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過10000人,我想和所有面試者說6句真心話

我是一個在人力資源領域廝混很久的老HR,工作7年,不敢說閱人無數,但一兩萬人還是面過的,1分鐘差不多能看出你是什麼樣的人,5分鐘基本上能判斷你是否有機會通過面試,經常被朋友調侃看人很準,眼光毒辣。

面試不是面基,你以為光帶張臉來就行了?今天我就從HR的角度,教教面試者,如何在面試中「好好做人」,不一定能讓你成為面霸,但能幫你在面試時更好地表達。

給我一份簡潔而不簡單的簡歷,請突出你的能力和經驗。

簡歷是你入職的敲門磚,反映了你的能力和做事方法。在大公司篩選簡歷和高考閱卷速度差不多,招聘網站上的待查簡歷永遠999+,你想表達的東西太多,而HR留給你的時間又太少。如果你想找個好前途,而不只是一個崗位,請你認真打磨你的簡歷。

看到很多候選人發來的簡歷,動輒3M、5M,洋洋洒洒幾十頁,從市場營銷專業是做什麼的,到上家公司的長篇介紹,再到少小離家壯志未酬的心靈感悟。HR再一目十行也抓不住你表達的重點好麼,況且HR的電腦永遠是公司最渣的,沒有之一,請你也照顧一下「用戶」感受。

簡歷能用1頁紙寫完就不要用2頁,刪掉多餘,重點突出關鍵信息,實在不行就去網上下個簡歷模板,切記千萬別把簡歷寫成了招聘JD。如果有案例請標註好同時另附一份文件,為了避免文件亂碼,請發PDF版本,PDF看起來真的乾淨很多。

以上都是基本功。

面試時自我介紹不要太多,1分鐘左右說清楚就行。

我敢說面試時,大部分HR前30秒基本就能定格對你的第一印象,3-5分鐘就能認證對你的判斷,剩下20-30分鐘真的全靠面試官的職業素養死撐,講真,5分鐘就結束的面試挺打臉的。

前30秒,所以你回答的第一個問題特別重要,幸運的是,99%的HR第一個問題都是,「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一般自我介紹在1分鐘左右比較合適,如果時間太久,內容太囉嗦,要是還沒什麼出彩的地方,面試官很容易疲憊。自我介紹時主要告訴面試官三點:1、我是誰;2、我有哪些能力;3、為什麼我的能力和崗位很匹配。

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模板,這些事項表達清楚了,基本上第一印象不會太差,「我是XXX,畢業於XXX,曾擔任XXX工作,有XXX經驗,XXX能力,想要找XXX工作。」這裡工作內容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傳達給面試者你有什麼能力,這個能力和應聘崗位十分匹配。

如果你不知道說啥,可以先把自我介紹寫出來,多背兩遍,就算你做不到讓人驚艷,起碼要給人一種,「哎呦,不錯~」的感覺,「面霸」不是一次面試就能練出來的。

面試中的條理和細節,是你進入下一輪面試的關鍵。

你既然能通過簡歷篩選進入面試環節,經驗和硬性條件基本上是符合要求的,此時藏在冰山以下的部分就變得尤為重要。冰山下的部分主要看候選人的精神面貌、團隊氣質、思路技巧等等,面試時你回答問題的「條理性」和「精氣神」很大程度上決定你能不能進入下一輪面試。

一般來講HR的面試也是按套路走的,最常用的就是STAR法則,即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項。通俗地說,就是通過你過去做過哪些事情,驗證你將來能做哪些事情。

你面試的時候順著這個思路去回答問題,邏輯和表達肯定是加分的。STAR法則翻譯成面試語言就是:「列舉你做過的一個項目,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目的是什麼,你執行時是如何做的,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果?」如果面試者能把這四點表達到位,邏輯能力基本上就沒問題了。

在面試中你一定要注意,面試者和面試官的狀態是有時差的。面試者剛面試的時候比較重視、略緊張,隨著面試的深入會放鬆下來;面試官剛好相反,由於面試的人有點多,一開始是放鬆的,後來覺得不錯,會慢慢變得精神起來。通常面試者在鬆懈的時候會和面試官狀態最好的時候相遇,尤其面試時間較長時,面試者精神放鬆的時候往往是較為重要的二面(業務部門的考核),這種情況對你非常不利,一定要小心!

