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強鏖戰,票房破34億!這個產業機會剛好:預測明年將占GDP的5%?

"

除了出門旅行,看電影也是國慶長假的熱門消費項目。今年的國慶檔電影,被稱為「最強國慶檔」。

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20點半,《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15億元,《中國機長》票房已達12.93億元,《攀登者》票房已超6.11億元。這三部影片合計票房已經突破34億元。

一票難求 主旋律電影打造「最強國慶檔」

觀眾:電影中當國旗升起來,眼淚就下來了。

今年的國慶檔電影可謂是「三強爭霸」,《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部影片,在9月8日同時開啟預售,9月30日正式上映。三部主旋律電影中,知名導演和演員雲集。在電影院售票處記者看到,當天理想場次和座位的電影票,可以說是一票難求。

目前,《我和我的祖國》以超過15億元的票房,領跑國慶檔。這部影片由7個短片故事組成,以普通人、小人物的故事,展開了祖國發展的歷史畫卷,讓觀眾在情感上找到了共鳴點。

而國慶檔三部主旋律影片的熱映,也讓今年的累計票房,在10月3日晚上突破了500億元,這比2018年達成此紀錄提前了一天。業內人士預計,今年的國慶檔,將可能創造更好的成績。

題材好 宣傳熱 品質高 三部主旋律影片未映先火

今年的國慶檔有一個新特點就是「未映先火」,僅三部主旋律影片的首映日預售總票房就超過了3.64億元。那麼,「最強國慶檔」是如何打造而成的呢?

9月24日,距離影片上映還有一周的時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發布了王菲演唱的主題曲,至此,連續兩個月的預熱宣傳達到高潮,影片宣傳達到了「未映先火」的效果。微博話題#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收穫了23.1億閱讀,304.1萬討論。而另外兩部影片的預告片,也成為票房預熱的又一大殺手鐧。

除了預熱宣傳和預告片等成熟的商業化營銷,影片的題材和故事講述手法,也是這三部影片受追捧的重要因素。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總製片人 黃建新:我們現在選的都是那個時代里比較有代表性的,影響了全民心理,那就是時代里的一個高潮,情感高點。

電影《中國機長》則聚焦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事件,影片重現了新聞事件中的危機時刻。

演員 杜江:其實電影《中國機長》填補的是我們國內罕見的空中題材的電影,填補了一個空缺。

根據貓眼平台的預售數據分析,此次國慶檔,低頻購票觀眾的占比大幅提高,在預售占比中超過了3成,高品質的主旋律影片也帶動更多觀眾回到電影院。

貓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賀昱表示,這三部影片給觀眾帶來的情緒,都是非常有民族自豪感的,這三部影片無論是從製作還是從營銷上,都非常貼近現在的市場。

演出市場人氣足 「文化過節」成時尚

其實在今年的國慶長假期間,不只是電影市場這麼火爆,隨著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交響樂、話劇、音樂劇等多種形式的演出,也成了人氣十足的文化新消費。

10月2日晚上,距離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抉擇》的首輪亮相還有一個半小時,許多觀眾已經陸續進場了。

觀眾:帶著小孩一起感受一下70周年的氣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話劇《抉擇》,是國家大劇院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打造的原創劇目,講述了1948年的冬天,四位抗日名將的生死抉擇。除了國慶題材,國家大劇院在「十一」期間還將集中呈現10台23場精彩演出。

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部部長韋蘭芬介紹,今年的國慶黃金周還沒有到跟前,幾乎所有的票都售罄了。原創主旋律話劇《抉擇》,在一周前售罄。

採訪中記者發現,適合家長與小朋友一起觀看的兒童劇也迎來了「黃金周」,而革命歷史題材的原創兒童劇作,也成了不少家長的選擇。

觀眾:我想讓孩子多了解,現在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給我們帶來的,要珍惜、要努力。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 尹曉東:兒童劇的演出市場特別繁榮,我覺得這跟社會、學校、家庭都特別重視孩子們的美育教育有關。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文化消費專項調查顯示,52%的受訪者認為「文化消費能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比衣食住行更重要」,39%的受訪者認為「文化消費屬於生活必需品,跟衣食住行一樣重要」。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孫佳山:2020年,文化產業即將成為我們整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這個支柱性是有門檻的,就是占到我們國民經濟GDP的5%。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91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