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是業內小有名氣的網絡營銷牛人,今天他離職了!
馬雲說過:員工的離職原因無非兩點: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大力做營銷非常厲害,很多甲方客戶就是衝著大力的名頭找到公司來做營銷推廣,所以,錢不在話下。
離職的原因自然是——心委屈了。
因為加班大力經常會遲到,有時候到的比老闆還晚。其實這無可厚非,因為大力做策劃方案經常熬夜到半夜2、3點甚至凌晨。但老闆卻屢次找大力談話,讓他注意影響,按時上班。
在大力說明原因後,老闆還酸酸的帶有諷刺的說:「我們都知道你很辛苦,但是再辛苦也不能破了公司規矩呀,對不對?」
不僅如此,老闆還在大力離職時故意刁難:要離職可以啊,先把我辦公室垃圾桶清乾淨。
事後賠了公司一筆違約金之後大力才順利離職,「這個公司本來還是不錯的,可惜有個SB老闆」。
美國CEB(商業調研與分析公司)的一項調查表明,在全美的創業公司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員工,曾經對老闆的某些作為感到不爽、委屈,從而想要離職。
那麼對於老闆來說,哪些事情必須做到呢?
1.不要制定一些自以為是的規定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奇葩的規定,則會讓員工過的很憋屈。
例如山東有家旅行社要求員工每天都必須對老闆的微博進行轉評贊,如果做不到,就要進行二級處罰(扣績效,一分50元)。公司老闆還以企業文化導師自居,認為這樣能夠讓員工真正學到東西。
不管一個規定的本意是好還是壞,如果讓員工特別不舒服,就會逐漸耗盡員工的精力。尤其是優秀員工,可能會因此離開公司。
2. 不要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公司不是學校,要講究一個賞罰分明,對乾得好的人要獎,對乾得差的人要罰。
很多企業的領導者,會為了團隊之間的團結故意追求「雨露均沾」,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在靠傷害優秀的人來彌補平庸之輩,跟大鍋飯沒什麼區別。
我朋友阿蘭的公司,曾經為了激勵大家工作,規定一年下來為公司運營增加流量最多的人,將獲得5萬年終獎。阿蘭當年,因為漲粉特別多最多,拿到了這個大獎,但是老闆卻說要照顧那些沒有拿到獎的同事的情緒,從阿蘭的5萬中拿出了2.5萬來請其他同事吃大餐。
被莫名其妙減掉一半年終獎的阿蘭很鬱悶。而其他本來就對阿蘭拿到大獎眼紅的員工,現在更加幸災樂禍。
打破大鍋飯制度在中國有歷史經驗,怎麼那麼多老闆就都忘了呢?
3.維護員工的自尊
羅輯思維的CEO脫不花曾經說過:沒有人會喜歡批評,如果有,那是他在撒謊。
大專畢業的小丁通過關係進入某大國企,做人力資源的一些基礎工作。雖然是關係戶,但他工作認真勤奮,而且性格開朗的他平常受領導幾句批評也沒什麼,打個哈哈也就過去了。
於是他的領導就形成了小丁「自尊心不特彆強」的印象,有一次工作中發生失誤,該領導就開始批評小丁,甚至說出了「大專畢業的就是不行。」
小丁其實平時很自卑,一直在用勤奮工作來彌補自己學歷的不足,平時業務時間也在進修課程。在周圍一堆名校的研究生里,小丁只是把自己的自尊掩蓋了起來而已。領導的這句話正好戳中了小丁的痛點。加上平時的積怨,小丁跟領導轟轟烈烈的乾了一架。
最後的結果是,小丁和領導都被處分了。
好的領導,在工作當中,不應忽視員工的自尊心,長期打擊員工自尊心一方面不利於員工效率的提升,更容易產生上下之間的間隙,最終會讓員工離職。
4.關注「人」超過關注「事」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之所以資本家與工人之所以是天敵,因為資本家的本能就是要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
在很多領導眼中,人不重要,重要的是KPI能不能完成、增長曲線是不是好看。
之前看社會新聞,有一家公司在執行一個特別大的項目,連續奮戰一個月,團隊里每個人每天都睡不夠5小時。
好不容易項目完成了,一個小哥覺得連續一個月忙項目,第二天就沒按時上班,好好的補了一覺。可是等他來到公司的時候,領導大罵他不知羞恥,自以為勞苦功高,還要因為他故意曠工罰他300塊。
在這個領導的眼中,員工不是人,只是工具,為他帶來利益,進而壓榨員工,不關心員工自身價值,變成天經地義的。
碰到這樣的老闆,離開要趁早。
你在工作中曾碰到什麼樣的好老闆或者差老闆?一起交流討論!
我是媛來思語,職場高管/職業生涯規劃師,歡迎關注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2/node15633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