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下結論,這是部相當震撼、刺激的商業片。
跟《攀登者》一樣,作為大製作商業片《中國機長》也發揮了班底優越性,那就是集中資本跟配置去拍電影,在拍攝期間影片不僅得到中國民用航空局支持協助,甚至在組織下,還有民航各單位數百名專業人士參與執導。
這待遇,可不是你有多大投資就能比擬的。
還有就是影片利用多部門調度,製作周期壓縮在了一年內,至於演員拍攝僅用了一個月。這種大製作電影從立項到上映只用一年,這效率想想都夠可怕的。
更關鍵的,拍攝過程中導演很少遇到資金掣肘。
製作上面,博納影業不僅斥資3000萬元製作了1:1的空客A319模擬機,甚至請來了為《星球大戰》《美國隊長》《雷神3》製作特效的好萊塢團隊,為《中國機長》的後期保駕護航。
在這方面製作水準還是可以期待下的。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演員陣容了,作為根正苗紅商業片,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刷臉,五分鐘一小牌、十分鐘一大牌,基本整部電影有台詞角色你都能叫得出名字。
更別說還有當紅楊穎、關曉彤、李現等加盟了。
這種投資、這種配置、這種題材,這種時間點。
影片從根本上就保證了不會爛,尤其是在這個時間點,影片無疑就是就是個招牌,況且製作團隊都很有經驗、演員也算實力派,要說爛根本不可能。所以雖然上限有疑問,但下限卻肯定能及格。
再者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無疑也增添了影片真實感,很多人應知道,《中國機長》根據川航3U8633航班迫降事件改編,2018年川航3U8633重慶飛拉薩途中,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脫落,導致座艙失壓,在九死一生情況下機組卻成功備降,確保了機上所有人安全。
對於川航迫降事件,很多人將機組機長稱為「中國薩利機長」。
確實從驚險跟實際情況上,咱們中國機長也不遜於薩利機長的偉大,所以觀眾也更期待咱們也能拍出《薩利機長》般的經典。
兩部電影看似題材相近,實則體現主題截然相反,《薩利機長》是個反套路電影,它講述的並非災難發生時的驚險,而是已知迫降成功前提下,利用社會輿論跟問責去質疑機長對錯。所以《薩利機長》實際是法制跟人情的對壘。
可《中國機長》不可能有美國輿論爭鬥,《中國機長》就是站在驚險片框架講述英雄種種,當然這種方式拍好了也很優秀,雖然是不同風格卻拍出了不同的驚喜。
當然演員陣容璀璨也很讓人驚喜。
當群星如跑馬燈出現,有限時間卻具體體現在劇情上,如李現、周數、黃志忠,對影片不僅有推動作用,表達上也可圈可點。
到了劇情方面,某些地方也很動人,其實就算主旋律只要找到合適表達依然能讓人感動,如《紅海行動》中吃糖片段、如《戰狼2》中高舉國旗過街,這種片段不僅不會顯得生硬違和,更會點燃觀眾的愛國之情。
在《中國機長》里,這種感人至深片段也都存在,尤其是袁泉跟杜江,更奉獻了很驚喜的呈現。
在以往,這類片人物刻畫都太單薄,但《中國機長》卻沒這問題。
就算如林超賢的《紅海行動》,也難免受到此類抨擊,可到了《中國機長》這裡,可以說對所有角色都是認真勾勒。
機組每一個人都恪盡職守、但都不是完美瑕疵的完人,甚至在個性格上也有有效區分,具體體現在演員上,機組九個人基本都很有存在感。
至於李沁、張天愛等人,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因為她們所有的詮釋都是深刻、有人物特點、有角色弧度。
《中國機長》的優秀主要更在導演方面。
導演是誰?導演可是拍出過《無間道》的劉偉強。
名字聽起來噹噹響,可實際上他更擅長攝影,所以執導《無間道》也少不了跟麥兆輝聯合,至於他真實執導,體現在《中國機長》真的將攝影的天賦也發揮出來了。
首先要知道作為一部商業片最重要的是什麼?
首先我說是節奏感,因為這決定了影片是否驚險、刺激。
這方面《中國機長》硬體實力具備下,詮釋的就更好。
具體體現在電影里,影片半小時就遭遇險情,這個開頭是很優秀的,而具體到高潮也顯得步步驚心、高潮迭起。越到關鍵時刻,劉偉強越詮釋的更震驚。
當遭遇了危險,作為商業片影片可以有更多表達,但影片卻完全對驚險表述在線,雖然更多鏡頭則放在了客艙吵鬧、駕駛艙凝重畫面上,這樣一直驚險感就始終存在。
而且戲劇張力也越發厚重,一些緊張製造讓觀眾開始驚呼。
當然這也可以,至少保持了觀眾提心弔膽的心情,可就當觀眾正沉浸很驚險的氛圍里,後面會更高潮迭起讓人瞬間被震撼。
當然除了刺激的劇情,影片在情感上共鳴更是讓人濕了淚腺。
很顯然,在這方面完全是導演的功勞。
對節奏把握足夠好,要知道林超賢《紅海行動》可是高潮迭起、此起彼伏的激盪,尤其最後鏖戰觀眾以為結束,沒想到又來了一場更刺激的沙漠對決,可缺少了情感上的共鳴,可是對於這部電影,影片不僅主旨升華、人物刻畫,更有著無數溫情與感動。
所以真要實話實說的評價這部電影。
那就是足夠驚喜、足夠震撼,尤其是製作水準、以及張涵予、袁泉的表演還是可圈可點的,所以也很適合走進電影院看。
至於預估票房,我想說五十億妥了!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913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