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洪峰變身年入千萬的淘寶店主,他說:放棄是前提!

六條藏獒,十幾隻孔雀,滿院子在早春怒放的玉蘭花,身著民族服裝的漂亮女兒珞妮在陽光下和小夥伴一起看書,累了就去自家搭建的遊樂園玩耍,逗一下孔雀。妻子蔣燕則在自家的診所里不停接待著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病人。雲南會澤的鄉間,天空湛藍如洗,陽光猛烈的午後,一群人坐在院子裡吃著水果曬著太陽聊天,花草清香,犬聲交吠。
這是作家洪峰的日常,確切的說,是珞妮山莊莊主洪峰的日常。
因為還在過年,快遞還沒開工。平常的時候,珞妮山莊的門口會停滿大卡車,每天至少幾百件貨物從這裡發出。去年,洪峰賣土特產農產品為主的淘寶店至少實現了六七千萬的銷售額。
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洪峰在文學圈的地位,曾經與余華、蘇童、格非、馬原並稱「先鋒文學五虎將」, 因為特立獨行,東北人洪峰當時被封 「北丐」。這是一位被寫進當代中國文學史的重要作家。而如今,卻因為賣農產品,這位山居作家成為了千萬富翁。

珞妮山莊大門
2008年,洪峰斬斷了自己和文學圈的一切聯繫,從瀋陽來到了妻子的家鄉,滇東北的會澤縣金鐘鎮馬武村。過起了外人眼中的隱居生活。
幾年間他幾乎只有兩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都無關文學。一次是2006年因為瀋陽作協以不坐班為由停發工資,洪峰於是上街公開「乞討」,並在當年宣布退出作協並辭去所有職務。第二次是在2012年的除夕夜,村支書帶領幾十個人衝進他家的院子,洪峰被圍毆到人事不醒,斷了三根肋骨躺了好幾個月。出事後,老友余華來看他,臨走留言說,「桃花源也有村支書」。
只是過了四年,洪峰再度被關注,是因為他成為了年入6000萬的淘寶電商。

坐在自家院子裡曬太陽的洪峰

澎湃記者在洪峰的小院裡

女兒在院子裡玩耍,背後是青山綠水。
曾經只有三個人的「桃花源」如今人來人往。坐在院子裡享受著午後的太陽,洪峰卻對這樣的生活感到不滿和不安。他決定要搬家,去一個更安靜的地方。就像當年從大城市瀋陽搬到會澤的鄉下。要不是因為這幾天突然痛風病發不能行走,他已經簽下了自己在衛星地圖上發現的那個新的山谷。
他說,那個地方,有山有水,沒有路,沒有人,在他手裡,一定會是一個新的世外桃源。
他打算到時候把眼前這個花了大半輩子積蓄和心血建起來的、看起來十分美好的珞妮山莊賣了。
「一切都是捨得和捨不得」。人生中經歷過各种放棄,洪峰說,既然捨得,就沒有什麼是可惜的。



