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八十年代「雙料影后」,卻入美國籍離婚中國老公

Ctw| 2016-04-25| 檢舉

她是八十年代「雙料影后」,卻入美國籍離婚中國老公

她憑藉代表作《廬山戀》、《巴山夜雨》獲得八十年代「雙料影后」,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受關注的大眾偶像。她在1981年「百花獎」評選中更創下了1260萬張選票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夠打破。而一部《廬山戀》更是創下了吉尼斯世界記錄,即同一地點放映次數之最。

但她的演藝生涯像流星般,閃亮的很快,隕落的也很快。1985年她選擇出國深造,過了5年便選擇了與國內的老公離婚,並加入了美國國籍,然而她在美國昏的並不好,無奈還是選擇了歸國。然而80年代最紅火的一顆星,竟是靠一部《任長霞》重新煥發她的歷程,她就是張瑜。

塑造經典角色

張瑜塑造的人物一直是觀眾心中的經典,張瑜在電影《廬山戀》中的表演,熱情而不矯揉,奔放而不造作,給人以清新質樸之感。在《巴山夜雨》中飾演深受「四人幫」極左思想毒害的女紅衛兵,她身上具有「革命小將」的邪惡,但並未完全失掉做人的善良之心。

影片中劉文英僅僅有一兩句台詞,幾乎全部的心理活動都需要演員用神態和動作展現給觀眾,張瑜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準確地完成了這一角色由惡到善的心理轉變。

影片《任長霞》中,張瑜飾演的任長霞雖然說話慢聲慢氣,身材也不高大,但卻是那種嚴厲起來讓大男人都禁不住要哆嗦的女性。她完全揣摩透了角色性格,雖以飾演柔弱女子見長的她,飾演起任長霞依舊霸氣十足。

婚後一年出國致離婚

因影片《廬山戀》而一炮走紅的她被迅速捧到了一個至高點上,然而張瑜是個追求完美的人,總覺得自己的演技還很欠缺,很希望能向前輩們學習。於是,郭凱敏介紹她認識了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的張建亞。張建亞非常熱情,給予了張瑜很多幫助。張瑜和張建亞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於1984年踏上了婚姻的紅地毯。

在拍戲過程中,張瑜感覺到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於是,她準備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要辦一個明星班。著名導演、時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的謝飛半開玩笑地對她說:「你是個那麼出名的明星了,誰敢教你呢?你應該去美國好萊塢。」

張瑜向張建亞談了自己的想法,她太想深造了,她堅持出國,深愛她的老公張建亞只得同意了。而正是這次出國,張瑜不僅從中國影壇隱匿很久,而且導致了兩人的離婚。

美國夢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

來到美國的張瑜,不僅有繁重的學業,加上還要打工掙錢,她感到疲憊不堪,患上了嚴重的失眠症。在醫生的指導下,她每天進行體育鍛鍊,並配合藥物的治療,才漸漸有了好轉。經過努力,張瑜以自己優異的成績得到了舊金山新教育基金會的獎學金,以及蘇州同鄉聯誼會頒發的優秀生獎學金,還拍攝了一些廣告,經濟上才逐漸走出了困境。

長時間的分離,書信是他們感情唯一的紐帶,這個紐帶是那麼脆弱,他們彼此感到越來越陌生,畢業後,張瑜回了一趟國。他們竟然沒有了久別後的激情,兩個人變得像陌生人一樣,再也找不到愛的感覺了。張瑜說服不了張建亞去美國,張建亞也說服不了張瑜回國,張瑜希望能在好萊塢發展,進軍國際影壇。最終,在張瑜回美國前,兩人心平氣和地辦理了離婚手續。

張瑜開始尋找好萊塢發展的機會,可是她發現,要想進軍好萊塢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等待著她的只有一次次的失敗。

一方水土終究養一方人

1993年,張建亞準備拍攝影片《王先生之慾火焚身》,便打電話邀請張瑜來演女主角。接到張建亞的電話,張瑜的心情非常複雜。張建亞仿佛看透了她的內心,開導她說:「不要去管別人怎麼說,重要的是自己要生活得開心。這裡有愛你的親人和朋友,和那麼好的觀眾,不要怕,回來吧。」那一刻,張瑜忍不住淚流滿面。

張瑜重新回到了闊別8年的祖國大陸影壇。在與張建亞合作中,他們像好朋友一樣互相關心。1993年底,張瑜獲得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協會頒發的「表演藝術家特別貢獻獎」。

而後的張瑜做製片人、做導演,也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算是小有成就。一方水土,終究是能養一方人,落葉歸根才能有穩定的依靠。

她說:「我就像風箏一樣,飄得再高再遠,根也在中國,那是我的家,是我的愛。而只要心中有愛,人就會活得幸福。」

電影 婚姻 華語片 張建亞 投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5/node10418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