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直播婚禮:我們和異性戀沒什麼區別
昨日,一場特殊的婚禮在濟南舉行:
它被稱為濟南第一對「拉拉(女同性戀,又稱女同)」的婚禮;
它意外收到一邊倒的祝福;然而形式婚姻仍無法被法律認可……
9月11日,一條「熱拉直播」的播報在微博上傳開,
娜娜(化名)正在直播與同性戀人後後(化名)的婚禮,
「應該算是濟南第一對拉拉大婚吧,祝福。」
該條微博系發布於9時41分,附有直播網址連結。
10年前,
著名同性戀權益倡導者李銀河發布的《在同性戀問題上的公眾態度》調查報告稱,
只有27%的被調查者支持同性戀婚姻,
高達70%的人反對。9月11日的這場婚禮看似顛覆了多年來的傳統認知。
[高調的婚禮] 網絡平台直播「拉拉」大婚盛會
10時31分,
有關該場婚禮的直播已轉至「@同性戀親友會」的微博上進行。
今天,2016年9月11日,
親友會濟南分會志願者後後&娜娜將在
雙方父母和親朋好友的祝福中迎來這來之不易的婚禮,敬請期待!
10時50分,「@同性戀親友會」再次發微博稱,
「新娘子!我們來接你啦!一定要幸福哦娜娜兩口子!」微博配圖為娜娜的背身坐床照。
11時48分,微博直播進入婚禮現場。
「這對愛人,用了七年的時光,一起走過風雨路程、走過泥濘坎坷,
如今終於在最美的彩虹下,牽手走進婚姻殿堂!」
現場照片大都為大場景,無人露臉。
22時57分,
微博「@親友會彩虹學院」發布總結性的圖文,同時披露多張婚宴現場照片。
在以上幾個時段的婚禮直播中,
新人一方只有娜娜露臉,後後則一直無影像顯現。
[低調的回應] 「我們和異性戀沒有什麼區別」
9月12日,
這場高調的婚禮看似已在同性戀圈子之外引發關注。
有濟南本地的微博大V轉發此事,並引起轉發、評論和點贊。
對於由此帶來的關注,娜娜低調以對。
9月12日,通過「@同性戀親友會」微博,
娜娜回應記者稱,9月11日婚禮當日的直播,她就播了十分鐘。
「我們想,其實我倆就(是一場)平平淡淡的盛會,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身邊的人。
我心裡覺得,我們和異性戀沒有什麼區別,所以覺得沒啥特別。」
對於進一步的採訪,娜娜予以婉拒。
她解釋,
「一是怕影響後後爸媽,幸福來之不易,怕一旦影響,
他們過得辛苦。二是我個人覺得只是簡單結個婚,
和我愛的朋友親人們在一起開心熱鬧一下。我不想讓自己成為話題。」
[觀念的反轉] 父母和網絡均是一邊倒祝福

無論高調還是低調,
這場濟南女同的婚禮看起來顛覆了多年來的傳統認知。
2006年,
著名同性戀權益倡導者李銀河發布的《在同性戀問題上的公眾態度》調查報告稱,
只有27%的被調查者支持同性戀婚姻,高達70%的人反對。
針對此次網絡直播事件,記者從多方信源證實,
娜娜與後後的同性婚禮獲得了雙方父母和親朋好友的祝福,
諸多婚禮現場的照片也印證了這一點。
在網絡上,雖然此事的傳播率不算高,但網友的評論和點贊大都是祝福。
這種觀念和認知的改變,看起來有其潛移默化的過程。
2011年前後,有網友模仿李銀河在網上發起公眾態度調查,
當時,在5萬多的總投票數中,
78%的人選擇了「男女同性戀都接受」,
92%選擇了「支持同性戀婚姻合法化」。
這與2003年的調查相隔僅5年,竟有如此反轉式的結果,
以致當時有媒體稱「讓人大跌眼鏡」。

這或與常識的普及不無關係。
早在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即已確認,
同性戀是屬於少數人的自然現象,並非心理變態。
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
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一定數量的人具有同性戀傾向,
通常占人口總數的1%-3%。
9月12日,
對於一邊倒的支持和祝福,娜娜通過「@同性戀親友會」微博表示了感謝。
[現實的尷尬] 「形式婚姻」不被法律所認可
祝福的背後,娜娜和後後的婚禮註定只能是「形式婚姻」。
9月13日,
濟南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反饋,現行法律沒有為同性辦理登記婚姻的規定。
截至目前,他們並未遇到過同性申請登記結婚的情況。
同樣沒有明確登記的還有同性戀這個群體。
2007年前後,衛生部首次公布處於性活躍期的同性戀數量為3000萬人。
李銀河根據社會學依據的同性戀者占總人口4%的推算則數量更高,
約5000萬人。對於濟南同性戀,向來沒有準確數字,
2009年本報採訪時,這個數字也只估算在幾千人甚至更高的模糊範圍。
記者採訪省、市兩級衛生部門獲知,
目前,山東省和濟南市均已有專門的愛滋病防治所在對同性戀群體進行調查、
研究,據稱已作為一個項目。
但具體調查數據和其他詳情則不方便透露。
另外,諸多同性戀的社會組織也系處於未登記註冊的狀態。
2005年,國內首個拉拉組織「同語」建立,此後6年內發展到28個,
據稱如今已增至更多但再無準確統計數據。
據了解,
目前,我國的同性戀組織並不能登記註冊,
全都處於內部自發活動階段。
9月13日,
濟南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登記處也證實,
同性戀組織因為並不面向社會大眾,因此不能註冊登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