洪峰經常在朋友圈曬女兒的照片,有動物、鄉間小路,還有清澈的湖水。
到鄉間去
山間生活,一直是洪峰的夢想。
1989年第一次來到雲南,他就被這片土地吸引。此後又無數次來到這裡,藍天白雲始終是他心中的嚮往。
而如今定居在海拔2000多米的會澤鄉間,關乎理想,也關乎現實。
和前妻離婚後,洪峰有一年在網吧練習打字,在網絡聊天室,認識了千里之外的雲南彝族姑娘蔣燕。她的家,就在會澤縣的馬武村。很多年後說起這事,洪峰覺得,這個在滇東北長大的農村姑娘,全方位的乾淨舒心。
蔣燕比洪峰小20歲,是學財會專業的,她當時在網吧忙著寫畢業論文。洪峰在網上說自己是無業遊民,特別羨慕能寫論文的。蔣燕則管洪峰叫「大叔」,聊得時間長了,「大叔」很熱心地要把她的論文推薦給自己做編輯的朋友。直到有一天論文真的發表,蔣燕才發現,「大叔」可能並非遊手好閒之徒。再然後,蔣燕笑說,「大叔」就不再叫「大叔」了。
戀愛後沒三年,蔣燕的一場大病讓兩人的生活變得壓力重重。此前,洪峰是純文學作家裡最能掙錢的。因為喜歡足球,光寫球評每月就有好幾千的收入。但離婚時,洪峰覺得問題多少都是自己的,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對方。雖然之後靠寫暢銷小說又攢了些錢,但一年120多萬的看病費用,依然讓洪峰覺得極度焦慮。
就在那段時間,洪峰發生了「乞討事件」。可說起這段往事,洪峰說多少還是為了發泄,與錢無關。「我不坐班這件事是被作為人才引進瀋陽時就說好的,結果新來的領導想拿我開刀,恨不得會議報告都讓作家來寫。別人告訴領導,洪峰這人別惹,他什麼事情都不爭,但也什麼都不怕,他們不相信。最後他們只能信了。」洪峰說,「其實,我這人最討厭的事情就是上班。」
他在當年宣布退出作協,也意味著放棄了自己在吉林乃至東北的文壇領袖身份。他在聲明中解釋原因,「鑒於一次個人(從未打過作家旗號)的乞討,導致了關於中國作家以及體制方面的論戰;鑒於因本人的職業身份而遭受的質疑和辱罵;還鑒於我曾經很尊重的個別前輩和同行指責我利用乞討鬧文壇;更鑒於我個人的日常生活陷入無休止的重複解釋和辯白之中。」
2008年,洪峰的經濟危機被股市拯救。而蔣燕的病情也得以穩定。醫生建議她回雲南休養。洪峰定居山間的夢想,突然變得現實起來。
蔣燕在村裡還有土地。洪峰拿出了300萬積蓄,在這個當時還十分寂靜的村莊蓋起了房子。磚牆都用了最高標號的水泥,工人在屋子的地上打洞花了整整一天,他們覺得這是縣裡蓋銀行才有的標準,私下討論不知道這房子主人到底要在這裡藏多少錢。而洪峰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抗震。
「在這樣的地方,有一棟好的房子,別的就可以不用再想了。」 「到山裡來,就是想可以什麼都不幹。」
院子裡有花有草有動物,抬頭一望,四面都是山,還有看起來藍得很不真實的天。洪峰養了幾條藏獒,為的是安全。「剛開始就我們倆住這麼大房子,有時候太不可靠了」。

家裡養的藏獒
房子蓋好後的當年,女兒意外地來到這個世界。「因為她媽媽身體的緣故,我們沒指望這孩子能活下來,沒想到她的身體指標比正常孩子都要好」。孩子被取名「珞妮」,在彝語中意為「山間平地」,山莊也取名為「珞妮山莊」。
自此之後,洪峰就開始自稱「莊主」,蔣燕也變成了「珞妮媽媽」。他的微信朋友圈,從此幾乎全是關於女兒的一切。
種菜、養獒、看球、刷微博、寫小說、哄孩子,生活看起來確如世外桃源。但一切,被那一次除夕夜的圍毆打破。在床上躺了許久,洪峰決定做點什麼,「一切必須有所改變。我要讓自己更有影響力,以獲得生活的安寧。」
洪峰賣掉了自己在瀋陽的房子,下定決心定居鄉間。「其實就是斷了一種念想,你會發現,其實沒有那個房子,你和那個地方並沒有多少聯繫。」
開淘寶店
開淘寶店對洪峰來說,多少有些偶然。兩次幫助別人的經歷,讓他意外發現了商機。
2013年末,一位鄰村孤苦老太的兒子去世,無錢下葬。拿補助無門,老太太找到洪峰的妻子蔣燕求助,希望她的名人丈夫能幫忙去政府說個情,並送給蔣燕14張自己手工做的拼布繡。
洪峰覺得說情的事兒自己幹不了,但他發現老太太的拼布繡做工十分考究,並且極富彝族手工藝品特點。於是他在微博上詳述了老太太的情況,並用一塊拼布繡賣四五十元的方式籌資。十幾分鐘以後,拼布繡被一搶而空。他又讓蔣燕去找老太太要來了更多拼布繡,最終幫她籌到了2600元錢落葬費。

