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人生活四十年,兒不知是被領養的,與姐爭財產被老人趕出家門

老人是湖北某農村人,年輕時一邊種地一邊做點兒小生意,養育了二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是從路邊撿來的。當初撿回來後,倆口高興了好多天。

老人和老伴對這個撿來的兒子格外特愛,那個時候老人雖然做生意,也是掙些辛苦錢,但他卻買進口奶粉給兒子吃。兒子上學後,一家人不遺餘力的供他讀書,大姐早早輟學回家幫忙打理父親的生意。

兒子讀書成績不好,考了三年才勉強考了一所三類醫科大學,大學畢業後,老人又花錢託人讓兒子到市一家大醫院上班。老人的二女兒則是通過自己努力考上外省的一所大學,大學畢業後又讀研究生,後留校任教。

看著二女兒和小兒子都有不錯的工作,找的對像也都是有工作的人,老人就覺得特別虧欠了大女兒。前些年老伴的身體不好,一直是大女兒跟著他起早貪黑打理生意,幫他掙錢。可是,大女兒嫁的卻是農村老實巴交、只會下苦力的男人,婆家負擔很重,公公早年去世,婆婆是個藥罐子,還有一個精神病弟弟,他們還有兩個孩子要養活。隨著孩子長大,家裡開支逐年增加,日子也就捉襟見肘。看到大女兒一大家子人還住在兩間土坯瓦房裡,老人就特別心酸。

於是,老人拿出積蓄,給大女兒蓋了一棟兩層樓的房子。

這事兒老人一直瞞著二女兒和兒子,但大女兒搬進新家那天待客,兒子不知道從哪裡聽說大女兒家的房子是老人出錢給蓋的,他就藉著酒勁兒,質問老人,為什麼只給大姐蓋房子,而不援助他買房?

老人說:「大姐家裡條件差,情況你也看到了,我只有這點兒能力,希望她能好過一點兒……」

兒子很不客氣地說,大姐那個破家,投多少錢都是無底洞,你給他們蓋了房子又如何?見弟弟說酒話,二姐連忙勸他說:「當年我們讀書時,大姐沒少操心,大姐吃了那麼多苦,連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都沒有,如今能夠住進新房,我們應該替大姐高興才對。」

兒子卻狡辯說,老人一碗水沒有端平,他和媳婦每個月工資差不多都還貸款了,現在過得也很苦,既然給大姐蓋了房子,也該資助一下他買房……

原本是一件讓大家有機會團聚的酒宴,因為兒子說酒話鬧得不歡而散。

事後,大姐很內疚,找到老人說,她和丈夫準備出去打工掙錢,把蓋房子的錢還給老人,以後家裡有事兒,他幫照看一下。老人知道大女兒擔心兩個孩子,就把兩個孩子接到家中,由他和老伴照顧。

這事兒再次引起兒子的強烈不滿,說老人給大姐蓋了房子,還幫他們養孩子,一定要老人拿出錢來補償他。老人本來就沒有多少積蓄,給大女兒蓋了房子之後,更是所剩無幾,就說等大女兒打工掙錢還了錢以後再說。兒子卻不依不饒的說,等大姐還錢,不知何年何月,還要老人公布他的財產。老人說,他確實沒有錢了,兒子卻不相信。

不久,老人的老伴病重,住進了兒子所在的醫院,作為兒子,理應找最好的醫生給母親診斷,盡心盡力的照顧母親,但是兒子不聞不問,還在母親住院的第三天,給老人打電話說出差學習去了。這且不說,母親住院花了6萬塊錢,老人已拿不出那麼多錢,二女兒主動拿出三萬,他就讓兒子想辦法支援一點兒,兒子不僅不拿錢出來,又扯老人給大姐蓋房子的事兒,還說老人有錢故意在他面前裝窮。

想想養了兒子這麼多年,在他身上花費了那麼多精力和金錢,到頭來兒子竟然是這番表現,確實讓老人失望。老人不得不坦白告訴兒子,他是自己收養的孩子,不要太過分了。兒子卻哈哈大笑,認為老人只是在找不想給他錢的理由。

轉眼到了春節,正月初二,大女兒、二女兒和兒子三家,齊聚在老人家拜年,大女兒說到他們在外面打工掙了三萬塊錢,孝敬老人一萬塊錢。二女兒也體貼老人,拿了5000塊錢。見兒子沒有表示的意思,二女兒就開玩笑說,弟弟不會是空著手過來混吃混喝吧?兒子一聽就不高興了,說老人心中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暗中補貼女兒,卻不管兒子的死活。

原本對兒子就有意見的老人,當即發了火,說兒子是白眼狼,餵了40年也不知道感恩……,老人越說越氣,越氣就越說,後來乾脆把兒子一家趕出了家門。兒子走的時候,還冷冷的說,老人以後養老別指望他這個兒子。

兒子走了之後,老人心裡依然不痛快,覺得如果不跟兒子做個了斷,早晚還會被他糾纏。

正好二女婿是從事法律工作的,就告訴老人,既然不喜歡這個養子,就建議老人與養子解除收養關係。老人想想也對,於是過完年,直接把養子告上了法庭。後通過法律程序,解除了他們之間的關係。走出法庭時,兒子還憤憤不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在哪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0/node13525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