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發生在距今一百多年以前,有一位林登章先生,住在距嘉義十數里路的鄉間,為人正派,不幸被奸人誣害,捉進官廳,關入監牢,林太太為了含冤入獄的丈夫奔波各方,託人救援,把本來就清寒貧苦的家中所有的現款都用得一乾二淨,卻仍然不能援救丈夫出獄。
後來知道官廳一定要四十兩銀子,才可以為丈夫贖罪,林太太在萬分不得已之中,只有咬緊牙根,狠起心腸,將僅有的一個兒子,賣了四十兩銀子去贖夫。介紹人又取去了三兩介紹費,餘三十七兩,是否能夠贖丈夫也不知道。同時每次入獄探夫時,都遭看守們辱罵和留難,目的是要錢。他們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的,打官司,進衙門,有理無錢莫進來這是古今皆然。林太太每次都得賠笑臉,說好話,還要送送小禮,不然休想進去。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今天來繳銀贖夫,當然不能例外。
那時監獄地點是在大行,也就是現在的吳鳳路,她就在附近買了一些檳榔,作為進見牢頭看守們的小禮。哪知就在掏錢買檳榔時,把贖夫的三十七兩銀子掉了,自己還不知道,迄至當官交銀時,發現銀包遺失,伸進去的手半天拿不出來,嚇得面無人色,急得哭不出聲來,賣去了心愛的獨子,指望贖夫回家,現在銀子遺失,丈夫不能出獄,自己也只有死路一條。在她未死之前,仍然不死心,再回去沿途尋找再尋找。萬一找不到銀子,只有自盡這條路了。
嘉義城內布街,就是現在的光明路,有一個土地公廟,廟中住了一個窮乞兒徐良泗,他不但貧窮無家,而且天生殘廢,一雙腿麻木癱瘓,不能行動,用屁股在地上挨著走路。白天沿街求乞度活,晚上就以土地公廟為家,那一天當他在大街求乞之時,遠見一女人在檳榔攤上買檳榔,匆忙而去,銀包掉在地上。
他挨上前去,將銀包拾起,本想追上前去,送還人家,無奈自己不能走路,叫喊也聽不到,坐在地上將銀包打開一數,有三十七兩銀子。窮乞兒哪裡見過這些白花花的銀子!

當時嚇了一跳,他也沒有生出見財起意之心。反而覺得那女人顯出匆忙之色,一定有什麼大事,因此不能隨便把銀子拿走,萬一她找回來了不見銀子,可能要自殺的,所以要在這裡等她回來。
一等再等,等了很久,方見一女人,滿面焦急之色,跑來東張西望在地上好像找尋什麼東西。他知道失主找來了,他挨近去用手拉她的衣角。她以為乞兒是向她討錢的,沒好氣地大聲道:「我急都急死了,哪裡還有錢給你,快點走開,我要找回我失去的東西。」
徐良泗好心遭來白眼,但他仍輕聲問道:「你這位太太,掉了什麼東西,這樣焦急,說說看,或者我能知道。」這一聲可把她從死神手中叫了回來,她驚喜道:「真的啊!」他說道:「當然真的,我揀到一樣東西,你說對了我就給你。」
她焦急地道:「我掉了一個布包,裡面有三十七兩銀子,這是我賣兒子的錢,我的丈夫被人誣害,關進牢中,需要四十兩銀子方可贖罪,不得以賣子贖夫,介紹人取去三兩,我還擔心銀子不夠,哪知在此掉了,這樣一來,我的丈夫也不能出獄,我的兒子也賣了,人財兩空,我只有自殺一條路了。」說罷痛哭不已。這時有些好心人都走過來問長問短,徐良泗毫不遲疑地道:「你不要難過,銀子是我拾到的,是你買檳榔時掉的,我因不能跑步追不上,叫你也不聽,所以在此等你回來。現在銀子在這裡,你拿去點點數。」
乞兒將銀錢交出來,一聲不響地走了。林太太找回了失去的銀子,心喜不已,反而將乞兒忘記了,連姓名都忘記向人家問,就趕去向官廳贖人。當官的才知這是賣兒子的錢,窮苦乞丐尚且見財不昧,我們怎能昧起良心來索取人家賣兒子的錢呢?因此良心發現,慨然將她丈夫放出,不要她的錢。這是由於徐乞兒的善舉,才感動了當官的。
林登章出獄後,知道兒子賣了,除介紹人取去三兩外,又請客送禮,花去不少,再找乞兒時,也不知道哪裡去了,後來就在步街頂了一間店面,做五金生意謀生。再說,徐乞兒良泗回到土地公廟住了一夜,第二天是清明節,趕去城外東廊墳間公墓地,向人乞討祭祖先的紅龜糕,由於路遠天又下雨,回家又晚,趕到城門時,城門早已關閉。不得已,去城外附近的地藏菩薩廟借宿(現在民權路八十一號),懇求廟公慈悲,暫借大殿佛前住宿一夜。
廟公認得徐乞兒,也就借宿給他。可是他睡到深更半夜,忽然在大殿內,大聲慘號鬼叫,活像有人殺他一樣苦叫不休。廟公以為他是精神病發作,罵他兩次仍然不聽,被他弄得一夜沒睡好,氣憤不已,第二天一早起床,想把徐乞兒趕走,見他正熟睡,就把他從夢中叫起來,罵他為什麼夜間不睡還亂叫?徐乞兒驚醒後,一跳竟站起來,自己也不知道,跑近廟公面前。這一來,把廟公嚇得連連後退數步,驚奇這癱子怎麼一夜之間能夠自然走起路來?
