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很多朋友詢問我選擇影片時,選擇時間比較短的影片是不是需要承受的風險就會小一些?比如說我選擇一些快上映的電影或者是已經定檔今年賀歲檔的電影,這樣時間周期縮短,自身所承擔的風險比一年兩年才能製作完成的電影要小。
其實不然,正常的電影製作周期就在一年左右。劇本備案通過後,開始籌備物色演員劇組,之後開機拍攝,殺青後期製作,廣電總局二審通過,宣發部門籌備宣發,定檔上映。整個流程進行下來大概就是一年左右的周期。
那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我選擇定檔之後再進行購買版權不可以嗎?我們都知道,出品方出售版權,是固定的數量售完為止,那麼我們可以想一下,出品方從項目籌備期就開始出售版權,已經定檔上映版權還沒有售完完畢,這個電影被看好嗎?那也有朋友會說,出品方告訴我他們現在是又分出百分之××的版權可以認購,是為了宣發期更好的帶動宣傳,現在是大數據時代,基本上影片製作完成預告片發出未上映通過大數據調研也可以推測出應有多少票房,那我們就可以輕易的推算出其中的貓膩。舉個例子,開心麻花團隊艾倫主演的《人間喜劇》定檔多次,一直在售賣版權,最後的票房是多少呢?投資人基本虧損了本金的70%。相同的道理,已經拍攝完畢的電影也是一樣的。
那麼在電影製作的這個周期中,我們選擇哪個階段是最好的呢?開機前和開機後,怎麼理解開機前和開機後呢?開機前是指演員劇組確定後,已經確定開機儀式時間的這一階段,開機後是指開始拍攝到殺青的拍攝期,也就是說我們作為在演員劇組確定到殺青之前,這是我們選擇認購的最佳時間。
有周期是正常的事情,房地產行業據統計,上海2016年十月平均房價達到45000每平,2017年十月到達54000每平。投資回報率20%用時一年,2004年,全國平均房價1235元,2014年,全國平均房價6595元,翻了五倍用時十年。
上證指數十年投資回報:2007年十月上證指數6124點,2017年10月3380點,回報率(3380-6124)/6124= -44.8% ,如果2007年投入100萬購買指數基金,至目前還虧損44.8萬。
一部電影從開始投資到拍攝完成各大院線上映,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股票、基金、房地產一年時間增長一倍?電影投資一年多少倍?吳京大約是九倍。
所以,選擇最佳的時間進入影視行業,是我們現在最理想的投資方式。關注作者了解更多!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