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淚點笑點不生硬,絕對值回票價

"

主流電影看了這麼多,一直都覺得隔靴搔癢。這一部真的驚艷到我,誰說我們講不好主流故事,誰說主流故事不感人!

《前夜》作為開篇之作,真正做到了引人入勝。隨著開國大典的倒計時越來越近,我們的心也和林治遠一樣越揪越緊,每一個人都為開國大典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生怕電動升旗有一點閃失。節奏層層遞進,扣人心弦,最終國旗升起的那一刻,我們也隨著黃渤留下了激動的眼淚。

雖然黃渤的演技無可挑剔,但是我還是要吐槽一下,黃渤出演的工程師機靈有餘,文弱不足。我覺得歷史照片中的林治遠更符合我對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印象,文弱中帶點木訥嚴肅,不苟言笑。不過演技過關也是彌補了形象上的不足。

《相遇》的背景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歷史時刻。由其中一名科研人員高遠來以小見大,體現了科研人員對祖國科研事業奉獻一生,奉獻全部的故事。公交車上曾經的戀人形同陌路,不是不懷念過去,只是身已許國,再難付卿。只能留下遺憾,期待來世相聚吧。

我認為這一片段的劇情較弱,特寫過多,感覺不明所以。雖然演員的演技都在線,但是由於劇情的薄弱,表演張力不夠,不能引起共鳴。

《奪冠》講述女排1984年奧運會奪冠的精彩瞬間,而就在9.29日,由郎平帶領的中國女排再次獲得世界盃冠軍。不得不說,女排精神代代相傳,正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原動力,帶領我們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該片段從一個小男孩的視角來展現女排奪冠帶給我們的喜悅和激勵。

但是該片段邏輯上有一點點問題,為什麼小男孩突然不跟小女孩道別了,而轉身繼續為大家播放電視直播了呢?就因為一句中國加油?感覺有點說不過去。

《回歸》講述了香港回歸時刻的每一個見證者的心路歷程。這個片段是一個群像戲,沒有突出的主演,但是中國國旗升起的那一刻,作為中國人民的驕傲和自豪油然而生。

這個片段中規中矩,沒有太衝突的劇情,代入感一般般。感覺誰都想表達,又誰都沒表達明白。

《北京你好》講的是北京奧運的故事。不得不說,葛大爺真是神演技,將一個市井的,又有人情味的小人物演得活靈活現。從開始得到開幕式門票的嘚瑟,到最後跟小男孩說,沒事兒,我還有薩馬蘭奇的貧氣,都將一個北京人演活了。這段兒笑點、淚點都很多,表達了每一個北京人對奧運的期待,和對汶川地震的悲痛融在這短短的20分鐘內,讓人動容。

這段兒沒毛病,我喜歡。

《白晝流星》將扶貧和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著陸兩件事合二為一。這段淚點較多,我反正感動的稀里嘩啦的。兩個兄弟從玩世不恭到完成自我成長,是扶貧幹部的耐心和引導,更是祖國日益強盛帶給自己的不斷奮鬥的動力。「他們說,當夜晚的流星出現在白天的時候,日子就會變好。」現在,這個盛景已經出現,兩個兄弟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吧。

這一片段加上扶貧幹部得絕症這個情節有點多餘狗血,大家健健康康的不好嗎?為什麼要吐血給我看。

《護航》講女飛行員從開始的不理解不甘心自己是備飛,到順利幫助隊友完成飛行任務。用童年,青年,成年的穿插敘事的方法,完成了一個成熟穩重飛行員的自我成長。

人物形象立體,故事完成度高。主要是女飛行員太帥了好嗎,太拉風了~

這部電影遠高於我的預期,主流價值觀電影就應該從小入手,講普通人的普通事兒。不用面面俱到,以小見大就可以反映出時代的脈搏跳動。看過電影給我很大觸動,我們既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就像《我和我的祖國》歌里唱的那樣——浪是那海的赤子,還是那浪的依託!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69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