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冤親債主纏身
「斷三界之見惑,即得此果」。在我們這個世間,要斷見惑真難!你看八十八品見惑,佛通常把它分成五大類,講說方便。第一個身見。六道眾生都執著身是我,現在佛告訴你,身不是我,你能相信嗎?當然相信。相信,還是執著身是我,執著照執著,相信照相信,這個相信跟放下是兩把事情。這個信是什麼?信裡頭的疑沒有斷。疑要真斷了,真放下了,真放下就證得這個果位。真正曉得這身不是我,知道身不是我,好多煩惱都沒有了。你想多少煩惱是從身生,身要沒有了,譬如說疾病,身不是我的話,疾病不是我的,這與我不相干,頭一個你永遠不會得病。你執著什麼?身。人家要報你,冤親債主報你,是因為你有身,你愛這個身,我就在這下手。你要把身丟掉了,他沒著落了,冤親債主找麻煩找不到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你不執著這個,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所以有什麼冤親債主纏身的人,你要好好的聽聽這個道理,真搞懂了,這是永遠跟冤親債主畫一條界線,咱們不相干了。沒有我了,一切附不了身,沒有身。身不是我,身是假的,身只是我所有。我所有,隨時可以丟掉,你們找麻煩我就丟掉,一絲毫留戀沒有,不痛不癢,他就不找你了。有痛有癢,找你;不痛不癢他再不找你了。所以真難。你看,見惑頭一個身見,第二個邊見,邊見就是對立。凡夫總喜歡跟人對立,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一切物對立,這麻煩來了。再就是成見,成見是什麼?自以為是,不如我的意思就生煩惱,如我的意思就生貪戀,都是麻煩。所以斷煩惱從這兒下手。沒有成見,就隨順眾生,樣樣都好,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才能做到,讓自己得大自在,真正解脫。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三0一集) 2012/4/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01

我們很多學佛人都懂,而且很怕冤親債主,當自己諸事不順,生病或有什麼災的時候,就想到是因為業障的原因,因為冤親債主的原因,為讓自己解決問題,都希望能有什麼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很多佛友也在問我們,怎麼趕走冤親債主啊?
的確,我們有病有災時,大多數情況下都與冤親債主有關,他們在暗中障礙我們,讓我們諸事不順,而我們由於沒有象佛一樣的神通,不知道其中的前因後果,只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從佛教上來說,冤親債主都是由於我們多世因為不明事理,身口意上傷害其他眾生。如殺生、與他人吵架或吵架,甚至由於我們有不善的念頭,這些都是我們對其他眾生的傷害。
冤親債主和我們一樣,是六道的眾生,其實他們和我們人的習氣一樣。大家也知道,我們平時如果與人吵架,吵架雙方互不相讓,有時可能也就一句話,大家都長時間互相不理會對方。有些人還因為別人傷害自己,想盡辦法想去報復人家。這些冤親債主和我們人是一樣的,他們有佛性,但還沒不是佛,所以他們報復心也很強,不肯原諒我們,他們隱藏在我們身邊,等機會來了就會報復我們,所以我們會生病,所以我們會破財。但我們想想,如果我們與人結仇了,我們想讓對方原諒,會使用什麼方法呢?強制壓制對方原諒?當然不可能,所以如果我們心態是抱著要趕走冤親債主的想法,也是不行的。我們如果要讓別人原諒,肯定先要向對方真誠認錯,讓對方原諒,甚至有時還要送點小東西討好人家,讓他對我們產生好感。
其實如何解決冤親債主,方法和道理是相同的。我們雖然不知道無始劫以來,我們犯過哪些具體的過錯,我們都要懺悔,佛教懺悔偈就很適用: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大家有空時可以多多念念這個偈語。然後就象我們與人結仇了一樣,也要給冤親債主一些好處,那就是平時要將自己做善事的功德迴向給他們,這些善事包括:放生、供齋、念佛誦經持咒、慈善等等都可以。只要我們去做,並且正確迴向了,他們也一定能得到功德。他們也是六道眾生,習氣和我們人一樣,他們得到好處了,就有可能原諒我們。迴向時也要希望他們早日蒙佛得度,早生極樂,這點也很重 要,如果他們成佛了,他們當然不會再追究我們了。
所以呢,我們平時不要對冤親債主有任何仇恨心理,我們對他們要心生慚愧,然後以大悲心多為他們做點善事,希望他們也能早日成佛。冤親債主趕是趕不走的,要用慈悲心去感化他們,這樣才能解冤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