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好萊塢經典科幻系列電影《終結者》又雙叒叕要回歸了。
這部最新續作暫定名為《黑暗命運》,根據官方定調,它會跳過「《終結者3-5》的故事」,為28年前詹姆斯·卡梅隆親自執導的《終結者2:審判日》的「直接續集」。
儘管本片再度聚齊了《終結者》系列的標誌性演員州長和琳達·漢密爾頓,而據說在《終結者2》中飾演童年約翰·康納的愛德華·弗朗也會以CGI形象出現在影片里,但根據資料顯示,整個系列電影真正的「靈魂人物」詹姆斯·卡梅隆並沒有過多參與到這部最新續作當中,所以該片究竟能不能成為繼《終結者2》後整個系列最出色的續集,並全面超過第3到第5集,這也令很多粉絲感到疑惑和擔心。
從官方放出的物料來看,「穿越」和「追殺」應該仍會是《黑暗命運》的核心要素。
事實上,這兩個要素也構成了整個《終結者》系列的主基調,包括了其中並非由卡梅隆執導的《終結者3》和《終結者:創世紀》。
這兩部續作,雖然利用了《終結者2》留下的「漏洞」,以一再更改時間線的方式以延續各自的劇情,但其本質上,卻依然與以上兩個要素息息相關。
2009年,約瑟夫·麥克金提·尼徹也執導過一部《終結者》續作,雖然它同樣跟卡梅隆無關,但相較之下,它算是整個系列裡較為特殊的存在:因為它完全將故事放到了在以往《終結者》電影中描述有限的未來戰場,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部大膽摒棄了「穿越」題材的《終結者》續作,它就是《終結者:未來救贖》(國內譯作《終結者2018》)。
故事講述了2003年,死刑犯馬庫斯(薩姆·沃辛頓)在瑟琳娜博士(海倫娜·伯翰·卡特)的授意下,自願死後將遺體捐贈給賽博坦公司的基因遺傳部門用於科學研究。
時間來到了「審判日」發生後的2018年。時任反抗軍通訊小隊隊長的約翰·康納(克里斯蒂安·貝爾)正帶領著隊員四處打探「天網」的下一步行動計劃。
他們在一個掩藏於地下隧道里的房間,意外發現了「天網」關押人類研究者的基地,和T800型終結者已被天網研發出來的信息,然而這些信息,並沒有得到反抗軍其他人的重視。
因為反抗軍高層根本不相信經歷過終結者追殺的約翰對機器人有多了解,他們認為只要找到一種和機器人交流頻率相近的訊號,就能控制住機器人,一次性打敗「天網」,更計劃趕在「天網」捕殺反抗軍成員前對其發起總攻。
約翰又從反抗軍領導人口中得知,排在天網獵殺名單中第二位的,是他自己,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平民凱爾·里斯,即自己的親生父親。
約翰告訴妻子凱特,如果凱爾一旦被「天網」殺死,那麼自己也會不復存在,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戰局也會被扭轉,所以他必須拯救凱爾。
而多年前已將自己的軀體捐給賽博坦公司的馬庫斯此時又再次現身,不過他只記得被執行死刑前的事,對後來所經歷的記憶完全空白。
在廢墟中,馬庫斯引來了T600型機器人的火力射擊,一位少年和一個黑人小女孩救下了他,而這位少年,正是凱爾·里斯(安東·尤金)。
在廣播中聽到約翰向人類發出的作戰宣言後,凱爾為之一振,決定前往反抗軍基地投奔約翰。
然而天網對其名單上清除目標的獵殺行動,比反抗軍預想的更快。
一路上,凱爾的信息被空巡機器人採集並上傳到了天網,引來了收割型終結者和摩托型終結者的追殺,最後被馬庫斯阻止。
同時,「天網」又以大型囚犯運輸機來抓凱爾,但這一次約翰派出的兩架戰鬥機和馬庫斯均未能破壞這個龐然大物,只能眼睜睜看著凱爾被送往天網總部。
正當馬庫斯一籌莫展之際,他遇見了從戰鬥機跳傘逃脫的女飛行員布萊爾(穆恩·布拉得古德),她邀請馬庫斯加入反抗軍陣營,並肩對抗機器人。
兩人前往基地途中,馬庫斯從劫匪手裡救了布萊爾一命,更是贏得了她的好感。
在快要靠近基地時,馬庫斯因誤踩地雷被炸傷,露出了其身體內部的金屬骨架——原來「它」早已被賽博坦公司改造成了半人半機器的「滲透型終結者」。甚至連馬庫斯,都不知道他自己成了機器人。
痛恨終結者的約翰認為馬庫斯此行的目的是潛入基地來執行刺殺任務的。但布萊爾卻堅信馬庫斯跟一般的機器人有很大的不同,於是用計將其救走。
在對馬庫斯的追捕行動中,約翰漸漸意識到這個仍有人類良知的滲透者,其實是唯一一個可以幫他打進「天網」內部救出凱爾的關鍵。
