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讓人身心愉悅。也想來一次說跳就跳的「裸辭」,其實,有些時候裸辭並不值得,也許你還沒完全了解到裸辭的壞處,如果有下面集中情況,千萬不要裸辭了,來看看小編到底說的對不對吧!
一、屬於一時衝動,不顧後果的
職場中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許你會被領導無緣無故臭罵一頓,也許你會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也許你的工作壓力很大太壓抑,也許你加班沒有加班費、也許工作太單調……一千個求職者就有一千個辭職理由,有時候想想工作真沒意思,就這麼回事,乾脆就辭職算了。一時衝動之下就辭職了,其實,這樣做並不好,因為:
這在根本上屬於逃避,越逃避越容易惡性循環。一時衝動辭職,剛開始裸辭的幾天挺舒服,終於告別了受夠的環境……但是也得面對一個問題——從踏出公司門的那一秒開始,自己就只出不進了。就只能省著點花,淘寶就不逛了。如果一個月還沒找到工作的話,問題就來了,發工資的簡訊通知也沒來,卡里也花的差不多了,五險一金又要自己去補繳,房東又來收房租水電費了。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了,可以開開心心去上班了,結果又發現試用期工資是正常工資的80%,好像又損失了什麼。
說起新工作,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相對合適的,還有個問題,離現在住的地方隔了十幾公里,又的搬個家,房東卻說,需要提前通知,否則,租房押金不退了......
這個時候,嗶了狗的心情都有了。這就是一時衝動的後果,衝動是魔鬼啊!
二、自身定位不清楚的
有時候自己發現在目前的崗位上什麼都沒學到,沒有任何發展上升機會,對自己的知識,技能都沒多大幫助。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職場上很多人在職業生涯缺少職業探索的階段。大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地接受完所有的教育然後就業。但是在就業前對做什麼職業或者什麼職業適合,這件事基本上是沒什麼概念。這就導致了一旦進入職場發現自己不適應就馬上斷定自己不適合。但是自己到底適合什麼職業又完全沒方向。要麼被困在已有的崗位上怨天尤人,要麼進入頻繁跳槽的死循環,折騰幾年之後會更加迷茫。職場中的個人選擇都應該以自己的職業規劃為準則。
裸辭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裸辭了狀態就會好嗎?這是每個人辭職前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2/node154687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