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沒有人能聽見你的尖叫。
但地球上,可以聽到你們期待的聲音!
最新一部《異形·契約》將於6月16日在大陸上映,距上一部《普羅米修斯》已經過去5年了,小夥伴們準備好了嗎?
提到異形,你們將會想到什麼?
是一個女主撐了小20多年的女性英雄故事?
是抱臉、穿喉、破背、刺胸的異形殺人術,是維蘭德公司怎麼也到不了的遠方?
還是從《普羅米修斯》開始反客為主的純凈完美卻好像總有哪裡不對的大衛法鯊?
大多數演員是不願重複自己的經典熒幕角色,正如大多數導演都不想拍電影的續集。
只有一部足夠成功的電影才有拍續集的可能,因為一部成功電影的續集是票房的保證。
相反,面對建立里程碑式的經典電影,要接手去拍續集無異於將自己推上被影評人、媒體比較的風口浪尖,既要避免重複,又要做到延續創新。
所謂續集,票房九生一死,口碑九死一生,指導難度可見一斑。
而《異形》系列的電影,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部電影的系列劇中雲集了四大天才巨匠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
今天,小編就帶領小夥伴們來了解一下《異形》系列的前世今生。
想要看爽整個異形系列,當然就要從1979年的《異形》開始補習了。
目前一共出了六部,四部以「異形」為名的系列劇,加上解釋異形誕生的《普羅米修斯》和即將上映的《異形·契約》。
這六部中,《異形1》、《普羅米修斯》和即將上映的《異形·契約》均出自雷德利·斯科特之手。
雖然由於福斯電影公司的方針錯誤,導致《異形1》到《普羅米修斯》錯失了33的時間,但大師就是大師,幾十年都過去了,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異形」理想。
對於《異形》,還有個值得記住的人就是「異形之父」H.R.吉格爾,《異形》的設計概念來自他的超現實主義畫集《死亡之書》。
《異形1》—— 教科書般的驚悚片
《異形》第一部在1979年誕生,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將其打造成科幻驚悚恐怖的史詩,像里程碑一樣永遠矗立在影史。
簡介:
在這部電影中,藉助道具模型科幻效果逼真,故事曲折驚悚,節奏鬆弛有度。
從John Hurt第一次因異形而死,就帶給了無數人難以釋懷的童年夢魘。
全片只有1個異形,還沒出場幾次,更多的只是它踏在金屬船體上的冰冷金屬撞擊聲,但讓觀眾感到它無處不在,其驚悚程度遠勝《異形2》里的上千隻異形,更勝許多21世紀電影。
每一部《異形》 系列劇都給觀眾感覺人類的智商堪憂,《異形》第一部尤以結尾女主棄異形不顧去找貓為最。
即使有人會說:人類遭此橫禍純屬好奇害死貓甚至不可告人的野心。
嗯,到了第六部,還是為角色的智商擔憂。
小編覺得第一部中演得最好的是那隻貓,看到異形行兇它驚恐的後退一步。
貓的眼神本身就帶著陰森感,其恐懼地眼部大特寫更進一步反襯了所發生的事,遠比直接描繪異形行兇要有效,畢竟觀眾自己的想像最恐怖。
《普羅米修斯》——蛋疼的續集
這部作品蛋疼的地方在於,等了幾十年,好像是延續《異形1》,但感覺它什麼都沒講。
故事講的不完整而顯得意猶未盡,單獨拿出來看只會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
導演重故事而不注重單一的結構,所以這部《普羅米修斯》讓人看了無限失望。
簡介:
幸虧小編是準備看《異形·契約》才補完整個異形故事,作為系列電影里的一部,它還是很完美的。
2012年的這部電影採用道具布景與電腦特效結合的方式,CGI以假亂真,但正如斯科特所說,這是一種華麗的虛假。
《普羅米修斯》中最成功的部分應該是導演啟用法鯊做生化人大衛並把這個角色的戲份放到如此多。
一開始大衛還是很萌的,甚至有點可憐。想想吧,一艘飛船在宇宙中航行了兩年多,其間全船人都在呼呼大睡,只有大衛一個人醒著,學習各種有用或者無用的技能,比如少數民族語言,騎著自行車打籃球等。
雖然大衛好像還養成一些很猥瑣的娛樂,比如偷窺別人的夢,同時還露出只有那種連環兒童誘拐殺人狂才會露出的變態微笑。
裡面簡單幾句將人類的創造者VS人類、人類VS生化人的類比,「難道不是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父母死掉嗎?只有那樣才能獲得自由。」令人振聾發聵,值得深思。
《異形·契約》—— 異形秀變成法鯊秀
《異形1》後38年,《普羅米修斯》後5年,《異形:契約》終於在萬眾期待中呼之欲出。
據說,導演之前挖的坑將會在這部里填好,但以雷導的尿性,小編完全相信他會挖一個更大坑等大家跳。
更多劇情,小編也不知道,咱們還是相約電影院吧。
唯一的友情提示:法鯊自己跟自己搞基的片子預計僅此一部,別錯過完整版。
那麼,作為和《異形1》一樣高分的《異形2》,小編只想說詹姆斯·卡梅隆就是一個拍續集的天才。
他拍過的三部續集:《食人魚2》、《終結者2》和《異形2》,這三部都在藝術效果上持平或超越了第一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樣的例子寥寥可數,印象中也只有《教父2》達到過這樣的輝煌。
《異形2》就是教科書般的商業片。主打母愛煽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不僅是全系列票房最高的,也派生出了一大堆商業需求,甚至成為一種文化。
《異形3》改由剛剛出道的大衛·芬奇導演,初出茅廬的他大概接下這個前有斯科特和卡梅隆的艱巨任務。
即使如此,大師的才情不會因前面的兩座大山而被埋沒掉。
在巨大壓力之下,大衛·芬奇努力獨創自己的風格,同時加入了大量個人內容,使得《異形3》有作者電影的傾向,或者說,文藝范兒。
本片開創了全系列的許多第一次,一是哲學思辨,二是宗教意味。
《異形4》,看哭了是怎麼回事?
當小異形開始找媽媽,親情成為了整個宇宙的母題。
為了打出新意,《天使愛美麗》的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先給以驚悚恐怖著稱的《異形》系列上了一點喜劇色彩—片頭打蒼蠅彈蒼蠅屍體就暗示了這一調調。
再如飛船內的門禁不是刷卡也不是視網膜掃描,而是對著吹氣······
那句幽幽的電腦聲「please try it again」幾乎讓我覺得在看歐洲惡搞片。
當然別忘了導演的溫情牌。
小異形一拳打爛了孵化它的異形女王的頭,認定女超人是自己的媽媽,像小蝌蚪一樣追隨著她,含情脈脈的賣著萌,還幫人們關好了艙門準備一起回地球。
可是母后先是教訓孩子放下玩具般的「Put it down」,孩子照做放了薇諾娜·瑞德,狠心的母后還是把它吹出了艙外。
女超人在歷代中的必殺技,也是粉絲執導的致敬,不過那一幕可真心虐!
全系列的結尾,大家回到了本系列中第一次出現的地球,一副末世景象。無論有沒有異形,愚蠢的人類都是要自我毀滅的。
同一個系列由不同導演操刀真有意思,看完整個系列,小編看的不僅是精彩的劇情,還有大師們思想的碰撞。
這一切都讓小編更期待《異形·契約》!
想看的影視劇卻找不到資源?快關注公眾號:人人影視頻道 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3/node15349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