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僧人禪定120天 無呼吸脈搏差點被火化。

愛分享| 2019-01-30| 檢舉
福建僧人禪定120天 無呼吸脈搏差點被火化。

廣欽法師德相(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福建僧人禪定120天 無呼吸脈搏差點被火化。

廣欽法師伏虎浮雕(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近代高僧廣欽法師,出生於光緒十八年(1892)。自幼體弱多病,隨母奉佛茹素。1927年投禮瑞芳法師披剃,法名照敬,字廣欽。1933年到莆田襄山慈壽禪寺,從妙義老和尚受具足戒。受戒之後,廣欽法師決意繼續潛修,攜帶簡單衣物及十餘斤大米,前往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找到半山一個岩洞作為安身之處,開始長達十餘年的潛修生活。

清源山是一座荒山,茅草叢生,山如堆木,後山更是叢林密布,常有鄉人入山打柴。廣欽法師進山後往高處攀登,找到一個山洞,寬五六尺,高一人許,可供一人安住,於是就在洞中坐禪念佛。十多斤米吃完之後,廣欽法師就以野果之類充饑,斷了人間煙火,成為專吃蔬果的自然人(後來前往台灣,也一直以水果為食,因此信眾稱他為「水果師」)。

清源後山猴子很多,偶而還有老虎出沒。廣欽法師居山日久,人獸和平相處,彼此了無畏懼,因此有猛虎皈依的傳說。

相傳廣欽法師找到岩石洞後,就在洞中打坐,這樣坐了幾天,突然聽到老虎的吼叫聲。老虎沒有直接進洞,而是站在洞口,看到洞裡有人,先把尾巴伸進來掃一掃,然後大吼一聲,意思是說:「這是我的地方,你為什麼坐在這裡?」

廣欽法師身形瘦小,但他聽到老虎吼叫,不但沒有畏懼,還把老虎叫住:「阿彌陀佛,老虎莫嗔!冤冤相報,終無了期;你是在地的,我是出外人,你這個地方讓與我修行,以後我成就,必當度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廣欽法師說完,老虎再次大吼一聲,然後就離開了。老虎走後,不但沒有到別處去,還把一家集合起來,蹲在山洞門口,在那裡替廣欽法師看守門口,每天就在附近遊戲。當事人聽說這件事,都稱他為「伏虎和尚」。

廣欽法師在洞中潛修時,經常入定,傳說一入定就是十天半個月,還有一次入定太久,被人懷疑已經圓寂,差點就被火化。

有一陣子,有一些入山打柴的樵夫,因為很久沒看到「伏虎和尚」的蹤跡,就到洞中探視,看見法師跏跌而坐,狀態安然,於是不敢打擾,悄悄離開。過了一些日子,還是不見法師行蹤,樵夫再次進洞查探,看見法師依然如故,就伸手去探查,結果不僅沒有呼吸,也沒有脈搏和心跳。這樣試了幾次,樵夫心中不免懷疑,以為發生已經圓寂,於是跑到承天禪寺,稟告廣欽法師的師祖轉塵老和尚。轉塵老和尚告訴樵夫說,這是「入定」。樵夫似懂非懂,但也放下心事。

可是日子一久,這群樵夫覺得非常納悶,雖說他們鄉野村夫沒有見識,可是誰能相信人可以不吃不喝端坐這麼久?於是再次進入山洞,試著去叫廣欽法師,可是廣欽法師還是毫無動靜,摸摸鼻孔也沒呼吸進出,他們認定廣欽法師已經去世,再一次去承天禪寺通報,說是人死入土為安,應該早早料理,不可棄在荒山。

轉塵老和尚也有些奇怪,以為廣欽法師已經圓寂,跟這些樵夫說:「你們先去準備柴火,我們把他火化好了。」但老和尚又覺得不能太莽撞,又派人給弘一大師送信,請他過來鑒定生死。

當時弘一大師正在福建弘法,獲知消息馬上託人送來口訊,囑咐他們不可魯莽從事。弘一大師到承天禪寺後,與轉塵老和尚還有樵夫走到清源山上,果然看見廣欽法師坐在那裡,沒有呼吸,沒有脈搏,心臟停止跳動。

弘一大師知道這是入定現象,在廣欽法師耳邊輕輕三彈指,廣欽法師就從定中出來。

廣欽法師出定之後,弘一大師讚嘆不已:「像這樣甚深的禪定,在古來大德中也都難得一見。」要知道廣欽法師這一次入定,前後長達四月之久,若以常人眼光判斷,真是不可思議!