繡品
事情很快傳開,過了幾星期,又有老兩口找到洪峰,希望能幫他們賣禽流感期間無人問津的土雞蛋。但雞蛋運輸過程易碎,即使每次發貨都多送幾個雞蛋,依然因為破損問題一賠再賠。洪峰折騰了整整半年,才找到了從二樓摔下去都砸不爛雞蛋的包裝方式。最後,洪峰把賣雞蛋的收入全部給了老兩口,自己承擔了雞蛋破損賠付的30多萬損失。
但這也讓洪峰看到了土特產的商機。「這玩意還真有人買。我們就開始放手干吧」。他對蔣燕說。
此前,蔣燕會自己設計一些民族服裝,在自己的淘寶店「珞妮民族手工」售賣。老太的拼布繡一搶而空後,洪峰又陸續幫不少鰥寡老人賣手工藝品,把賣到的錢全部給他們做生活費。漸漸地,淘寶店從雞蛋開始,肉腸、鮮花餅、野生蜂蜜,農產品的品種越來越豐富。
很多東西只要一上線,幾十分鐘就會被搶空。客戶中很多都是當年賠雞蛋靠信譽攢下的。也有不少是洪峰的朋友。網店並不打廣告,純靠個人品牌,洪峰說,其實沒有什麼秘訣,「肉腸用最好的土豬肉,少放澱粉多放蛋清。鮮花餅用真鮮花」。
口耳相傳,客人越來越多,也不斷有人會提出新的要求;莊主,啥啥啥你這有嗎?洪峰迴復說,那我去找找。


店裡存放的商品
店裡賣的東西基本都是從農戶手裡收購。但和農民打交道,也有讓洪峰的絕望的時候。起初,會有農戶會以次充好,更會有人看見更高的收購價就毀約。但洪峰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一旦有這樣的,第二年就不再續約。三年過去,農民認準了珞妮山莊的銷售能力和靠譜程度。現在,就算有人從黑龍江過來拉貨,農戶們也都不賣了。
很多當地的農產品被珞妮山莊開發成了品牌。比如會澤亘古有之遠近聞名的鹽水石榴,只有在鹽水村那個氣候條件能種植,按照洪峰的說法,「那個石榴沒有核,的確是好吃,光說沒用,要比起來,其他地方的石榴能吃嗎」。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一棵樹一棵樹地預定鹽水石榴,諸如編劇六六這樣的影視圈名人更是一塊地一塊地預定。當地的村民一下子富裕起來,每年有幾十萬的收入。村子裡房前屋後都種上了石榴。
讓周邊更多農民致富,洪峰還是頗感欣慰。「會澤是個內銷型城市,因為交通關係,很多東西出不來進不去。現在村民們也不用背著籮筐上縣裡邊蹲街邊賣貨,也不擔心賣不出價錢。」去年開始,他們已經和大約400家不同產品農戶簽約。保證了他們很大一部分的收入。
但做了三年農業,洪峰說這一塊始終掙不到錢,他把利潤定在5%,但各種損耗和賠償還是消耗了利潤。但他享受這個過程。「你看我那麼多朋友天天在城裡曬霧霾,我在這吃著新鮮的有機蔬菜,我給他們寄過去,我心裡特別高興,這也是一種虛榮。」
民族工藝品這一塊業務之前也一直在做,但會手工的老人越來越少。洪峰時常和買家說,不要抱著買這個有慈善的心態。你就看,這東西值不值這錢。
看上去,這些生意都帶著公益的性質。但洪峰說,他特別討厭公益這個詞,為此他給這種關係想了一個新詞,雙贏優購。
「這些年不停地進山,與其說你有了很高尚的想法,不如說你感同身受,你才真知道什麼叫窮。而且你會發現,他們其實可以不至於這麼窮。」
「我發現我寫了幾十年小說了,試圖改變人的想法,到最後人還是都這樣,沒有什麼變化。但現在我就覺得我還有點用。尤其是現在村民會請你吃飯,你看到的都是笑臉。你要答應了去誰家吃飯,人家還覺得特有面子,覺得今年所有的事情都有著落了。」
「所以說,與其說做了什麼好事,不如說,還是虛榮。」洪峰這麼總結自己賣土特產的三年。
開建醫院
真正讓洪峰的淘寶店掙錢的,是藥材。
會澤地處高海拔山區,盛產各種上好的藥材。但賣藥賣得好,是因為蔣燕這兩年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神醫」。
這幾天,珞妮山莊的三層樓的大房子已經住滿了洪峰的朋友,各種影視圈文藝圈的大佬。大多,都是來找蔣燕看病的。

