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並不知職場規則,經常說出讓領導心煩的話,尤其是口頭彙報時。有的領導並不會當面表現出不滿,但職場新人有可能就此失去了很多機會。
彙報時總說這3個詞的人,是對領導的不負責任。
1. 估計
很多人喜歡用「估計」來陳述事實,然而這樣的表述只會令自己的信用值越來越低。跟領導彙報時,要用客觀事實,而非模稜兩可的表達。
記得剛入職那會兒,我並沒注重這方面的事情。記得當時領導讓我去人力資源處交表格,我當時說道:「剛下午1點,估計人力資源處的同事還在睡覺,您看能不能晚點過去。」
領導冷冷地說:「估計?你去看看回來再說吧。」
我當時暗自生氣,感覺領導太意氣用事。結果,我到了人力資源處那邊,那邊同事正等著錄入領導信息,當時我的臉漲得通紅。
還好,當時遇到一位好領導,他對我說:「職場中,減少主觀臆斷。『估計』這個詞最好少說,否則你容易在職場吃大虧。」
從此以後,我便將領導這句話深深印在心田,而這也為我職場發展奠定了基礎。
跟領導彙報時,「估計」這個詞最好別說。
2. 也許
很多剛畢業的職場人,他們難以改變大學時的口頭語,給領導留下不專業的形象。「也許」這個詞有點主觀推斷,彙報時最好別說。
小軍在某大型公司工作,領導讓其調查市場牙膏的銷量。小軍回來後說:「據我一上午的調查,發現咱公司的牙膏銷量並不好,也許我們應該減少這個類型的產量。」
領導有點疑惑,問道:「『也許』是什麼意思?」小軍支支吾吾說:「就…是…大概的意思吧。」
領導有點生氣說:「你知道你的一個也許,有可能造成公司巨大的戰略調整,這個責任你承擔得起嗎?職場人要有專業素養,說話要嚴謹,要不誰還敢重用你?」
小軍有點驚慌失措,唯唯諾諾道:「領導,我明白了,以後不會這樣說了,謝謝領導教誨。」
跟領導彙報時用「也許」這個詞,形象就這樣被自己毀了。
3. 差不多
剛入職時,我們很多人帶著上學時的稚嫩,隨口說著隨意,處處宣稱「差不多」。其實,「差不多」這個詞跟領導彙報時少用,否則影響職場晉升。
小華在某大型國企工作,做與採購相關的工作。記得有次需要跟領導彙報採購鋼材的數量,小華說:「領導您好,我們採購鋼材的數量是120Kg。」
領導說:「我怎麼看著統計表上寫著118Kg。」小華滿不在乎道:「領導,差不多的,多買點也沒事,備點料。」
領導說:「啥叫差不多?難道你們平時也這樣採購嗎?比如備料也會有具體數字吧,比如多備5%的餘量等。」
小華看出領導不太高興,連忙說:「領導,我錯了。下次不再隨意採料,定會嚴格按照規則將數目遞交給您。」
「差不多」意味著你對工作不嚴謹,有時候並不是數據的多寡惹怒領導,而是這份隨意的心態令領導很生氣。
跟領導彙報,這3個詞不能說—估計、也許、差不多。這3詞說得越多,越是對領導的不負責。
職場中,你對領導說過哪些不負責任的話?不妨留言區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我是哈默,個人公眾號「哈默是個P」,獲取更多職場實用技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2/node152360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