為了不讓凱爾和其他人質在反抗軍即將向天網發起的總攻行動中白白犧牲,約翰通過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勸告抵抗者們放棄這次戰爭,以配合自己的策略。
在馬庫斯的幫助下,約翰順利進入了天網內部。
天網控制器按照程式修復好了馬庫斯戰損的身體後,又模擬出了已故瑟琳娜博士的樣貌,向他透露了滲透型終結者的製造目的和任務:從馬庫斯接觸反抗軍開始,再到後來「引」約翰去救凱爾,其實早已在「天網」的算計之中,而反抗軍發出的用來控制機器人的訊號,也踩中了「天網」的圈套。
根據訊號,天網反追蹤到了反抗軍指揮部所在的位置,導致其被炸毀。
保留了獨立思想和獨立意識的馬庫斯,得知真相後不願再做天網的幫凶,於是他拆掉了體內的晶片以及毀壞了天網控制器,趕去助約翰一臂之力。
在成功救出了凱爾和被關押的人質後,約翰和馬庫斯在終結者製造工廠里與多個T800機器人展開了較量。
儘管兩人最後逃離並炸毀了天網總部,但康納的心臟卻遭T800貫穿,生命危在旦夕。
此時的馬庫斯意識到他該完成一次心靈和身體的「救贖」了,於是他決定將自己的心臟換給約翰,以助其延續生命,從而繼續帶領反抗軍走向勝利。
這部《未來救贖》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既可將它當作前三部《終結者》的前傳,也可當作續集來觀賞,因為「終結者電影世界」里的過去與未來,本身就是環形結構。
雖然其故事發生的時間節點「2018年」,放在今年來看已經成為了一個「笑話」,但若將它看成是《終結者1,2》時間線上的一個故事,就不是一個槽點了,因為《終結者2》的最後,人們阻止了審判日的發生,所以這部《未來救贖》里的事,就成為了對《終結者1,2》開頭那個未來世界的拓展。
而它還填了前兩部《終結者》里的幾處坑:
馬庫斯扮演的「滲透型機器人」,早在1984年的《終結者》第一部中就出現了這一概念,《未來救贖》算是對它的強化以及補充。不知道接下來《黑暗命運》里的「新保護者」格雷絲,會不會是這樣的設定。
《終結者2》開頭,中年版約翰的左臉有明顯的傷疤,《未來救贖》中解釋,這是約翰在工場與t800打鬥時被其抓傷的傷痕。
此外,本片對之前的《終結者》電影作出致敬的地方也是比比皆是:譬如馬庫斯教凱爾的經典奪槍動作,槍花樂隊《You could be mine》插曲的再次運用,反抗軍炸毀天網的燃料電池源自《終結者3》,而約翰錄音機里播放的錄音,正是《終結者》第一部最後莎拉的錄音……當然,它也少不了那句最經典的「I will be back」,不過這裡說出這句台詞的,是約翰。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未來救贖》也是整個系列裡唯一一部施瓦辛格並未真正參與演出的終結者電影。其中雖然出現了他的CGI形象,但很快就被「破壞」掉,不過這項技術,也啟發了《終結者:創世紀》的導演在該片中繼續使用了CGI,完美復刻了《終結者》第一部中的部分鏡頭。
雖然《未來救贖》的全球票房已超過了3.71億美元,但口碑卻並不好,在爛番茄網上,其新鮮度只有33%,在豆瓣上,其評分只有6.7,為5部《終結者》中口碑最差的一部。
很多人不喜歡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電影沒有了穿越和施瓦辛格,根本不像《終結者》;二,電影的劇本深度不夠。
不過小編認為,儘管《未來救贖》距離卡梅隆親自執導的《終結者》差距還很遠,但戲裡還是有不少地方是值得圈點的。「穿越時空」雖然已經不是本片想要展現的東西,但這反而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特別是它對末日戰場那種蒼涼絕望的氣氛營造,大體來說還是比較到位的。戲裡雖然缺少了保護者身份的T800,取而代之的是半人半機器的滲透者馬庫斯,但它對人類和機器人之間區別的探討,包括保護者達成使命過程中的「自我犧牲精神」,其實跟《終結者2》所表達的主題是一脈相承的,只是挖掘得沒有那麼深而已,但這並不代表本片不值得一看。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293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