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暑期檔到中秋檔、從《偉大的願望》到《小小的願望》、彭昱暢從男一到男二的解約風波,可以說電影《小小的願望》的上映實在是一波三折。
但越是這樣「為難」的電影,就越是勾起了人們想要一睹為快的慾望。《小小的願望》自9月12日上映以來,票房已突破2億之多。並登上了微博電影榜的第15名。
首映就遇到強勁對手《誅仙》、《名偵探柯南》,現在又到了國慶檔三強的霸屏階段,《小小的願望》似乎在慢慢流失觀眾,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一下這部描繪青春的電影吧!
01
電影《小小的願望》講述了身患漸凍症的18歲少年張正陽(彭昱暢飾)因為病情的不斷惡化,命不久矣。在生命最後的階段里,向自己的兩個好兄弟徐浩(王大陸飾)和張正陽(魏大勛飾)訴說了自己最後的願望——談戀愛。電影圍繞兩個好兄弟為了完成高遠最後的願望搞出來一系列烏龍的事件展開。
電影市場上友情向、青春向的作品有很多,但是《小小的願望》卻是十分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底的一部。因為它要用青春的陽光去緩衝沉重的死亡。尤其是要扮演一個身患漸凍症的殘疾人的彭昱暢,無疑面對著更大的挑戰。
彭彭可以說是床戲最多的演員了!
脖子以下全不能動的條件下,彭昱暢就把全部的戲都搬到了眼神里。哭戲時顫抖的嘴唇和無可奈何的眼神、陽光的笑容和對比鮮明的虛弱面容,將觀眾立刻代入到了少年五味雜陳的心事當中。加之彭昱暢對於台詞的完美把控,特別是最後催人淚下的獨白,給整部劇加分不少。
接下來就是本片的」男一號「王大陸了。他扮飾演的徐浩是好友三人之中的」小大哥「,儘管很幼稚卻也是連接著兄弟三人的小小紐帶。
有人說王大陸依然是在用嘴演戲,但筆者認為這過於主觀了。其實王大陸將徐浩的陽光、擔當都表現的很好。
唯一的瑕疵就是在看到假裝殘疾的乞討者時憤怒的吶喊」你能站著為什麼要躺著「時表演的張力不夠,爆發點掌握的不夠火候,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怒其不爭「夾雜著對朋友生病而又無能為力的失望的效果。
但畢竟本質上還是一部喜劇,整部影片的搞笑擔當非魏大勛莫屬了,張正陽的角色就是「傻憨憨」,幾乎有張正陽的出現就是為了被打和將要被打,自帶笑點的魏大勛用實力讓大家笑到」魏「疼。
可以說,這三個人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符合觀眾心目中兄弟三人組的形象設定:有著小大人一樣的」大哥「、有一個沙雕的」豬隊友「、一個心思細膩的』乖乖男」。
02
影片讚揚青春時期的兄弟情義,採用了弱勢群體的角度切入。
籃球,是每一個少年的洋溢著的青春。無籃球、不青春。從籃球場裡,兄弟三人的故事展開了。只不過,高遠因為身患漸凍症而臥床兩年。但是,疾病並沒有將三個人的友誼沖淡。張正陽和徐浩依然會時不時的去看一看自己的好兄弟。
直到有一天,高遠的病情惡化。肌肉萎縮更加嚴重,甚至出現了小便失禁的情況。得知了這一噩耗的父母和好友們,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最後幫他完成一個願望。
但是誰又能知道誰的心聲呢?
