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別人的惡念,
就必然收穫惡果,
讓人產生善念,
令人升歡喜心和善心,
這就是智慧。
我們想尋求世間的安樂,
和出世間的解脫,
從哪裡入手?
從自己的心念入手!

如果一個女孩子穿的很暴露,
晚上出去打車的話,
那會激發別人的惡念,
這樣的事情請不要做。
激發別人的惡念,
就必然收穫惡果。
能夠讓人產生不善想法的行為,
或包裝請不要去做。
我們需要去做的事情,
第一,是讓別人歡喜,
第二,能給別人帶來好處,
讓人產生善念。
令人升起歡喜心和善心,
是我們應該做的。
這就是智慧。
我們該怎麼說話,
怎麼做事,
以怎樣的形像示人,
這完全取決於對方是誰。
佛教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而是以眾生為中心,
所以佛教徒做的每一件事,
都應該是另人歡喜的。

我們要覺知善的種子有善的果,
惡的種子有惡的果。
外境只是緣,
決定結果的是因,
在我們自己的心念當中,
心念是一個種子。
當我們明白,
心念才是因,
外境是緣,
那就是投影機與幕布的關係,
心念是因,
它的屬性是什麼?
就決定果報是什麼,
決定結果屬性是什麼?
了知這樣的教理,
我們就會對心格外的關注和重視,
我們想尋求平安快樂,
世間的安樂,
和出世間的解脫,
從哪裡入手?
從自己心念入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9528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