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七佛,又稱原始七佛,佛經記載娑婆世界過去曾有七佛,而釋迦牟尼是最後一位,俗名悉達多,在他之前還有先出世的六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千佛的三佛,後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的四佛。過去七佛,是在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過去六位佛,加上釋迦牟尼佛是過去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度眾的七位佛陀。

1.南無毗婆屍佛
梵文 Vipasyin,又作毗缽屍,微缽屍,為過去七佛的第一位,義曰勝觀,種種觀,種種見等。據說其出世時間,距今有九十一劫,(佛教的說法,一劫為13億4千萬年)舉行過三次說法集會,第一次有十六萬弟子參加,第二次十萬,第三次八萬。
毗婆屍佛(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曰:
身從無相中受生 猶如幻出諸形象
幻人心識本來無 罪福皆空無所住
長阿含經雲。人壽八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剎利。姓拘利若。父槃頭。母槃頭婆提。居槃頭婆提城。坐波波羅樹下。說法三會。度人三十四萬八千人。神足二。一名騫茶。二名提舍。侍者無憂。子方膺。

2.南無屍棄佛
梵文 Sikhin 又作式式棄,大論作嚴那屍棄。為過去七佛的第二位,義曰頂髻,最上。在過去三十一劫時出世,舉行過三次說法集會,第一次有十萬弟子參加,第二次八萬,第三次七萬。
屍棄佛(莊嚴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
起諸善法本是幻 造諸惡業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風 幻出無根無實性
長阿含經雲。人壽七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剎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耀。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樹下。說法三會。度人二十五萬。神足二。一名阿毗浮。二名婆婆。侍者忍行。子無量。

3.南無毗舍婆佛
梵文 Visvabhu 又作毗濕婆,毗舍浮,毘攝羅等,義曰一切有,為過去七佛的第三佛。據說其出世的時間,距今已三十一劫。主要弟子是扶游和鬱多摩。舉行過二次說法集會,第一次有七萬弟子參加,第二次六萬。
毗舍浮佛(莊嚴劫第一千尊)偈曰: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長阿含經雲。人壽六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剎利。姓拘利若。父善燈。母稱戒。居無喻城。坐婆羅樹下。說法二會。度人一十三萬。神足二。一扶遊。二鬱多摩。侍者寂滅。子妙覺。

4.南無拘樓孫佛
梵文 Krakucchanda 又作拘留孫佛,鳩樓孫佛,拘留秦,迦羅鳩餐陀等。義曰:所應斷已斷,減累,成就美妙等。即過去七佛的第四位。在現在賢劫的一千佛之首,在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六萬歲時出世。舉行過一次說法集會,有四萬弟子參加,他的上首弟子是薩尼和毗樓。拘留孫佛(見在賢劫第一尊)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與佛何殊別
長阿含經雲。人壽四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禮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屍利沙樹下。說法一會。度人四萬。神足二。一薩尼。二毗樓。侍者善覺。子上勝。

5.南無拘那含佛
又作拘那含牟尼,俱那含等,義曰金寂,為過去七佛的第五佛。在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四萬歲時出世。阿彌陀佛的前身是他的弟子。舉行過一次說法集會,有三萬弟子參加。
拘那含牟尼佛(賢劫第二尊)偈曰:
佛不見身知是佛 若實有知別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於生死
長阿含經雲。人壽三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大德。母善勝。居清淨城。坐烏暫婆羅門樹下。說法一會。度人三萬。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郁多樓。侍者安和。子道師。

6.南無迦葉佛
梵文 Kasyapa。義曰:飲光。即過去七佛的第六位。騎一頭獅子,是釋迦牟尼前世之師。舉行過一次說法集會,有二萬弟子參加,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羅婆。
迦葉佛(賢劫第三尊)偈曰:
一切眾生性清淨 從本無生無可滅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無罪福
長阿含經雲。人壽二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梵德。母財主。居波羅柰城。坐尼拘律樹下。說法一會。度人二萬。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羅婆。侍者善友。子集軍。

7.南無釋迦牟尼佛
梵語 Sakyamuni 的音譯。佛教創始人。釋迦是部落的名稱,意思是'能';'牟尼'可譯作 '文',是一種尊稱,含有'仁,儒,寂默,忍'等義,意譯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為釋迦族的聖人。
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尊)。父淨飯天。母大清淨妙。位登補處生兜率天上。名曰勝善天人。亦名護明大士。度諸天眾說補處行。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說法。普耀經雲。佛初生剎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湧金蓮華自然捧雙足。東西及南北各行於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師子吼聲。上下及四維無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當複何遇。即於四門遊觀見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終可厭離。於是夜子時有一天人。名曰淨居。於窗牖中叉手白太子言。出家時至可去矣。太子聞已心生歡喜。即逾城而去。於檀特山中修道。始於阿藍迦藍處。三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舍。複至郁頭藍弗處。三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於六年。故經雲。以無心意無授行而悉摧伏諸外道。先曆試邪法示諸方便發諸異見令至菩提。故普集經雲。菩薩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佛號天人師。時年三十矣。即穆王三年癸未歲也。既而於鹿野苑中。為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而論道果。說法住世四十九年。後告弟子摩訶迦葉。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並敕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而說偈言。
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複告迦葉。吾將金縷僧伽梨衣傳付於汝。轉授補處。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壞。迦葉聞偈頭面禮足曰。善哉善哉。我當依敕。恭順佛故。爾時世尊至拘屍那城。告諸大眾。吾今背痛欲入涅槃。即往熙連河側娑羅雙樹下。右脅累足泊然宴寂。複從棺起為母說法。特示雙足化婆耆。並說無常偈曰。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時諸弟子即以香薪競茶毗之。燼後金棺如故。爾時大眾即於佛前以偈贊曰。
凡俗諸猛熾 何能致火爇
請尊三昧火 闍維金色身
爾時金棺從坐而舉高七多羅樹。往反空中化火三昧須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鬥。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滅後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後漢永平十年戊辰歲也。
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