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總票房或破30億:《我和我的祖國》預售排第一 或成最大黑馬

"

《我和我的祖國》預售總票房7968.2萬元。

隨著國慶小長假進入倒計時,各大院線也開始發力。目前定檔國慶檔的影片已有十餘部,被公認的三大「票房擔當」包括2019年9月30日將上映的《攀登者》、《中國機長》和《我和我的祖國》,三者都是具有主旋律色彩的商業影片。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攀登者》聯合出品27家(華誼兄弟、北京文化、貓眼、萬達影視、文投控股等)、《中國機長》出品4家以及聯合出品17家(萬達影視、博納影視等)、《我和我的祖國》出品3家以及聯合出品48家(光線傳媒、華誼兄弟、貓眼、萬達影視、華策影視、人民網、上影集團等)。

時間財經查閱票務平台貓眼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在國慶即將上映的影片中,《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三大影片占據「想看榜」前三,想看人數分別達到47.45萬人、45.15萬人、40.06萬人。國慶檔重點項目參與上市公司,包括上海電影、北京文化、華誼兄弟、萬達電影、光線傳媒等。

極客電影創始人李東東向時間財經表示,根據過往經驗,國慶檔總票房正常情況在20億元左右。目前從網際網路票台看來,「國慶檔三巨頭」的總預售票房已經接近2億元,加上「70周年大慶」這一時代背景,老百姓的愛國熱情被激發,人們拖家帶口進影院觀看獻禮大片,實現觀影群體「破圈兒「的可能性存在,最後三部影片每部票房都破10億元、國慶檔總票房或突破30億元記錄也不無可能。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A股收盤,文化傳媒板塊主力流入55.40億元,主力流出60.80億元。文化傳媒概念指數收盤微漲0.09%。

為什麼國慶檔電影是片方和院線「必爭之地」?李東東對時間財經介紹,無論是從商業、還是精神文化層面,國慶檔都是電影行業最重要的機會之一。一方面,從商業層面來看,中國電影市場消費最主力的人群集中在20-34歲(超過70%),一二線市場票房占比在60%上下,所以公共假期、寒暑假等帶來的「檔期性消費」非常明顯。另一方面,從文化教育層面來說,中國30歲以下電影觀眾比例超過60%,這群喜歡看電影的人都是新故事、新事物、新理念的積極接受者,通過「國慶檔」集中對年輕一代傳播文化理念、建立IP,是非常高效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以來,影視傳媒板塊受相關政策等因素影響處於低迷行情中,國慶小長假是否有助於影視傳媒板塊走出低迷行情?

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時間財經,預計國慶檔票房排片率最高的是《我和我的祖國》,本身有將近40萬人要看,估計也會有相應的票房補貼。影視傳媒板塊會不會走出低迷的行情,這個難以確定。票房數值較高是一個方面,主要還是因為國慶長假時間較長。如果相關政策不會有所鬆動,估計結果還是會低迷。

貓眼數據顯示,《我和我的祖國》預售總票房7968.2萬元,排名第一;《攀登者》預售總票房6492.0萬元,排名第二;《中國機長》預售總票房5278.2萬元,排名第三。

李東東表示,從電影觀眾「用人民幣投票」的結果上來看,《我和我的祖國》可能會成為大家的首選。個人層面,更看好《我和我的祖國》的票房表現,有三個理由:其一,導演陣容最強,調動了中國最頂級的導演陣容,品質有保障;其二,目前從預告片看起來,該電影預告片最能打動人心;第三,從標題到內容,該電影都更符合一部「獻禮片」的規格,更容易成為「應景觀影」的首選。

取消「票補」

2018年下半年,國家電影局提出新要求,要求發行方、製片方、院線方不允許進行網絡售票平台補貼投放,銷售價即為結算價(不含網絡售票平台手續費),銷售價不能高於結算價且不能低於最低票價。這也讓9.9元的線上電影票價成為歷史。

極客電影創始人李東東對時間財經介紹,2018年開始取消的「票補」可能是過去幾年對電影票房影響最大的政策。

據36氪消息,很多公司之所以此前不這麼做,是因為取消票補必定會影響觀眾走進影院的熱情。2019年春節檔,觀影人次僅1.3億人,同比下降10.3%,這是近五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票房收入58.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也是近5年來的最慢增速。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為311.64億元,同比下降2.7%;觀影人次則從去年同期的 9.01億人次下降到 8.08 億人次,降幅達10.3%。

「國慶檔」這一長達七天的假期淪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有情可原。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9月23日,A股就掀起了一陣「押寶影視股」之風。Wind數據顯示,雖然當天大盤出現回調,但多隻影視股逆市走強。當日午後,影視股集體拉升,截至收盤,幸福藍海漲停,上海電影漲近6%,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北京文化、華策影視等多股跟漲。有分析人士指出,這陣影視股押寶風將有望繼續助推影視板塊甚至傳媒板塊「升浪」。

《哪吒》的「示範」效應

時間財經查閱貓眼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發稿,《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達49.33億元,位居中國電影票房榜總榜第二。

經興業證券分析師丁婉貝、李陽測算,若《哪吒》最終票房為49億元,則公司凈利潤約10億元,加上參股公司「可可豆」「十月文化」貢獻的投資收益1.45億元,《哪吒》將為公司貢獻約11.45億元凈利潤。

光線傳媒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光線傳媒營業收入為11.7億元,同比增長62.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5億元,同比下滑95%。

截至9月24日收盤,光線傳媒收於8.72元/股,較此前7月1日的收盤價6.98元/股上漲25%,股價上漲主要是因為7月上映的兩部電影斬獲不俗票房,尤其是《哪吒》票房的貢獻。

光大證券分析師孔蓉認為,傳媒板塊自8月中以來,持續了近一個月左右的估值修復行情,板塊的上漲疊加了兩方面因素:一方面來自於市場資金的充裕推動整體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另一方面,來自於媒體政策邊際放鬆的預期,市場普遍預期十一後,整體媒體政策將逐漸改善。壓制行業的最主要因素之政策已到底,未來無需過度擔憂政策「緊」。

縱使《哪吒》引爆電影暑期檔,票房一路飆升。但此後意外事件接連發生,9月2日晚,光線傳媒披露公司第二大股東阿里創投拋出了減持2%的計劃。9月4日,合資券商高盛高華決定對光線傳媒的評級由「中性」下調至「賣出」,未來一年目標價為5.69元。

孔蓉指出,整體而言,行業的基本面改善仍需1-2個季度。其認為,由於傳媒板塊的商譽仍有千億且部分公司商譽規模仍然較高,不排除未來部分公司或在2019年報期間進行商譽減值的可能性,但由於去年板塊已集中進行了大規模集中商譽減值,這次會是板塊局部及個別公司的減值,需要警惕的是其中部分公司的存貨減值風險。(北京時間財經 刁艷艷)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29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