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了《中國機長》的點映。負責任地說:千萬別因為Angelababy楊穎的客串,或另一個客串李現的腦殘粉在微博控評,就不去看。
這部電影改編自2018年真實的「川航3U8633事件」,除了一些服務於觀影需求的改編外,電影幾乎完全忠於事實。對本敗家子來說,如此便足矣。
因為這次英雄事件的背後,其實是專業精英人員的勝利。
只要這一主題沒有丟失,那麼電影就值得一看。
我們為什麼需要專業精英?沒有比性命攸關的事實,更能說明問題的了。
下面,是我根據央視《面對面》的採訪,以及東方衛視、觀察者網的記錄,整理出來的事件發生的過程。我儘量平淡轉述,不加任何揣測和煽情,部分心理描寫,也是來自相關人員的採訪口述。希望能藉此讓你體會到,當時哪怕千萬分之一的緊張態勢。
真實事件過程
在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在從重慶至拉薩時,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發出巨大的爆裂聲響,並出現了裂痕。機長當機立斷,告訴塔台,準備回頭,備降最近的(150公里外)的成都機場。
通訊剛剛結束,塔台收聽器里傳來一聲巨響,然後通訊就出現了故障。
原來8633駕駛艙右側玻璃徹底破損脫落!
而當時的飛行高度是9800米,氧氣稀薄、溫度在零下四十多度。
玻璃破裂的一瞬間,副駕駛的半個身子就因為壓差被吸出了窗外,靠腿部安全帶才沒被吸飛(之前檢查無礙、飛行平穩、天氣不錯,因為鬆開肩部安全帶並無問題)。機長距離他太遠,也不敢鬆開自己的安全帶,無法將他拉回,只能優先控制住飛機。
時速800公里的強風像要把人吹扁,刮在臉上像刀子一樣,如果不是有墨鏡,很可能連眼睛都睜不開;而飛行控制組件也被吹翻、自動駕駛系統失效,故障欄顯示無數設備出現了問題,這就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儀表面板無法正常使用,即便顯示數據,也不知道是否正確。
任何一個操作失誤,都會讓整架飛機萬劫不復。
同時由於破窗和失壓,駕駛艙內的溫度也從24攝氏度左右,降到了零下40攝氏度,瞬時降溫超過60度;氧氣也因為失壓,在快速流向窗外,駕駛室開始缺氧。因為貫穿風太大,機長無法順利戴上氧氣面罩,但他已無暇理會嚴寒和缺氧。
要知道玻璃破損的失壓瞬間,飛機因為返航動作,呈現出了斜向下墜落的狀態。此時機長必須控制住飛機的飛行姿態,否則一旦發生失速或姿態無法調整的狀況,結局就只有一個了。
控制住飛機——這是機長當時唯一的想法。
整架飛機都在劇烈抖動。
客艙里所有的氧氣面罩突然一起才垂下。
劇烈的顛簸將客艙空乘人員拋起又摔下,一名空姐被失控的餐車撞傷了腰部。
此時,乘務長同駕駛室失去了聯繫,只能竭盡全力安撫所有的乘客。有的乘客抽筋,還有的在哭、在尖叫。並不知道具體情況的乘務長和4名空乘,只能盡全力為他們提供幫助,並給予信心,一遍遍告知:機組受過專業訓練,一定可以將乘客們平安帶回地面。
正在乘客區休息的第二機長,正火速趕往駕駛室。此時他看見連結駕駛艙和乘客區的艙門,「砰」一聲彈開了。這說明駕駛艙的失壓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
在第二機長到達前,機長只能孤軍奮戰。
他當時判斷,必須要下到有氧氣、溫度較高的高度,否則時間一久,機組人員和乘客,都會因凍僵和缺氧,發聲危險。
可由於飛機下面就是青藏高原邊緣,山體高度普遍在5000米左右,而且還得預留出一定的安全距離,因此飛機不能降到太低,否則有撞山的危險。因此,機長決定,要先下到2萬3000英尺(也就是7000米左右)的高度。
於是,飛機開始降高度,但速度不能太快,因為這可能會造成人員和機體的二次傷害;但也不能過慢,畢竟缺氧和低溫的環境中,沒人能堅持太久。
所幸在緊急下降高度的過程中,駕駛室內外壓強開始一致,剛剛半身被吸出窗外的副駕駛終於被風壓推回了機艙內,因為受傷嚴重和設備損壞,只能負責發出遇險代碼7700。
而此時,第二機長也趕到了駕駛室,當時窗外就是群山。他立刻繫上安全帶,開始協助機長開始實行飛躍高原的特定失壓程序,並負責導航和通訊(通訊一直是「盲發」,因為不知道塔台有沒有收到,也得不到回復)。同時還得照看機長和副駕駛,防止他們因寒冷和缺氧而失能。
事發之後,失聯的塔台一直在呼叫8633,並發動周邊飛機一起呼叫。「8633,程度呼叫你」,無數次在各個頻段響起。
不久,西南空管局雷達捕捉到了來自8633的遇險代碼,立刻進入緊急工作狀態,指揮空中6架飛機緊急避讓;同時配合軍方的特勤處置,在成都雙流機場,暫停了跑道外8架飛機的起飛、停機坪上15架飛機的推出。這為8633迫降成都,提供了所能提供的最優空域環境。
8633在7000米的高度上飛行了一段時間後,終於飛出了高原地帶,各方面終於趨於平穩,慢慢下降到了人體所能承受的3900米高度。
事故發生34分鐘後,川航3U8633航班,成功降落在程度雙流機場。機長和第二機長這才鬆了口氣,握手互道:
「我們都還活著。」
在此,我將寫下幾位主要機組人員的姓名,希望他們能夠被銘記:機長劉傳健、第二機長梁鵬、乘務長畢楠。
我們為什麼需要精英
在川航3U8633事件中,機長劉傳健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他的冷靜應對和專心操作,才保障了整架飛機上119名乘客、9名機組人員的生命。
劉機長本來是空軍飛行員,後來轉業到民航,是絕對的專業精英。
我們常常會聽見一些人,將精英與高薪等同起來。但我想表達的是:真正的精英,是在他們的專業領域內,能夠力挽狂瀾、具備極強專業技能和意識的人——他們,才真正值得尊敬。
而更進一步的是,只有專業精英在各個位置上普遍存在,我們才能擁有高級別的信任:試想,如果在8366事件中,塔台、西南空管、機長、第二機長、乘務長之間,有一環不被信任,延誤了哪怕幾秒鐘的決策事件,那麼結局,或許就完全不一樣了。
精英獲得尊敬,是因為他們為整個社會,提供了高級別的信任。
所以,別因為某些明星的粉絲控評,或者對某個前任嫩模的厭惡,就看低這部電影——這不對,因為這部電影本身,講述的是專業的勝利、精英的價值。不要因為那些「低破塵埃」的言行,就給電影貼上與之無關的標籤。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54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