詢問結果,原來徐良泗夜宿地藏菩薩聖像前,夢見菩薩派了殿前一高一矮兩個小鬼,一個抱起他的上身,一個拖住他兩條癱腿猛一拉,痛得他慘叫不已。可是兩個小鬼不管他如何慘叫,仍然不斷加力拉直他的殘腿,一直把他痛得昏迷過去,後來不知怎的睡著了,現在也不知道這一雙殘腿居然和好的一樣。這樣一來,他比昨天拾到銀子還要高興。
廟公見此奇蹟出現,當然不能再罵他,而且也為他高興,他這時也知道地藏菩薩顯靈,為他治療殘疾,跪在地藏菩薩前,感激涕零地倒身下拜,磕了幾個響頭。徐乞兒殘疾愈後,很多人都來為他祝賀,他反而因此煩惱起來:殘疾時可以乞食度日,現在殘疾好了,不能再去沿街行乞度日,一定要自力更生,可是窮乞兒除乞討外,如何去解決衣食住的問題呢?
做生意沒有本錢,結果還是從無法中想出辦法來,他將身邊僅有的余錢買了兩隻水桶,替人挑賣水為活。那時沒有自來水,家庭富裕的,都叫挑水的人每天送水來。徐良泗從乞兒一變而為賣水人。
另一邊,林登章出獄後,知道太太遺失銀兩,乞兒拾金不昧等事,亦曾尋找這位救命恩人,可是連姓名都不知道,無法尋找,他們當時住在很遠的鄉間,當然不知道乞兒住址,因此對這不知姓名的恩人無法報答而耿耿在心。經過兩、三年後,林家的五金店生意,越做越大,想念恩人之心,也是與日俱增。有一天林家叫徐良泗送水來,林登章並未見過徐良泗的面,對眼前的恩人並不相識。
那時的女眷是大門不出的,有男人來,女人躲著不出門。所以幾年來一直找不到這位乞兒恩人。剛巧徐良泗送水進廚房,無意間被林太太看見,大為驚訝,這人面貌和我那位恩人一模一樣,是不是就是他?不是!絕對不是!恩人是癱子,不能行走的,但是這人為什麼又這樣像他?林太太自問自答,一連數日狐疑不決。
林太太將此事告訴丈夫道:「這個挑賣水的人,面貌和那位恩人一樣,但不知他為什麼不是癱子,卻是挑水的!你明天請他進來詳細談談,看他過去是做什麼的。」
第二天徐良泗仍然送水來,林登章特別請他坐下來吃茶,然後請問他貴姓大名,在未做賣水生意以前靠什麼謀生,家中還有什麼人。徐良泗也就毫不隱藏地說實話道:「說來慚愧,我在三年前,不但不能挑水,而且不能走路,多年癱瘓在地上挨行,那時只有沿門乞化。後來某一年清明節,夜宿地藏菩薩廟中,夢見菩薩叫兩個小鬼為我療疾,從此疾愈後,就以挑水自立謀生。」
這時林太太從房中走出,手牽她丈夫,雙雙跪在面前,口稱恩人受我們夫婦一拜。他們沒有事先說明就雙雙下拜,嚇得徐良泗雙手連搖著後退不已,之後經過林夫婦說明一切以後,才知道那是三年前清明節前一天所發生的事,這時也知道了就因做這件好事,而感動地藏菩薩顯靈治疾,真是又驚又喜,他們坐下來談了一會別後經過,徐良泗就想抽身告退,可是,林家夫婦無論如何也不肯讓他走了。
林家夫婦很誠懇地對徐良泗道:「恩公當時救了我們夫婦,當然不是施恩望報,可是我們感受恩惠的人,不能這樣想,你也是一個人無家無室,我們店內也需要人幫忙,你就在我這裡住下,和自己家人一樣吧!」
從此,徐良泗也不再賣水,就住在林家五金店內,協助他們做生意。不過數年之內,林家不但生意興隆而且置了不少田地,也曾數次想為徐良泗娶親成家,可是皆為他拒絕不允。
林先生知道他是個直爽的人,說一不二,只有聽其自然。再過數年,林登章接到廣東的叔父來信,稱自己生病無法侍養善後,要他回廣東老家繼承祖業。
林夫婦決定趕回廣東省親承繼祖業,這裡的財產想交由徐良泗全權管理,卻也不敢明言贈送給他,只說請他代為管理。徐良泗相信林夫婦不久就會回來的,不然也不肯接管。
徐良泗一直盼望林氏夫婦回來,可是他們一直也沒有回來。經過了數年後,來了一封信,林夫婦表明心意:他們要繼承祖業,再也回不來了。所以一切財產全部奉送徐良泗,勸他早日娶親成家。
可是徐良泗卻並未娶親成家,而且終身不娶,他還是仍以代管人自居,為林登章管理財務。後來徐良泗遺囑將布街的房屋全部施捨給土地公廟,報答在窮苦時多年依住的恩惠。
在他有生之年,每逢初一、十五皆去城外地藏廟禮敬地藏菩薩,感謝菩薩治疾之恩。據說他死後還有六十甲地為當地政府所接收。
結論:徐林二氏,一個施恩不望報,一個定要感恩圖報,都值得後人效法和崇敬,難怪嘉義老一輩的人提起此事都津津樂道有口皆碑。
筆者曾為此事,和陳資慶居士親往光明路一家私人醫院內,見到徐林二氏的碑位,還有當時那一尊土地公像,以及當時徐乞兒所依住的土地公廟地點。左右鄰人知道筆者特來尋問此事,都樂意主動告訴我徐林二氏的過去。
這故事除了說明地藏菩薩靈異之外,還闡揚了人性的善良,對社會人心皆有裨益,故樂而為之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20688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