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5》又在罵聲中開播了!
《爸爸去哪兒5》又在罵聲中開播了!
1.
《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爸爸媽媽們現在還會看嗎?
9月7日,《爸爸去哪兒5》已經悄然推出了先導片,正式開播了。
這個節目,就像一個潘多拉盒,既開啟了教育界對中國式育兒的現象級熱議,也釋放出很多魔鬼。
作為中國較早聚焦親子,同時也強調爸爸在教育中的地位的真人秀節目,2013年一開播,養活了不知多少育兒專家、教育類公眾號。同時,從《爸爸去哪兒》開始,親子類真人秀井噴出現,《爸爸回來了》《放開我北鼻》《寶貝看你的》《好爸爸壞爸爸》,也不得不逼迫廣電總局下達「限童令」,整頓過度消費孩子的市場亂象,連《爸爸去哪兒》也不能倖免。
從第四季開始,《爸爸去哪兒》就已經被叫停,禁止在湖南衛視播出,而轉向了網絡平台播放。第五季更是在開播前夕,傳出了湖南省委巡視組要求整改停播的消息。
第五季停播的消息,的確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更多的,卻是喝彩之聲:
「早就該停了,一天到晚就在消費孩子!」
「讓孩子被公眾吹捧謾罵,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節目組居然故意炒作父母CP,真心被噁心到了!」
明明可以作為中國式育兒的教科書,卻為什麼變成了眾矢之的,遭到這樣大的非議與批評。
最大的原因,就是向資本屈服。要廣告贊助、要收視率,就不得不把孩子變得商業化、娛樂化。乾巴巴的教育經有啥看的,我們要的是孩子的笑點、爭議點和明星的家庭隱私。給中國家庭探討中國式育兒才不是它們的責任,它們本來就不是公益節目。
這也是為什麼,越到後來,《爸爸去哪兒》的畫風越來越偏,甚至會出現」父女CP「事件。
可是,謾罵和批評,能讓觀眾不看這類親子節目嗎?
恐怕很難。因為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爸媽,有爸媽的地方就要談育兒。加上中國式育兒一直是老大難問題,無論是節目裡的明星,還是圍觀的觀眾,都渴望通過這樣一檔節目,找到讀懂孩子心理,解決育兒難題的技巧。各種訴求的交織,讓這類節目在罵聲中依然堅挺,長盛不衰。
親子類節目是一把雙刃劍,看用在什麼樣的人手裡。如果一切向錢看,就會讓孩子和家長在娛樂化中受到傷害,如果心中有底線和道德,它就會為教育披荊斬棘,為中國家庭排憂解難。
2.
陳小春之所以來參加《爸爸去哪兒》,是因為想更了解孩子,和孩子關係更好。
同樣的初衷,同樣的爸爸缺位的問題,不僅在《爸爸去哪兒》這一個節目當中說了整整五季,你估計也在太多的教育文章當中聽得耳朵起繭子了,可仍然無法改善中國父親在家庭教育當中的不稱職。
和其他三個爸爸以及實習爸爸相比,陳小春這組父子似乎更值得關注,因為他的身上有著很多中國爸爸共有的弱點。
陳小春在寵妻方面已經有口皆碑,作為一個丈夫無可挑剔。但這並不代表,他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孩子Jasper出生以來,按照應采兒的話來講,他帶娃的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
陳小春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帶孩子有啥難的,不是還有節目組嗎?
