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師》中三個細節,讓你真正讀懂這部電影,多數人沒看明白

"

今天就和大家來介紹一部精彩的心理學相關的電影《催眠大師》,電影原名《催眠檔案之徹夜未眠》,是由陳正道執導,徐崢,莫文蔚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2014年4月29日上映,影片講述了知名心理治療師徐瑞寧和棘手的女病人任小妍之間發生的故事。

但是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細節,可能你並沒有看懂,今天就從心理學角度盤點《催眠大師》中三個一般人看不懂的細節。

細節一:徐瑞寧和顧潔是彼此很熟悉的人,可是為什麼重新見面之後,不認識顧潔了!

這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其實並不難理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一直不停地寫一個自己很熟悉的字,寫著寫著會發現,這個字是不是寫錯了,到最後更是會變得完全不認識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而且這種事情幾乎是每次必然會發生。

人的大腦是很奇怪的,如果能夠找到一個方法激發一個人這種不人是自己熟悉的字的狀態,是否也能夠讓人在大腦不受到損害的情況下,看到一個熟人而不認識。

細節二:總是響起咚咚咚的聲音,裝修聲音到底有什麼用?

《催眠大師》這部電影的很多細節都很到位,所以這個聲音的存在必然有目的,咚咚的裝修聲是對徐瑞寧的一種暗示,這種聲音在一開始響了一次,然後又在任小妍進房間的時間響了一次,這就是在暗示徐瑞寧,這種聲音可能隨時可能出現,這回讓徐瑞寧內心產生不安,萬一治療進行到關鍵時候,或者進行催眠的時候,突然響這麼一下,影響是很大的。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分散徐瑞寧的注意力,讓他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給任小妍做治療上,這樣的話任小妍就相對來說就不那麼容易被徐瑞寧影響,反而能夠反過來進行反治療。這就像一個人如果每次快要睡醒都會被一陣聲音驚醒,那麼下次再睡覺的時候,一旦產生這種聲音隨時可能迴響的想法,必然會影響入睡,甚至影響睡眠質量。

細節三:任小妍進入到催眠狀態之後,差點說出真相,結果被一隻手給捂住了嘴,帶出了催眠狀態,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方教授做了一個設定,為什麼這個設定會有這種效果?

記得電影開始後不就,方教授找到了徐瑞寧,說是給他介紹一個病例,隨後兩個準備一起去吃飯的時候,但是在方教授坐在副駕之後,徐瑞寧就覺得非常的恐慌,心理學講究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係,一個人如果曾經接受某種刺激,並且產生某種特定的反應,那麼以後再接受相關刺激,就可能會產生相同的反應,這和刺激的強度和次數有關。

催眠也是一樣,相當於在一個人心裡種下一個心錨,這個心錨在平時可能不容易被察覺,但是在遇到和這個心錨相關的刺激的時候,就會立刻產生某個特定的反應。就像催眠師321打個響指你就醒來是一樣的,這刺激就是一個開關作用,方教授就是設置了這個開關,在任小妍可能說出一些會讓徐瑞寧覺察的關鍵信息的時候,開關就打開了,讓信息不被暴露。

《催眠大師》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其實還有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去推敲,尤其是對催眠有過一些了解的朋友會發現,雖然裡面電影加工的成分很多,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非常符合事實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從這個角度去看一看。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51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