高爸爸把高遠裹成一個「粽子」,推著輪椅上的他去跑馬拉松。希望用這種方式讓高遠感受到自己仍有能力完成很多事,讓他找到生活的希望。但是誰成想,最後因為自己體力不支中途暈倒,還將高遠遺忘在了水溝里,
高媽媽也是如此,看著兒子一直熱衷於籃球,於是她給籃球運動員巴特爾寫了信。巴爾特不僅親自到醫院看望高遠。還在贏得一場重要比賽後,對著鏡頭鼓勵高遠,喊著「高遠你在看嗎」,誰成想此時的高遠正津津有味看著女團的激情熱舞。
而好兄弟張正陽和徐浩則更是搞笑十足,他們以為高遠的願望是三人一起衝進大海。於是在半夜把高遠從醫院悄悄地偷了出來。三個人騎著心愛的小摩托奔向海邊,沒想到不僅路遇交警攔路,最後好不容易到了海邊,還看到了滿眼的垃圾。加上兩個人根本沒有照顧殘疾人的經驗,最終奔向大海的美好暢想沒完成,還把高遠折騰的發了燒。這也是全劇喜劇效果最佳的一段了。
接下來,高遠終於向自己的兩個兄弟吐露了自己真正的願望——談戀愛。徐浩和高遠為了幫助兄弟完成心愿真是費勁了心思。找遍了曾經的老同學,挨了一圈「耳光攻擊」之後依然無果。中間還鬧出了烏龍,被當成搶劫犯被警察抓。甚至兩人還想出了給高遠進行「點穴」找到戀愛的感覺。張正陽更是仗義到願意「犧牲」自己的親姐姐來幫助高遠。
最終,無可奈何的兩兄弟,用自己的努力賺到一些錢。想要用錢來買理髮店的小姐姐陪伴高遠的時間。善良的小姐姐(曾夢雪飾)不僅沒有收下兩人的錢,還精心打扮來到醫院看望高遠。
為了給高遠的這次見面做準備,兩兄弟為他精心的梳妝打扮。特別是張正陽為了讓高遠腫脹的腳能穿上他的NIKE,不惜忍痛割愛的將鞋子剪壞。這一段也是將友情的深厚發揮了出來,感人至深。
但是事與願違,高遠最終沒能戰勝病魔,在最美好的年紀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留給兩兄弟的最後話「小屁孩你們也快長大吧。」用最輕鬆的方式,緩解著他們的悲傷。死亡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但是用這樣的方式告別,卻體現著高遠對朋友最後的關心。
影片的最後是一段升華,用倒敘的手法讓觀眾看到高遠最後的日子裡,充滿了朋友和父母對他的愛。也揭露了他真正的願望並不是去談戀愛的真相。面對死亡的沉重,高遠是無助的。而他卻又是堅強的,柔情的。小小的願望不管能不能實現,有愛的人去實現更多大大的願望就足夠了。讓我們能真切的感受到友情就是這樣簡單,卻又如此偉大。
03
說到這裡,我想提一下影片的導演——田羽生。
田羽生執導的《前任3》獲得了巨大成果,還曾在喜劇界的大師周星馳拍攝《美人魚2》的時候在身邊學習過。所以觀眾們對於這一次的《小小的願望》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是很明顯,豆瓣5.1的評分,可以說是陷入了口碑、風評雙失敗的尷尬境地。
其實大家都知道,《小小的願望》是翻拍了韓國的性喜劇《偉大的願望》。但是正因如此,很多觀眾表示《小小的願望》經歷了「中國化」的改編之後畏手畏腳,使劇情很無厘頭,最後的升華也很擰巴彆扭。
但是全劇雖然經過了很多刪減,但是基本的劇情線路都完整的展現出來了。並且翻拍也不意味著原版是性喜劇,就一定要按照性喜劇的路子來。不能一直抓住」性「不放,而忽略了影片對友情的歌頌。
一個年僅18歲的少年,罹患漸凍症。青春與死亡的鮮明對比,本應該呈現出沉重感和壓抑感。但電影卻反其道而行之,充滿了許多出人意料的烏龍和反轉的幽默。
有人說這是在利用殘疾製造低級笑點,是在消費殘疾。但是,正是因為影片選用了這樣的題材,才讓更多的人們在想起殘疾病人的時候,能想到他們中也有著花季的少男少女,他們在艱難的經受著病痛的折磨,也在堅強的活著。這不是一種消費,而是變相的讓社會注意到弱勢群體,多給他們一些關心。
面對著並置的青春與死亡,難免會期待著最後會有奇蹟出現。希望這個細膩的男孩子能夠戰勝病魔,重新站起來。可惜的是,他沒有。死亡的題材很難掌控,它太過於壓抑,讓人覺得捉摸不透又難以面對。但是,影片用幽默化解悲傷,讓人們能夠逐漸淡化對死亡的恐懼以及死亡帶來的絕望,讓觀眾可以笑著流淚。
這就是《小小的願望》的過人之處。做一部喜劇可能很容易,但是要用喜劇的方式去展現死亡、疾病這樣沉重的題材,實屬不易。但是《小小的願望》做到了,只要是能讓觀眾捧腹、流淚,就不失為一部好的作品。
這部影片是可以帶給人希望的,不管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難,有多絕望和無奈,都不要輕易的放棄希望,因為身邊還有那麼多的愛。善良的理髮店小姐姐的出現也是別有用心,整部電影中她都始終沒有一個名字,但是她卻伸出了援手,將溫暖帶給了一個陌生的少年。這種本能的善意是我們最需要的。
《小小的願望》的確是弱化了原版中」性「的部分,但筆者認為這一部分其實對於展現友誼的主題來講無足輕重。何妨呢?影片只不過將這種娛樂化放到最小,將對友情的歌頌放到了最大而已。
年少是的友情可能一無所有,但是卻願意為了朋友犧牲一切的付出努力。這種單純而又美好的感情在如今浮躁的社會裡是很難得的。我們要的不是」娛樂至死「,而是找回初心和友情的珍貴。
就像是主題曲所唱的那樣:最後不會有悲傷;這不是一場逃亡。陪我瘋狂到世界遺忘,這是偉大的願望。
跟我告別吧
別讓眼淚滑過你的臉頰
再偷偷地擦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