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陣子《北京女子圖鑑》很火,很多人認為這部劇現實反應了在大城市打拚的年輕人現狀。近幾年的職場劇雖說真實了很多,但是仍舊並非真實的職場,真實的職場裡,沒有LV和Gucci,只有千篇一律的生活。

電視劇里的成功都是騙人的
某天下班與同事閒話,說起曾經想像的工作以後的生活,以為會像職場劇那樣瀟灑,每天穿著漂亮的職業裝出入寫字樓,有獨立的住所每天早上可以為自己煮一壺咖啡,下班之後夜店裡和朋友聚會,最後還有有才有貌的男子的追求。電視劇里的描述很美好,而少不經事的我們,太容易相信那裡面的世界,直到長大成人。
現在我們真實地步入了職場,才發現小時候電視劇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我們每天在地鐵里擠成沙丁魚,下了班只想回家躺屍,別說煮咖啡了,連化妝和卸妝都嫌占用了睡覺的時間。剛開始還會立個flag,說每天要去健身房,時間一長就變成每天說一遍晚上我要去健身房。這些年只有不斷熬夜加班仍然只賺微薄的工資,連辭職都沒有底氣。唯唯諾諾地幹活,從來不敢有意見。

作為一個學傳播學出身的人,雖然學界一直對大眾傳播的效果爭論不休,但是電視劇能夠影響小朋友的價值觀絕對是毫無疑問的。不然當年各種穿越劇熱播,怎麼會有小學生組團自殺想穿越的故事呢?雖然我們經常吐槽現在的編劇越來越腦殘,但是事實是,10年前的電視劇,現在看來都是那麼不切實際。

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90後一直對現狀不滿,同時又覺得壓力山大。因為小時候在很多高於生活的藝術加工下對未來的職場生活生出了太多幻想,這種影響確實是潛移默化的,像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只有在長大成人之後才能凸顯出來。
苦哈哈的90後,哪裡才是出路?
90後面對的職場,幾乎每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競爭壓力讓他們禿頂、貧窮,卻還是只能在生存線上掙扎。偶爾還會有人來說,你的同齡人已經拋棄你了,人家月薪10萬,你呢?我其實也不大明白,大機率來說90後月薪10萬的應該是極少數吧,為什麼一定要宣揚這種價值觀,而不讓每個人踏實的生活呢?

我個人認為,90後之所以現狀堪憂,很大程度上跟對職場和生活富足的定義過高有關。很多心理學實驗都證實了,人在物質生活不那麼豐足的時候,幸福感其實很高。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那麼多錢,也不需要被每個人羨慕的生活。普通人就是普通人,沒必要看見別人花錢如流水就生出些嫉恨的黑色膿水。
都說90後有個性有主見,可是社會變化了,父母卻還是那樣子。他們還是認為要買房子,要在20幾歲結婚,要生孩子。說實話,這個社會,學歷已經那麼重要了,讀個研究生畢業就26歲了,難道真的要一手畢業證一手結婚證?真的要在沒有工作,沒有任何物質基礎的情況下,跟另一個一無所有的人共度一生?

當然,有相愛的人,有合適的條件,買房、結婚、生子都無可厚非。但是,難道處處要生活質量,要條件,到了這裡就要被降維了?我頗有些不能理解了。
電視劇里的人生自然不真實,真正的生活,原本就是一段修行。不要期望太多,不要有太多無謂的幻想,你只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就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2/node199851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