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為何能成為常見的生機產業?

"

電影為何能成為常見的生機產業?

美國電影一直是「口紅效應」的受益者之一,20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時期正是好萊塢的騰飛期,而2008年的經濟衰退也都伴隨著電影票房的攀升,有人預測,中國的文化產業也許要借著「口紅效應「,實現一個新的跨越。12月份公映的馮小剛執導的電影「非誠勿擾「,首周票房就超過了8000萬元。12月17日,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透露,2008年主流院線票房已超過了40億,比去年增長30%,其中,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數量也歷史性地超過了好萊塢大片,預計將達到9部之多,和幾年前一些偏冷門的類型題材的電影在市場上沒有生存空間不同,今天的觀眾走進影院,觀眾審美需要不斷增加,電影創作也應以多類型,多品種,多樣化的電影產品結構來支撐市場。也許這就是「口紅效應\"在中國的一種反映。

解釋一下什麼是「口紅效應」,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生活壓力會增加,人們的收入和對未來的預期都會降低,首先會削減的是那些大宗商品的消費,如買車,買房,出國旅遊,這樣一來,反而可能會比在正常的時候有更多的「閒錢」,正好需要放鬆的東西來讓自己放鬆一下,所以會去購買一些「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從而刺激這些廉價商品的消費上升。簡單來講,就是可以為我們帶來倆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的持續性滿足。更有附加意義。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63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