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一篇文章窮人和富人區別的根源,
主要講的是窮人和富人思想
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在頭條上有朋友回覆
成為富人的其他因素有:
機遇、拼搏、勤奮、個人能力和氣運。
我最喜歡的一個回答是
「腦袋決定口袋」的兩袋論。
富爸爸窮爸爸,
就是在講 行動!行動!行動!
今天讀完了《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
第一篇文章是讀完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後寫的,
讀完後兩部分
我覺得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
「行動!行動!行動!」。
用古代的文人話說
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
得知此事要躬行。
讀完這本書我想起了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
它講述了如何可能成為
一個領域的專家、天才。
需要三個因素:
精深練習、激情和伯樂。
羅伯特.清崎,
就是具備上面三點 才成功!
作者羅伯特.清崎具備了以上三點,
作者從9歲開始跟隨「富爸爸」
精深學習財務知識,
遇到了富爸爸這個伯樂,
並且自己對金錢擁有很大的激情,
最終幾經沉浮在47歲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也就告訴我們,
如果想變為富人那麼就要趁早開始,
跟著一個正確的「師傅」
並保持對錢的「愛慕之情」。
擺脫窮人的第一步
就是要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
富爸爸有個簡單的定義:
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是能把錢從你口袋裡拿出來的東西。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
而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作者在書中說財商
是由4個方面的知識構成的:
1.會計,也就是財務知識
2.投資,涉及策略和方案
3.瞭解市場,它是供給與需求的科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2/node141414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