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談情已老,談死太早
圖/來自網絡
人都說,人到中年,是一個尷尬的年齡段,談情已老談死太早。其實人生各個年齡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煩惱,只是似乎還沉浸在青春期的迷惘中便又快踏入老年的無力和衰老。
春心萌動一臉嬌羞寂靜歡喜,都已成為昨日的美好。走入婚姻圍城的我們,柴米油鹽輕易就把花前月下取代,噓寒問暖比風花雪月來的更加實在。
與朋友交談,我們多半談的是工作,家庭,再彼此販賣一下雞湯慰藉心靈。我們一臉鄭重,生怕說錯什麼被人看做「老不正經」;我們又不敢太一本正經,怕人說還沒老就這麼老氣橫秋。
生活是日復一日的瑣碎和重複,看起來如此單調,我們渴望改變又害怕改變,慢慢的學著讓自己心態平和,看淡是非恩怨,像一個真正的老人那樣淡定從容。
但我們又沒有老到可以安享晚年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上有老下有小的現狀決定了我們必須負重向前,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我們覺得人生過半總算是見識了一些事,懂得了一些道理,但當我們把這些傳授給孩子希望他能少走些彎路時,往往獲得的是不屑一顧的嘲笑,仿佛我們經過血淚總結出的經驗教訓早已適應不了這個時代。
但即使今天,我們依舊會嘲笑父輩的迂腐和固執,就像父輩到現在有時還覺得我們幼稚可笑,在他們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
有時自己也會感覺好像還沒長大就變老了,這不僅體現在別人對我們從「叔叔阿姨」到「大叔大媽」的稱謂上,也不僅體現在我們日趨衰老和憔悴的臉龐上,更體現在我們那從口無遮攔到謹言慎行的言行上,體現在從起伏不定到冷靜麻木的心態上。
一轉眼,半生蹉跎而過,有時滔滔不絕,有時沉默如鐵,有時心酸無奈有時歡欣雀躍,有時怨天尤人有時自怨自艾……
人到中年,談情已老談死太早,那就活在當下,談我們想談的話,唱我們想唱的歌。畢竟,比起老年,我們還有更多的時間可供揮霍;比起青年,我們又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可供借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4/node13917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