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的麻煩褪不去,他不可能斷絕母子關係,必定認為換個媳婦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 燕公子」
在數理世界裡,三代表了穩定,三角形是最穩固的結構。而在婚姻關係中,這個三角定理依然是適用的。
婚姻是什麼?婚姻是男女雙方組成一個家庭,這個家庭的核心,是夫與妻。可婚姻又不僅僅是兩個人這麼簡單,它還包括了這個世界上最最複雜的婆媳關係。
好友結婚有一段時間了,夫妻兩人住在一個小公寓裡面。婆婆雖然不與他們一起生活,也時不時會過來小住。好友的婆婆是一個比較強勢又有點男權主義的人,加上老公是家裡的獨生子,伺候老公是她也必須是好友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來戀愛時夫妻兩人已經約定好家務事一起分擔的,可只要婆婆一來,就只能她一個人洗衣做飯拖地板,每天下班回家一頭扎進廚房就忙得天昏地暗。有時候實在累的受不了了,乾脆也不做飯了,全家一起下館子吃。不用那麼忙,也能讓婆婆吃頓好的,好友一直是這麼想的。
可是最近過中秋和老公回了趟婆家,才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晚上吃飯時家裡的親戚就開始對她說:「現在賺錢多不容易啊,要學會持家。不能只顧著吃好穿好花錢大手大腳,以後生了小孩這花銷就更大了。」她才發現婆婆把下館子的事情告訴了家裡的親戚,話里自然是扭曲了事實,醜化了自己。
好友心裡憋屈得慌,又不好發作。坐在旁邊的老公也一言不發,她只好默默承受了。吃完飯回到自己家,好友就忍不住了,責備老公一聲不吭不替她解釋,對婆婆逆來順受讓她一直受委屈。
可老公除了安撫她別生氣,永遠都是那一句「沒辦法她是我媽你就讓著一點吧。」
小編開始就說了,在婚姻關係中,三角定理依然適用。這個三角關係,是她愛她,她愛他,他愛她。這個他,當然指的是丈夫這個角色,兩個她,則是指妻子和母親。
三角關係中最重要的,是男人的角色。對妻子來說他是丈夫,對婆婆來說他是兒子,婆媳關係的維持,要靠他來把控。
然而很多人拎不清這一點,在他們的眼裡,母親從小辛苦把他拉扯大,各種不容易。無論自己長大與否,都必須對她孝順,即便是結了婚,家裡有了新的女主人,也默認讓她在他的生活里繼續當家作主。
身為男人一定要明白,結婚是丈夫娶妻子不是婆婆娶兒媳,只有你擺明了立場,才能讓妻子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家庭氛圍也才會好。一味地愚孝只會傷害了要和你共度餘生的那個人,使夫妻之間的感情失衡甚至變質。
當然,僅僅靠男人來維持這個複雜的三角關係是遠遠不夠的。婆媳之間也一定要把握好一個界限:婆婆要保持距離,媳婦要保持禮貌。孩子已經長大,就應該讓他獨立撐起自己的家,而不是一再地用長輩的藉口去干涉甚至是掌控。而媳婦也應該明白,長輩即使有再多的不是,也一定是為了這個家好。
互相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去體諒,這樣一個三角良性循環,才是婚姻穩固的保障。
一日夫妻百日恩,其中的時間從「一日」到「百日」,這裡的「一日」是指短暫的時間,「百日:也不是100天的意思,而是表示長久。因此時間不是重點,即使短暫的夫妻,其中的恩是」深似海「.他強調的是」恩「.
古時候,夫妻之間講的是相敬如賓,恩愛體貼。所謂」恩愛「夫妻,」恩「在先,」愛「在後。因為古人知道,天命不可違。能成為夫妻,是天定的緣分,是上天的恩,也是父母的恩。而且有很多是前世受恩於別人,今生了願作夫妻報恩。夫妻之間多存感激之意,」恩「是基石,」愛「中也就有了理性,於是夫妻白頭諧老。
如果拆字來講,明了因果於心上即是」恩「,《說文解字》中:」恩,惠也,從心、從因。「因從口、大,乃就其口而擴大之意,亦含有相賴相親之意,心之所賴所親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誼,故恩之本義作」惠「解,即他人給我或我給他人之情誼、利益,稱之曰恩。
古代夫妻相處之道
蕭意辛是遼國人耶律奴的妻子,父親是駙馬都尉陶蘇斡,母親是呼圖公主。蕭意辛貌美且知書達理,二十歲時嫁給了耶律奴。她事親睦族,重禮重義,有著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
有一次,蕭意辛與妯娌們在一起,大家在爭論用什麼魘魅邪法(指驅使低靈鬼怪迷惑人)可以得到丈夫的寵愛。蕭意辛說:」用邪法不如用禮法。「眾人問她原因。
蕭意辛說:」加強自己的修養,使自己行為端謹,符合規範;侍奉長輩恭敬孝順;對待丈夫溫柔和順;對待小輩寬洪大量,這些就是禮法。能夠做到這些,自然能夠得到丈夫的疼愛和尊敬。如果用邪法來取寵,能不有愧於心嗎?「大家聽了,都感到很慚愧。
後來,丈夫耶律奴受奸人誣告,被流配異地。因為蕭意辛乃公主的女兒,所以皇帝就想讓蕭意辛與耶律奴離婚。
蕭意辛對皇帝說:」陛下能夠念及我們的親戚之情,想讓我免去流配之苦,這實在是很大的恩情。但是,夫妻之間 應講求道義,要生死相隨,禍患與共。我自年輕時就嫁給了耶律奴,現在耶律奴一有了危難,我就馬上離開他,這是違背綱常禮教的,這與禽獸有什麼區別呢?希望陛下憐憫我們,讓我與耶律奴同行,即使我死了也沒有什麼怨恨。「皇帝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便答應了蕭意辛的請求。
到了流配的地方,蕭意辛整日做著艱辛勞苦之事,但她沒有一絲怨言,對待丈夫更加有禮、恭敬。
為什麼現代的夫妻關係變的越來越脆弱,古人講的百年之好、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等,現在越來越成為美麗的嚮往和美好的詞彙。因為被摧毀的中華傳統道德和禮教,正是千百年來維繫和規範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紐帶。恭敬、重道義、感恩,這都是古人所推崇的夫妻相處之道,也正是現代家庭所忽視和缺少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20/node12891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