問陳小春了解孩子幾分,陳小春說「一分,不能再多了。」而且和節目組算了一筆時間帳,工作就占掉了一半。
不能陪伴孩子,當然換來的就是和孩子的陌生。在Jasper的眼中,爸爸就是一個符號,等於工作。
因為很少帶孩子,教育Jasper的重擔都落在了應采兒的身上。應采兒說起如何帶Jasper的時候,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充分展現出一貫幹練的女強人個性。但一直都在擔心和嘮叨,又暴露出了一點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對於這次陳小春單獨帶孩子,她說自己有100條擔心。
對如何照顧Jasper,應采兒對陳小春進行了事無巨細的叮囑,不過看「山雞哥「這表情,應該是當作」念經「了吧。
陳小春對於應采兒的這種過分疼愛其實很不以為然,所以他一直想在兒子面前扮演一個嚴父的形象。
可作為帶孩子的新手,陳小春似乎並沒有注意到,由於長期和爸爸的陌生,加上爸爸一直扮演嚴父角色,Jasper心裡其實是有一定畏懼心理的。
Jasper把檸檬認成了橙子,和陳小春很嚴肅認真地解釋,當陳小春說他是檸檬的時候,Jasper沒有因為認錯尷尬和不好意思,而是直接接受並且走開了,父子之間少了某種親昵互動。
當陳小春玩性大發想和兒子玩槍,這原本可以父子嬉戲的場景,Jasper卻表演出了一種被嚇到的感覺。
當節目組要求爸爸變成四歲,可以滿足Jasper的任何要求的時候,我原本以為孩子會提出什麼物質上的要求,沒想到,小朋友竟然來了一場暖心的告白。
與同期節目的奶爸劉畊宏被女兒泡芙要求穿人魚裝相比,這場告白顯得有點生分。
告白的確很暖,卻又讓人有點心疼,這是不是一種示好,畢竟沒有成為好朋友,才渴望與爸爸成為好朋友。
而從之後Jasper被爸爸吼了之後,特別在意爸爸是不是生氣了,對爸爸請求:」你現在能不生氣了嗎?「
不過,陳小春和應采兒對孩子的個性,還是產生了很積極的影響。
試著想像一下,如果你的爸爸媽媽都是行走的表情包,你怎麼可能不活成一個戲精。
陳小春模仿爺爺奶奶疼愛孫子時,一個大男人簡直萌得不要不要的。
應采兒故意讓節目組少給父子倆單獨相處的時間,然後笑成了一個」囧「字
應采兒最出名的就是她那魔性的笑聲,說來就來,毫不顧忌。
難怪剛見到Jasper的時候這麼多戲,一個人分飾兩角。
媽媽叮囑他出去之後小心點,不要摔跤,他竟然親自上演摔跤戲碼,讓兩口子瞬間石化。
陳小春和應采兒一樣,兩口子應該算是生活當中比較愛開玩笑的那種父母,也特別溫柔。只是他還沒有懂得如何把這種溫柔對孩子表達。其實,他對這個孩子充滿了慈愛,甚至在上節目前,還請求觀眾不要罵孩子。
所以,之後這位粗心大意、笨手笨腳的、孩子氣的山雞哥如何成長,如何與孩子化解心中的隔閡,這些過程可以讓很多擁有同樣問題的家庭,看起來更有代入感。
3.
其他的奶爸就比陳小春帶孩子嫻熟多了。
杜江和吳尊都是帶孩子的老手了,之前也曾經參加過類似的真人秀節目,觀眾對他們的」爸爸力「並不懷疑。
杜江的分享教育很成功,嗯哼寧願自己不吃也要把蛋撻留給爸爸和老師。
吳尊用誘導的方式,激發孩子學習中文的熱情和能力,而且吳尊和兩個孩子在一起一直都是笑聲不斷,可見平時的陪伴有多盡心和耐心。
而在這麼多的爸爸當中,其實最讓人擔心的,應該是實習奶爸鄧倫。而他要帶的寶寶,正是上一季炒出「父女CP「的阿拉蕾。
說實話,當我再看到阿拉蕾的時候,她和董力被網友綁CP的事情仿佛還在昨天。而鄧倫自《歡樂頌2》的謝童,《楚喬傳》里的大梁太子被觀眾熟知之後,和董力一樣自帶偶像劇人設。而讓他們去照顧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女孩,稍有不慎,就會被別人拿來過度消費。更讓人不解的是,阿拉蕾的父母心真是太大了,可以讓女兒再次來給實習爸爸當女兒。
先導片雖然很短,但其實已經可以看出這一季《爸爸去哪兒》,我們觀看的價值在哪裡。但節目組是否會把你想要的價值給你播出來,那就另當別論了。作為一檔親子類節目。教育才應該是第一屬性,娛樂只是為了幫助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如果心中沒有這一底線,這樣的節目就是綜藝界的恥辱。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