洪峰太太蔣燕。煎藥的陶壺正呲呲作響。
一樓加蓋的平房原來是用來展示貨品的大廳和倉庫。但現在,淘寶客服的辦公室被擠在角落。蔣燕的診所占據了整個大廳。一整排藥箱顯得特別專業醒目。大廳的正中放著火盆,煎藥的陶壺正呲呲作響。幾個特地從廣東趕來的病人,正在和蔣燕諮詢在村裡租房看病的事情。蔣燕送完病人伸了下腰說,「我特別害怕過幾天(過完年)就要開工了」。
洪峰說,來這看病的,大多是被西醫放棄的病人。全世界醫院跑了一圈,最後來到了這個村子。
而蔣燕能治病這事,是被洪峰發現的。

蔣燕在診所為病人看診。
蔣燕出生在中醫世家,祖上給順治皇帝看過病。但醫術傳男不傳女,傳到蔣燕父親時不肯學,爺爺就帶著孫女一起採藥開方抓藥。七歲學開方,但凡寫錯一個方子,就被爺爺吐一臉唾沫。蔣燕因此特別排斥這記憶,甚至很長時間,她忘記了自己能治病。
因為不愛去醫院,洪峰的大小毛病都由蔣燕治。漸漸地,蔣燕也給村裡人治頭痛腦熱。一治就好。然後,就有各種疑難雜症找上門來。最後,都被蔣燕治好了。治好後去醫院複查,大多數醫院的回覆是,你之前大概被誤診了。
措手不及的是,越來越多的病人找上門來。全國各地的都有。現在,夫妻倆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忙著回絕各種病人。
蔣燕看病不收診費,只是賣藥,病人也可以去別處配藥。但大多走了一圈,發現還是珞妮山莊的藥材更便宜。
曾經三個人住的空蕩蕩的山莊,如今已經人滿為患。洪峰想搬家,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縣裡已經找到了他們,希望幫助他們儘快建一所醫院。而洪峰的想法是,要把山莊和醫院,一起搬到那個新的山谷里。
世外桃源
新的山谷目前除了山和水,什麼都沒有。唯一的便利是離高速公路6公里,距離昆明和會澤都有一個半小時。「這樣,除了我的朋友,別人沒事都不會來了」。
設想中,這是一個往來俱鴻儒的綠色峽谷,是一個家庭式的動植物天堂。工作區和生活區可以被遠遠隔開。可以呼朋喚友一起造房子住。目前,大部分設想中的房子已經被朋友訂光了。洪峰已經想好了名字,叫鳳凰孔雀谷。
會澤正在開發旅遊,縣裡想讓洪峰把珞妮山莊搬到新規劃的古街後面去。洪峰說,你們沒搞懂,我這人從來就沒想過去城裡住。要是想住城裡,我就回瀋陽了。
這幾年,除了每年去瀋陽述職,洪峰甚至很少去縣城。有一天他走出山莊去村裡散步,猛然發現,這裡怎麼造了這麼多房子。
寫作依然還在繼續。洪峰笑說要完成瀋陽文化局每年的指標。他長舒一口氣說,明年終於要退休了。再也不用有這麼大的心理負疚感。
小說也還在寫。但每次都是悄悄出版,圈內影響甚大,大眾知之甚少。洪峰說自己從來不開研討會,當年自己還算吉林文學的頭兒的時候就不開。「因為受不了聽別人說我的東西好,但卻和我想的不一樣,我會真生氣。」

