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七十周年。距離國慶越來越近,國慶檔影片也越來越受關注!其中呼聲最高的有於9月30日上線的《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
在還未上映之前,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大社交媒體頭條上,這三部電影已經持續\"霸屏\"一月有餘。終於,距離這三部電影正式上映剩下不到1天的時間了,內心真的有點小激動呀。
實際上,三部影片的預售戰已經打響,三大影片預售票房均已過億;貓眼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下午6:00左右,《我和我的祖國》預售已經突破2億元,《攀登者》、《中國機長》預售票房分別達到1.39億元、1.28億元,三大電影預售票房合計已經高達4.67億元。
從首日排片來看,三大影片也是旗鼓相當。9月30日當天,《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的排片場次分別位10.81萬場次、10.25萬場次、9.18萬場次,場次占比分別為35.4%、33.6%、30.1%,合計占首日場次的99.1%。
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國產檔將創造國慶檔總票房紀錄、國慶檔單日票房紀錄,也或將助力中國影史最快突破500億的新紀錄(去年是10月4日)。
從去年的國慶檔來看,7天共產出綜合票房19.03億,較上年同檔期26.56億票房下降28.3%,檔期平均單日票房下降18%。2018年國慶檔的表現給所有人澆了一頭冷水。
與去年相比,今年國慶檔雖然取得怎樣的成績依然未知,但從目前預售成績來看,「史上最強國慶檔」的品相已呼之欲出。
整體而言,今年的國慶檔影片在類型上和數量上不如去年豐富。但三巨頭已吊足了胃口,業內甚至給出了每一部20億 的票房期望值。
1、《我和我的祖國》
導演:陳凱歌 、張一白、管虎等
主演:黃渤、張譯、吳京、馬伊俐等
類型:劇情
地區: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9月30日
片長:158分鐘
推薦度:4星半
看點:建國七十周年的獻禮片,這部戲會採用7個與祖國命運息息相關的歷史性瞬間組成,演繹在大時代下,每個小人物的命運都和國家息息相關,這部戲的出現喚醒了國人對於過去的共同記憶,因此邀請的演員有很多,七位有代表作的大導演聯合執導。
《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小故事分別是——
《前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相遇》: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奪冠》: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
《回歸》: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北京你好》: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護航》: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
《白晝流星》2016年11月18日,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2、《攀登者》
導演:李仁港
編劇:阿來
主演: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等
類型:劇情、冒險
地區: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9月30日
片長:125分鐘
推薦度:4星
看點:與《我和我的祖國》的演員陣容一樣強大,主演都是比較會演戲的。電影改編於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真實事件,題材宏大,在國慶節上映同樣具有紀念意義。最重要的一點,主演吳京因拍攝《戰狼2》一戰成名,他的號召力一路飆升,這部電影觀眾對他寄予了很高期望。
3、《中國機長》
導演:劉偉強
編劇:於勇敢
主演: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 等
類型:劇情、傳記、災難
地區: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9月30日
片長:111分鐘
推薦度:3星半
看點:說好了「三足鼎立」,就少不了《中國機長》的精彩參與,演員陣容也不弱。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面臨生死關頭。機組人員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堪稱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題材足夠吸引人。
十月一將近,《中國機長》的點映成績反超其他兩家。因此,很有可能成為國慶檔的「黑馬」。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有句話這樣說:「上了賭桌的人,沒有一個想空著口袋走」。每一個導演,都在傾盡心血灌注到電影里,能不能名垂青史,就看這一仗!
除了導演們想名垂千史,這三部電影背後的出品方更想成為這個國慶檔的收割機。那麼這些電影的背後都有哪些參與方呢?
縱觀這次的國慶檔,影片背後公司的較勁依舊激烈。
《我和我的祖國》背後出品方為華夏電影、博納影業、阿里影業,聯合出品公司有光線傳媒、貓眼娛樂、人民網,華誼兄弟等多達48家,此外,華策影業,騰訊影業,橫店影視,萬達影視,新麗傳媒,英皇影業,華僑城集團,上影集團等均有參與。包括管虎導演的老婆梁靜的七印象影視、寧浩的壞猴子、徐崢的真樂道、黃建新的三次元影視等等。
《攀登者》背後主要出品方為上影集團,聯合出品方包括吳京控股的登峰國際、張譯持股的安瑞影視、中植系旗下的高晟財富、寰亞文化、華誼兄弟、北京文化、萬達影視、文投控股、阿里巴巴(上海)等27家聯合投資及發行方。
《中國機長》的主要出品方是博納影業、阿里巴巴(北京)、華夏電影、中植企業集團,萬達影視、幸福藍海、博納影視等17家影視公司聯合出品。
粗略統計,今年國慶檔僅三部大片背後,有著近90家資本等待分羹。其中,手握「雙王」的博納影業和作為兩部電影的主要出品方港股上市的阿里影業或將成為這個檔期最大兩個贏家。
4、影視股已提前「異動」
招商證券:影視行業有望觸底回升
《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電影雖未正式上映,已然吊足了觀眾胃口。
在A股市場上,已有不少影視股開始「異動」。9月16日,金逸影視漲停,中國電影、萬達電影漲幅超4%,此外,唐德影視、中視傳媒等個股漲幅也較為顯著。傳媒板塊(申萬一級)8月15日反彈以來,累計漲幅達16.42%。
9月27日,華誼兄弟上漲1.96%,萬達電影上漲2.45%,光線傳媒大漲3.26%,幸福藍海上漲2.75%,中國電影大漲3.49%。其中光線傳媒、幸福藍海近期更是逆勢漲超10%。
隨著國慶長假的臨近,觀眾的觀影需求有望集中釋放。從中長期看,傳媒板塊有望走出趨勢行情。
「從政策端和基本面視角,影視行業有望觸底回升。」招商證券傳媒團隊認為:
首先是政策邊際放鬆;其次是成本收入匹配:2018年下半年開始,受行業政策(明星限薪等)影響,影視劇銷售價格近一年來明顯下滑(至少平均下降30%及以上),而相關項目的成本投入前期已投,成本基本在高位,使得一些項目盈利能力很差甚至虧損。這種時間的錯配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有望得到修正。
影視市場經歷了過去一輪「洗牌」,去除「泡沫」,清理了一批尾部中小參與者以及質量、規範存在問題的企業,整體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54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