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在修行人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們與外人能夠相處好,與家人卻相處不好;我們對外人很慈悲,但是對家人卻不行。為什麼會這樣呢?怎麼才能改變?
達真堪布答:
很多人都說:「我對外人挺好,別人對我的印象也很好;但是我對家人不行。
對其他人我有慈悲心,但是我對家人始終發不出來慈悲心。」
這就說明瞭你沒有真正的慈悲心,你沒有修行。

因為別人還不瞭解你,你在外人面前偶爾說幾句好話,關心關心、照顧照顧就行了,不用經常裝,這沒什麼可難的。難在哪裡?
對經常接觸的人要持之以恆地付出、照顧、關心,才是真正的難處。你能感化他,才是你真正的進步。

那些外人跟你不經常接觸,不太瞭解你,也不怎麼需要你,所以沒有什麼矛盾和衝突。
家人不一樣,天天接觸,互相太瞭解了,太熟悉了,你如果不是真心對他們好,就很難相處。
其實你跟家人在一起的心態,才是你真正的心態,真正的面目!對外人挺祥和,這都是裝的!裝模做樣,花言巧語,你已經欺騙眾生了。

發慈悲心、菩提心的時候要慢慢擴大範圍,尤其是實際去做的時候更要按次第,從自己身邊有緣的眾生做起,無緣的眾生你想度也度不了,想幫也幫不了。

他成為了你的親人,這也是一種緣分。現在我們都修慈悲心和菩提心。
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他人當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他人當作佛。這也有過程,我們要努力,慢慢地就做好了。

1. 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他人當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他人當作佛。
2. 對其他人我有慈悲心,但是對家人始終發不出來慈悲心。
3. 因為別人還不瞭解你,你在外人面前偶爾說幾句好話,關心關心、照顧照顧就行了,不用經常裝,這沒什麼可難的。

2017年11月7日(農曆九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積福慧發起供燈共修,願觀世音菩薩慈悲加持眾等,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善根增長、消災免難、六時吉祥、早成佛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94318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