廣欽法師:三聲佛號超度太后的傳奇國師

廣欽法師:越是在修行的人,罪業越是會現形

廣欽老和尚

1980年2月7日傍晚,某某法師與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請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頂禮老和尚後,某某法師對老和尚說:「出家以來,我一直深受種種人事上的刺激打擊,與精神上的種種挫折磨難,不知是我沒有修行,還是業障特別重?」

老和尚說:「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無始來的罪業越是會現形,幻成種種境界來折磨你,使你受苦,像身體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擊磨難,這些磨難會刺激你,使你體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離,你必須跳越過這些障礙,越過人身的種種劫難,才能得到清凈安樂,成就凈業。」

接著老和尚對那些信徒開示說:「世俗人得富貴的,是過去生中布施的功德來的,今生享受福報,若沒有無常的磨難,種種的挫折來刺激,便會沉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種來世人天的因,等福消壽盡,便會墮落,反而是福中藏禍。錢是無生命的東西,人則是萬物之靈。所以,我們要會利用錢,不要被錢所利用。有錢要會布施,腦中才會清爽息念,才會消業障。否則,整天為錢煩惱,一直絞業障,這就是被錢利用了。」

天人看我們像黑毒蟲,我們像廁所里的蟲一樣。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要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我們卻貪戀這娑婆世界,認苦為樂。就如同廁所的蟲,我們認為臭穢不堪,但蟲卻貪戀臭穢的地方,若把蟲放在清水裡,蟲會死亡。

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這條路是比較慢,一心念佛,帶業往生西方,是最快的。

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不可能的事,還是舍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帶業往生,不要再墮娑婆,才是最穩當的。我們出家人,有的為了度眾生,發願還要再來這娑婆世界,但這個願,也要本身達到菩薩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則一來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牽入輪迴中,這是很危險的。

萬法歸一宗,到最後還是要念阿彌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忍辱即智慧。出了家要多念佛,不一定要坐禪,功夫不到易著魔。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專一,而且能忍辱吃虧的人。打坐很危險,說墮落就墮落!念佛最好,會開智慧。人家在講我們的是非,修就是修這些。

有的人在說別人是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是他故意這樣說,而是無始以來所帶來的業習,使他這樣說。起諸惡念時,不要執著,拍拍自己說:『你不要這樣子。』不可用處罰的方式,這樣沒有用,並會傷害自己。大家評論誰比較好時,自己不要參加意見,心裡明白就好。

人命無常,一口氣不來,人生就完了,趕快勇猛精進,莫放逸,多念佛是當務之急。一切法門中,以專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我們皆是帶業來的,故病苦多,少殺生,多念佛,就會消我們的業。這個臭皮囊是借給我們住的,但我們卻往往為了它,造無量無邊的惡業。佛號要多念(這最重要)。

若自己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個。錢要給你你不賺,就是說境來了,你不知修忍辱,反而起煩惱。誦經、看經、念佛、說話,這是一天當中所必經之過程,話要少說,誦經看經的時間不超過念佛時間,還是要以念佛為主。

每天訓練沒貪念,不亂說話,講話講佛法,求生西方。世俗的種子已夠多,不要再講這些俗話是非。忍辱波羅蜜,不要說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覺自己在忍辱,或壓抑自己,這還有相,而是對境不覺得,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罵你時,你不覺得人家在罵你。平常因是習氣、你我相的關係,念頭常是自然而起的,非特意故,應慢慢改,多念佛。

不要說這色身是我,這色身是要來受這娑婆劫的,而這個心,卻是要拿佛心出來應對一切。

你看看這個世界,大家都沉在迷夢中,追逐名利,你爭我奪,你好,我要比你更好,你強,我要比你更強,每個人都在比賽,看看誰的夢做得最大。結果,這些名、這些利,生不帶來,死亦帶不去,只是徒然多造一些新的惡業,而此番再墮下去,人身也就難得了。

事事逞能幹,樣樣要佔上風的,最後都會失敗。不要以為自己是大學生,樣樣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話,那麼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進步的。知識分子總是在思想上轉不出來,被自己的思想所縛,而起我慢心。

佛說凈土三經,示西方實境,暢演往生的快捷方式,亦不過是普攝群機,教化眾生,令生欣慕堅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達到度眾生的方便法門。

雖然說極樂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無虛言,臨終時只一佛念而無他念,心達一心,照樣隨佛號往生。

不要說眾生有善有惡,一切的善惡都是我們的分別,如果真正會修行的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20070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