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都被這樣的認知灌輸:只有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才能找份好工作,變成有錢人。然後在此後的幾十年里我們雖然找了份還算不錯的工作,但卻靠微薄的工資和一堆的貸款作鬥爭,這就是我們原來期盼的有錢人?大家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窮人只會為了錢工作,而富人就會讓錢為自己工作。
這是什麼道理,又該怎樣解釋呢?
這就要說到理財了,學校、父母教我們的是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而如何理財,如何建立金錢觀是沒人能教我們的。如果我們還是沒有學會如何理財,僅靠工資收入,那麼或許我們會很難應付我們欠下的貸款以及日常的生活費用支出。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財商知識,那麼我們是很難擺脫貧窮的。窮人之所以窮,掙錢多少是一部分原因,可是重要的是窮人的習慣和行為。
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因為他們都有恐懼的心理,有固定收入會讓他們安心很多,但同時大部分都有貪婪之心,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後,貪婪或慾望又讓他們想擁有所有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其實有貪婪之心並不可怕,促使我們有更高的追求有什麼不好呢?但貪婪也要貪之有道,一些歪門邪道的貪財之舉是完全不可取的,不過像理財這樣讓「錢生錢」的方式是再適合不過了,窮人和富人都需要理財。
但窮人和富人的理財又有所不同,窮人害怕風險、富人喜歡風險。窮人不敢冒險,總希望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當然只能撿剩下的。富人喜歡風險,他知道風險的背後就是巨大的財富。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富人會大額投資P2P網貸,而窮人只放微不足道的本金。當然他們不是盲目的冒險,而是基於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來管理風險。另外,窮人賺小利、富人抓大勢。人窮志短,窮人會被蠅頭小利誘惑,把握不住大方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種心理在P2P網貸上表現得最明顯,窮人喜歡薅羊毛,一有毛利就一哄而上,結果賺小錢、虧大錢。富人的目光長遠、信念堅定、相信自己的獨立判斷,選擇房易貸這樣已接管銀行存管並且信息披露透明的平台,能夠穩穩地抓住大勢賺大錢。窮人在小的誘惑或者風險面前會變得動搖,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哈哈,以上是小編的個人觀點,也並沒有其實窮人的意思,主要是想告訴大家,我們不能只是為了錢工作,也要讓錢為我們工作,還有理財不僅是有錢人的事,任何人都適合理財,最後,祝你早日成為有錢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