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森tita解析:執行力差是誰的責任?

魚兒| 2017-12-08| 檢舉

和外企的CEO們交流,談論最多的是戰略和策略的問題,而民企老闆們交流感慨最多的卻是執行力的問題。大部分企業家都認為公司執行力差是員工能力和態度的問題,筆者對此觀點則不敢苟同。個別員工執行力差是能力的問題,公司整體執行力差就是管理的問題。執行力差是現象,管理不善才是本質!

 

通過對大量國內企業的研究並與外企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執行力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五個方面:

1、員工不知道幹什麼:有的公司沒有明確的能夠落實的戰略規劃,還有一些公司政策經常變,策略反覆改,再加上信息溝通不暢,這就使員工的工作重點和公司脫節,公司的重要工作不能執行或完成。

2、不知道怎麼幹:外企的員工入職後一般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而國內企業則不然,要麼沒有培訓直接上崗,要麼培訓沒有針對性和實操性,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深層次原因,就是中高層領導業務能力差,自己不知道怎麼幹。

3、幹起來不順暢:工作流程需要層層審批,而在審批過程中又經常會出現時間上的耽誤和拖延,導致工作的擱置,影響工作效率。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麼好處:儘管國內企業大都有對員工的激勵措施,但是在制定激勵政策時卻往往犯一個錯誤,就是把政策制定的太過複雜,使員工很難算出來下個月自己花多少精力達到什麼結果就能拿多少獎金,這樣就使激勵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

5、干不好沒什麼壞處:干不好沒什麼壞處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沒有評估;二是考核指標不合理;三是處罰不重或沒有處罰。

清楚了執行力差的原因,解決的辦法也就變得明朗了,那就是要做到「目標明確、方法可行、流程合理、激勵到位、考核有效」。但是重點是如何做到這五點呢?國內第一個企業級工作計劃管理平台——北森tita從這五個方面入手,通過一個平台,便可以輕鬆克服這五大原因造成的企業執行力差的問題!

北森tita運用PDCA質量管理理論而設計,可以實現全員在線做計劃、寫日報和項目管理的功能,隨時隨地追蹤工作進展,便於管理團隊工作,並且領導還可對工作成果打分,從整體上形成企業工作管理閉環,能有效增強企業員工的執行力。

 

1、目標明確: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既定的目標。在tita平台上,領導可直接發出任務,設置截止時間及任務目標;在目標實現過程中,工作進展在平台上一目了然,溝通方便及時;下屬隨時匯報工作,領導也可以隨時給出指示……這樣有條不紊的工作流程,使得項目目標更加明確,溝通也更加透明,避免了信息的誤傳和漏傳,確保目標有效執行。

2、方法可行:制定一個可行的方法需要決策、支持、反饋三個環節有效配合。在tita平台上,上下級可隨時進行決策溝通,領導將自己的想法在平台上提出來,執行者針對想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並思考是否可行,給出意見及建議。任何一個方法總有不足之處,執行中的反饋有助於使其進一步完善。

 

3、流程合理:在大多數企業里,流程在形式上沒有問題,而是在執行中表現出不合理。這就造成了工作互相推諉,出了問題找不到責任人。而在tita平台上,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項目進展和分工不同,分別給予項目成員安排周密的任務todo,將任務層層細分;當然,所有工作也都會被記錄下來,合理的流程安排及責權分明,會讓工作進展更加順利。

4、激勵到位:所謂的激勵到位有三層意思:力度到位、描述到位和兌現到位。在tita平台上,領導可以對員工的工作結果進行評價打分,對於工作中好的表現給予肯定,不足之處也給出相應的建議。領導的親自評價,對員工來說是最大的激勵。

 

5、考核有效:考核指標不合理的現象並非鮮見,考核有效要做到客觀公正。在tita平台上,所有員工的工作都有詳細的記錄,領導在做績效考核時也有了相對客觀的參考,有助於企業有效的進行績效考核。

近些年來靠抓住機遇快速發展起來的國內企業,練就了很強的抓機會、碰運氣、拉關係、盯政策的能力,卻沒有意識和精力來完善公司的管理,造成了公司管理水平和企業規模嚴重的不匹配。當行業高速成長時,這種不匹配被高利潤掩蓋;行業發展到了平穩整合時期後,管理能力不足的弊端開始顯現,而執行力差就是最典型的表現之一。所以說,執行力差是老闆的問題,是管理的問題。要提高執行力,必須轉變管理思想,完善企業管理工具!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inance/x5mgoar.html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2/node17449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