在博弈過程中,面試者傳達出不自信會讓HR產生質疑。如果你不是那種自信的人,也可以「假裝」自信一些,挺胸抬頭、吐字清楚、把疑問語氣換成肯定表達,精神面貌會不一樣。

面試的時千萬不要裝逼,牛皮撐破了大家都不好看。

很多面試者會對HR有天然的反感,覺得HR不做業務,說了你也不懂,問東問西的懶得和你解釋。有時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就開啟了漫天忽悠模式。

面試就像商業談判,企業找到合適的人,面試者找到想要的事業,過程中不需要你指點,更不需要你指指點點。你可以適當包裝自己,但不要裝逼過頭,牛皮破了就不好著陸了。

張口就是企業要以用戶為導向、閉嘴開聊企業發展戰略,雲里霧裡一堆就是不講業務,這樣很容易被HR貼上不踏實的標籤。脾氣好的HR也許一笑而過,默默把你淘汰;遇到比較直的HR會一問到底,問到你後悔來面試。

你說的專業性問題HR可能並不懂,但不妨礙「福爾摩·HR」式的打破砂鍋問到底。從情景演示到行為分析,從壓力面試到探討式聊天,關於真牛還是吹牛,HR有不下六種的面試方法讓你分分鐘顯露原型。當然,你也有可能遇到不專業的HR。

把心態擺正,再把位置放正。

工作不是求職「求」來的,而是公司需要你,把你「請」來的。很多面試者在求職的時候會呈現弱勢的姿態,尤其是應屆生,會不自覺地表達出「只要你肯收,我什麼都能幹」態度。可以理解面試者可能急於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公司要的不是「賣身」,而是平等的彼此成就。

請你挺起胸膛,平等地站在談判桌前,誠懇的告訴我你有什麼和需要什麼,作為HR也會對你抱之以誠懇的回應。

面試不是考試,而是一次平等的溝通。除非是特別優秀的候選人才會被當場錄用,一般我們都會在面試後告訴面試者回家等通知。

如果我拒絕了你,請不要把你的脾氣、失望、不滿表現在臉上,甚至動作中。也不要說HR「瞎」,拒絕你只是不想浪費彼此的時間,大家的時間都是寶貴的,一天的薪資是用錢衡量到每個小時的,HR要為用人部門找合適的人,你也有很多面試排期,步入社會後大家都是成年人,請你用成年人的態度處理問題。HR拒絕你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團隊不匹配,也可能是你自身的問題,希望你能平靜一下心態,好好復盤一下自己的面試,也許你能找到答案。

HR不會故意壓你工資,你也不要把價錢要的太離譜。

「HR面試時是不是被要求必須壓一壓工資啊?」不止一個朋友這麼問過我。納尼?HR哪有這麼不負責,不但沒有,而且還要很謹慎地對待。

你的能力是HR和用人部門協商評估的,工資是公司出,你的工資和HR的業績沒有一毛錢關係!你的薪酬只和你能力以及崗位薪資區間有關。HR確實會控制候選人的薪酬範圍儘量不超出上限,但如果面試者入職後超常發揮,會考慮適當給你加薪,當然這還要看公司管理方式。

另外,現在人才市場競爭激烈,面試者雖然很多,但合適又靠譜的不好找。作為HR我們沒必要為了節省那一點錢,而把合適的候選人推到其他公司。

你在談薪酬前,最好做一下市場調研,綜合衡量你到底值多少錢,「談薪」時不要解釋原因,房租、車貸都不是談錢的理由,企業買的只是你現階段能力,說多了反而欲蓋彌彰。如實地告訴HR你能接受的薪資範圍和你的想法,如果價格合適,那就OK;如果不行,HR也會先和你協商再做決定。「談薪」不是去北京動物園市場買衣服,要是你價格拋的太高,就不要怪人家接不住。

最後我想說,技巧確實能幫助你更好地展現自己,但展示終歸是展示,工作中還是要靠實力說話。面試只是每個人職業生涯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我相信,面試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的職業態度。

但也不要過於依賴面試的有「技」可循,能力可以包裝,但終歸經不起實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2/node14891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