好友莫言(左)前來探望。
三年前莫言來看他。兩人20多年前還在魯迅文學院一起同窗讀書時,就是和余華一起踢球的球友,那時莫言還是他們的「守門員大哥」。臨走時,莫言特地寫了「珞妮山莊」四個字送給老友,並囑咐蔣燕遇事別搭理他——這人脾氣不好。
對於這麼多年和文學圈徹底隔絕。洪峰說,也是因為自己脾氣不好,看不慣就當場說,容易得罪人。到山裡也是為了遠離圈子,過一種不那麼社交的生活。

莫言特地寫了「珞妮山莊」四個字送給老友
「現如今來看我的人,當年都有過衝突。你看我幾十年的人品都攢這兒了,他們最終發現我這人不管怎樣,人不壞。我是真不想和他們爭任何東西。開始的時候他們不信,現在他們信了。」
洪峰現在的朋友大多是影視圈的,但有時候還是會和文學圈來往:「我的一些學生現在當了作協的領導,我去看他們,覺得挺沒意思,一個人活這多年,總得有些改變吧。」
他覺得一個作家一輩子不可能一直出好作品。寫不出了還得硬出,沒意思。
「一個人一輩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行了。我本來就想,老老實實做好寫小說這一件事就行了。現在很多人覺得我又干好了一件事。」
「我的結論一直是,小說能寫好,做生意做不好我不信。」
但洪峰並不滿意看起來越做越大的生意。前年生意漸火時,洪峰在寫下過一篇《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生活》。面對每天心碌十幾個小時的妻子,他憂心忡忡,「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和應該要的生活」。
他理想中的生活是,每個月能和珞妮媽媽一起帶著珞妮外出個三五天或者一個星期,走動一下,放鬆一下,不為工作和金錢所困。「要能捨得!」
洪峰也並不覺得自己在隱居,因為他從未切斷和外界的來往。「只是居,喜歡這種相對安靜清潔的生活。」 但他承認這樣的生活需要經濟支撐,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山居生活並不是隨便什麼人可以享受的,最根本的大概是太安靜,你受不了這種安靜,你寧可去忍受都市的喧囂,那裡有你習慣的傳統和秩序。」
洪峰覺得完美的狀態是把自己的淘寶店控制在一年一千萬的規模,這樣有個一兩百萬的利潤,足夠生活。但網店和家都不是他一個人的,身邊人還是覺得賺得不夠快。縣裡也因為網店的扶貧前景,開始主動提供扶持,希望能夠大力發展。
看上去有點停不下來。


新開闢的山谷
洪峰只能選擇去重建一種生活,再建一處「桃花源」。可去了更偏僻的地方住,已經六歲的珞妮上學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洪峰覺得這從來不是問題。「那就不去唄。上學在我這兒從來不是問題。珞妮能夠認字會算術就行。她想上學,我也不會阻止。她現在和同齡人比啥都不會,但她玩得開心就好。」
「人要學會的最有價值的能力是捨得和放棄,這往往是收穫的前提。」
洪峰始終還是一個作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4/node14148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