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們劉鎮偉大導演拍了一部《大話西遊》火遍了大街小巷,可後來的十年,他毀了5部經典作品,拍了6部評分不過6的渣電影,他們分別是:
《情癲大聖》5.3分
《機器俠》5.3分
《越光寶盒》5.2分
《出水芙蓉》5.0分
《東成西就》2011 3.9分
《大話天仙》2.9分
如今劉大導演又要翻拍《大話西遊》,命名為《大話西遊3》,這是要鬧哪樣啊,自己創造的經典自己要一手毀掉的節奏嗎?這部戲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在《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中死在牛魔王叉下的紫霞仙子(唐嫣 飾),將會通過月光寶盒預先看到這一下場,為了避免慘劇發生,她選擇回到從前不讓至尊寶(韓庚 飾)愛上自己。而至尊寶又再次重逢一直在等待他的白晶晶(莫文蔚 飾)。前世今生的種種愛恨糾葛再次在九道輪迴里最後一次上演。再看看劇照:
這是韓庚嗎?先不談幽默的基因,光形象氣質星爺就帥了他幾條街。
這是紅孩兒?真是紅瞎了我的眼睛,cosplay也不帶這樣玩的,動漫都找不出一個這樣的原型。
吳京這唐三藏能把兩邊的妖精給說死?我腦洞大開也想不出是怎樣一個場景。
看著小胳膊小身板和一張稚氣的臉,是牛魔王的私生子吧?
唐嫣的紫霞仙子還看得過去,只是少了朱茵的那份調皮狡黠和靈動,可能先入為主吧。
經典就是經典,再怎麼翻拍也是無法超越了,今天又把《大話西遊》看了一次,感慨良多,對於這部戲,你們真的都看懂了嗎,笑過了,嘆息了,揪心了,我們應該明白更多!
《大話西遊》是後現代的作品,所以十年之前沒有人能看懂它。《大話西遊》講述的是古典的再古典不過的故事了。一個人類的悲劇,也是悲劇的意義。我們在命運的管制下,無所反抗,無所適從。這正是經典的古典悲劇,也是十年後人們文化素質提高的體現。我們終於能欣賞和正視藝術,終於認同藝術高於生活的地位,終於明白藝術對於靈魂和物質的升華。
大家是否注意過,劇中人物的心情變化。你們看到過主角真心的笑臉麼。總是在追逐,總是在逃避。他不停地被推到下一個場景中,不停地去適應目不暇接的變化。身邊的人不停地離去,一段段感情和信仰不斷地逝去。神仙是命運的執行者,佛是命運的代言人。悟空並不怕死,他更害怕的是失去自我。他要去鬥爭要去犧牲。但結局卻是強加於他的重生和輪迴。命運安排他失去記憶去到未來。我們要知道的是,無論是觀音或是唐僧,無論是取經或是普渡世人。那又和悟空有何關係?至尊寶愛上白晶晶,於500年後重回500年前遇到紫霞仙子。又在500年前喚回真心,明悟自己一生所愛,建立了信仰和勇氣。在觸摸到幸福的一瞬間,眼前的一切如同泡影剎那間幻滅。悟空為了信仰和愛情重拾能力,卻又因為束縛放棄愛情。在盤絲洞白晶晶走後,悟空大徹大悟。悟的不是天地至理,而是對命運無條件的屈服。正所謂,生亦何哀死亦何苦,你說這是領悟還是萬念俱灰呢。悲劇至此才是大悲,又有什麼比無死無生更可怕的事情。如果你能懂得這份道理,想必在看最後結尾時,孫悟空痛苦的表情時,你感受到的就不僅僅是生死離別,而是深深地無奈和屈服。在影片的最後,悟空到了最初時間的千年之後。一切都重回正軌,一切都被時間所掩蓋。往昔的人,情和羈絆都在不同的人物表現中斷裂,破碎。悟空每走一步就是在自砍一刀,削掉最後的慾望和情感。最後在城樓之上附身武士了卻一切心意,從此,悟空逝去。多了的是一個沒有個性和特點的斗戰勝佛而已。天地不仁,視萬物為芻狗。說到這,你應該懂得最後的一句話「他好像條狗。」
說完了命運,我們要談談愛情。這部影片的主題之一。至尊寶為什麼會愛上紫霞而不是晶晶。為什麼會在短短的一段時間產生了這麼深刻難以忘懷的情感。可能我們永遠不懂那種感覺。但是導演卻不只一次地解釋或者說訴說他的理解。緣和分,天註定。在拔出寶劍的那一刻,一切都已經決定了,這就是緣分吧。你可能不認同,但我們卻無法否認。為什麼總是在錯的地方和時間遇上對的人。為什麼擦肩而過,卻痛徹心扉。卻又在時間洗刷中尋找到另一個人,在一杯酒一滴淚中忘卻了傷悲。這就是愛情,美麗,炫目。卻又傷人無形,讓人飛蛾撲火。
在最後,我想來談談這部電影本身的情況。也就是為什麼十年前它遭遇的是嘲諷,而今天確實膜拜。我們都停留於各種浪潮湧入的衝擊當中。刺激和新鮮感湮沒了一切,讓我們進入了狂歡。就如同乾涸許久的水庫,一時間激起了水花。隨著時間流逝,中國電影業和世界對於精神文化靈魂的認識都日漸成熟。我們終於從快速的科技變化中適應了這種加速度。終於靜下了心,平了水面,透過清澈看到了暗流和礁石。我們也學會了尊重知識,無論是古典還是新興。更重要的,我們開始了哲學性的思考,並開始蔓延這種思想。繁華褪去,靈魂重現。
謹以此文感懷曾經的經典,感懷星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