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黃渤、章子怡...集齊了半個影視圈的國慶檔,這些A股要火?

"

中秋檔剛剛創下近五年票房新高,影視公司們又開始為國慶檔而摩拳擦掌。

《哪吒之魔童降世》讓光線傳媒成為了這個暑假的最大贏家,《誅仙Ⅰ》則在中秋讓新麗傳媒收穫了意外驚喜,這次的國慶檔又有哪些公司參與角逐呢?

一部電影7個國家級導演操刀

吳京、黃渤等37位明星出演

離《我和我的祖國》上映還有8天,這部電影已經持續\"霸屏\"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大社交媒體頭條。

9月21日,微博電影榜最新數據顯示,《我和我的祖國》已經成為中國8億網民最想看的電影。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不僅導演陣容豪華,演員陣容更是出動了半個娛樂圈,集齊了吳京、黃渤等37位演員出演。

導演方面,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

每個導演獨立執導一個片段,這七個故事選取自從建國以來70年中最有代表性的歷史瞬間。單單是釋出的宣傳照和先導片,就足以令人淚腺迸發。

演員方面,從預告片來看,吳京、杜江、佟麗婭、宋佳、任達華、惠英紅、葛優、黃渤、張譯、張嘉譯、馬伊琍、劉濤、江珊、田壯壯、劉昊然、徐崢、雷佳音、張子楓等37位中國電影最優秀最主流的演員都參演了這部電影。

據爆料,在配角中還包括幾位真正的中國航天員!

據報道,此前《我和我的祖國》特別提前點映時,不少現場觀眾在電影院,淚流滿面起立鼓掌的盛況。

香港回歸的故事讓人熱血沸騰

《我和我的祖國》的7個故事分別是:

《前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相遇》: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奪冠》: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

《回歸》: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北京你好》: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護航》: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

《白晝流星》2016年11月18日,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其中,在已經曝光的預告片中,關於香港回歸的故事,讓人最為熱血沸騰。

預告片的開頭,場景就是中英雙方在談判桌上關於交接儀式的對話。

英方要求,交接儀式上英國國旗必須掛至6月30日的24時。

如果按照英方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就無法在7月1日的0點準時升起,第一時間向世人宣布中國將對香港行使主權。

為了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中英雙方談判了整整16次。

最後,英方做出了妥協讓步,讓中方在7月1日0點準時升起國旗。

雖然這是許多中國人熟記於心的歷史,但是看到鏡頭重現時仍然會因此熱血沸騰。

國慶檔三強爭霸 章子怡、胡歌等也將獻禮國慶70周年

今年國慶檔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除了星光熠熠的《我和我的祖國》之外,還有《攀登者》《中國機長》兩部部電影將同時獻禮。

這兩部影片也都拿出了堪稱華語電影\"頂級配置\"的陣容。

《攀登者》由香港導演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等主演,還請來成龍客串。

《中國機長》同樣由香港導演劉偉強操刀,主演包括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等。

上海電影、華誼兄弟等A股將受益

無論三部電影誰成為票房冠軍,背後的出品方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同時,券商分析人士更加看好今年的國慶檔票房。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近3年來,優質主旋律影片的觀眾認可度不斷走高,票房體量與日俱增,這證明了主旋律電影可以成為有品質、有思想,受觀眾喜愛的商業類型電影。

國內某券商的傳媒網際網路分析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從今年8、9月份的電影市場表現來看,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漲,市場整體的票房基礎較好。而且像《攀登者》中主演的吳京,其主演的《戰狼2》《流浪地球》均有不錯的票房表現,今年國慶檔電影市場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上海電影、華誼兄弟等A股將受益

無論三部電影誰成為票房冠軍,背後的出品方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那麼這些電影的背後都有哪些參與方呢?

貓眼專業版顯示,三部電影的參與方包括多家上市公司。

《我和我的祖國》的出品方有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

光線傳媒、貓眼娛樂、人民網,華誼兄弟等也是《我和我的祖國》的聯合發行方。此外,華策影業,騰訊影業,橫店影視,萬達影視,新麗傳媒,英皇影業,華僑城集團,上影集團等均有參與。

《攀登者》由上海電影主控發行,北京文化、華誼兄弟、萬達影視、文投控股、阿里巴巴(上海)等是聯合投資及發行方。

《中國機長》的主要出品方是博納影業、阿里巴巴(北京)、華夏電影、中植企業集團,萬達影視、幸福藍海、博納影視等17家影視公司聯合出品。

顯然,港股上市的阿里影業作為兩部電影的主要出品方,有可能成為國慶檔的最大贏家。

影視股有望再出黑馬

對於今年的國慶檔,市場充滿期待,《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電影雖未正式上映,已然吊足了觀眾胃口。

在A股市場上,已有不少影視股開始\"蠢蠢欲動\"。9月16日,金逸影視漲停,中國電影、萬達電影漲幅超4%,此外,唐德影視、中視傳媒等個股漲幅也較為顯著。傳媒板塊(申萬一級)8月15日反彈以來,累計漲幅達16.42%。

隨著國慶長假的臨近,觀眾的觀影需求有望集中釋放。短期傳媒板塊有望迎來事件驅動機會,而從中長期看,傳媒板塊也有望走出趨勢行情。

\"從政策端和基本面視角,影視行業有望觸底回升。\"招商證券傳媒團隊認為:

首先是政策邊際放鬆;其次是成本收入匹配:2018年下半年開始,受行業政策(明星限薪等)影響,影視劇銷售價格近一年來明顯下滑(至少平均下降30%及以上),而相關項目的成本投入前期已投,成本基本在高位,使得一些項目盈利能力很差甚至虧損。這種時間的錯配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有望得到修正;

另外是項目儲備豐富:電視劇龍頭公司項目儲備豐富,等待公司對行業的判斷確定性更強之後,項目開拍將積極推進,業績有望回暖;

最後是市場逐漸出清:影視市場經歷了過去一輪\"洗牌\",去除\"泡沫\",清理了一批尾部中小參與者以及質量、規範存在問題的企業,整體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曹旭特表示,電影作為可選消費,其供給將決定需求,2019年上半年票房同比下滑2.8%,觀影人次同比下滑10.4%,這主要是由於2018年行業整頓所帶來的優質影片供給不足,而對於需求端,目前可以保持樂觀。今年以來已經有3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足以證明國內觀影需求存在巨大彈性。隨著嚴監管的常態化以及產能的恢復,行業將重新回歸上行路線。

在A股市場上,已有不少影視股開始\"蠢蠢欲動\"。9月16日,金逸影視漲停,中國電影、萬達電影漲幅超4%,此外,唐德影視、中視傳媒等個股漲幅也較為顯著。傳媒板塊(申萬一級)8月15日反彈以來,累計漲幅達16.42%。

隨著國慶長假的臨近,觀眾的觀影需求有望集中釋放。短期傳媒板塊有望迎來事件驅動機會,而從中長期看,傳媒板塊也有望走出趨勢行情。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21424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