,這條「不同的路」在一開始自然是不被看好的。李連杰甚至開玩笑說:「我要是他,就去等著接老爸的班,當老闆多好,幹嘛還要辛苦當演員?還是演員里最辛苦的動作演員。」

所以,剛開始系統訓練時,李連杰認定向佐只是一時興起,「堅持不了多久的」。半年後回香港,得知他還在繼續,才察覺到一絲「不簡單,不得了」的況味,身為向家朋友圈裡的摯友,他隨即把一直跟在身邊的一位師弟派過去給向佐當專職導師。

向 佐至今還記得,習武九個月後,自己終於完成第一個空翻,「興奮到整棟樓都聽到我在叫」。不間斷地六年練下來,他手指折過,膝蓋斷過,腰有嚴重的挫傷,即便 如此,也從來沒有過退縮或想放棄的念頭,「一次都沒有」。六年來他唯一的後怕,是斷腿那次,「我年紀也不小了,怕以前練的都白費了,怕以後不能打那麼 猛」。

2014年4月8日,向佐在自己微博上上傳了一組圖片,配文說道,「練功四周年,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這組圖片的第一張配圖,就是 和父親向華強的合影。從父親的反對,到得到父親的認可,蟄伏了十多年,他終於正式進入收割期,禮物是中國星投拍的奇幻大片《封神傳奇》,向佐確定要在片中 出演重要角色雷震子。

無論是投資的量級、角色的重要性,還是李連杰、范冰冰、文章、黃曉明、Angelababy、古天樂的頂配卡司陣容, 《封神傳奇》都被外界認為是向華強終於開始力捧向佐的大手筆。面對外界的揣測,向佐的態度是,「我希望大家看完《封神傳奇》再說」。這顯然是客套話,對自 己的這次閃亮登場,他已沉澱下足夠的信心,「其實,沒準備好的話,《封神傳奇》我也演不了。」

十餘年的漫長破繭,向佐完成了對父親態度的反轉,也完成了對自己心態的升華,他如此定義《封神演義》這份價值數億的饋贈——

「我始終是要面對觀眾的,就算我拍別人的戲,也會被指著說『這是向華強的兒子』。那為什麼我不能跟爸爸一起創作一個特別棒的電影呢?這個角色是我六年訓練下來的成果,我不知道人家是否知道我之前演過戲,我只想大大方方去跟他們說,我回來了,就這樣。」

為什麼要簽中國星?家裡的錢是家裡的,我只是個不紅的演員

演戲之外,向佐自個兒與「向華強之子」這個頭銜的纏鬥,依舊在不分時段的頻繁上演。向佐坦言,這個從出生下來就自帶的光環,給自己帶來壓力的同時,也衍生出無限戰力。「壓力會有的,但久了也就自然變成我的原動力了,然後,會生出一種不肯服輸的感覺」。

這種不服輸,體現在向佐生活方方面面的細節里。比如他的經紀約至今沒簽在父親的中國星旗下,問他緣由,只有一句簡簡單單的「為什麼要簽?」

再比如,之前天津爆炸事件發生,他在微博上表態捐出10萬元善款卻被網友批評「小氣」,他只得耐著性子回覆說:「你好,我不是一位很紅的演員,賺的不是很多,(這10萬塊)已經比我的收入比例要大,而家裡的錢是家裡的,我想用自己的態度去幫助我想幫助的人,謝謝各位。」

不服輸的抵抗精神之外,優渥的生長環境和世家的良好家教,對向佐也切實地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採訪當天的發布會上就有兩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李連杰上台時,很照顧地讓向佐站到舞台中間,作為後輩的向佐欠欠身婉拒,默默排在了外側。然後博納總裁於冬上台跟向佐握手時,後者作為後輩深深地鞠了一躬。

對於父母從小對自己的性情培養與教育,向佐銘記於心。「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還是幼稚園時,我買了兩盒油彩,一盒貴一盒便宜,然後我跟我爸說,我很喜歡一個同學,我要把便宜的這盒送給他。結果我爸就說這樣不對,你喜歡他就該把貴的給他,他即便不知道你心裡也會更舒服一點」。

父母的這些教誨,向佐自己歸納總結了一下,「最基本的就是對前輩要尊重,對朋友、工作人員都要一視同仁,不亂發脾氣」。

但其實,跳出來作為自然人本身來看,向佐身上所有的家庭痕跡背後,又有著自己性格的延展和發酵。得承認,很多時候,向佐身上這個天賦的頭銜的影響力真的是太大了,大到讓人會下意識忘記去考量向佐本人的所思所想。

就像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其實早有跡可循。他回憶說,早在英國讀書時,白人很歧視中國人,「覺得中國人只有讀書好或者有錢才來,我就選一個他們的國家運動橄欖球去打,做給他們看,中國人不止會讀書,我就讀書不好,但依舊能打到他們的省隊」。

即便是從小到大,父母對他成長生涯的規劃,也並非全部如他所願。向佐承認,小時候「其實我很抑鬱。以前很想進香港游泳隊,突然就要去國外讀書,喜歡打籃球,又突然要轉學,結果沒有一樣做到足夠專業」。

這個悖論,直到現在也沒有解決。舉個例子,由於決心在武打明星的道路上走下去,向佐所有出演的角色,都是以不苟言笑的正經臉示人,聊到這裡他終於繃不住笑了,「其實挺憋的」。

笑過,他一秒變認真,「沒辦法,我不笑才更適合角色嘛」。頓一下,他補充說:「但其實我的生活,還是挺開心的。」

嗯,至少還開心,開心就好。這,可能就是做一名非典型星二代的代價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0578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