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煩惱的。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要調伏自己的心念。當在失望、生氣、悲傷、嫉妒、怨恨時,要立刻設法化解這些情緒。當在計較、比較、貢高我慢時,要立刻用佛法來平衡自己的心態。要做一個自知自明的智者。最愚痴的是,明明知道有智慧的人沒有煩惱,而卻又在自尋煩惱。不過,當你體認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時,智慧已經在增長了,所以自認愚痴,便與智慧相應。
譬如聽到醫生宣判你活不過一個星期,如果你能在未死之前,盡一切的努力,使得自己活得更有意義,這是智慧。如果因為知道即將死亡而害怕恐懼,精神失控,自惱惱人,或者靜靜地等死,這就是愚痴。
曾經有一位我們東初禪寺的護法,鄒葦澄居士,得了癌症。我去探望時問他:「你害怕嗎?你的雙腿被截掉,每天在醫院都做些什麼?」他回答說:「我的腿本來就不聽使喚,十分難受,被切掉了真好。我每天在念佛,也在計劃於出院後,要畫畫捐給東初禪寺義賣,更在勸我的孩子們皈依三寶,信佛念佛,所以是在病榻上度眾生。」這位居士沒有多久就往生了,他走得十分安詳、平靜,這就是有智慧的人。
慈悲的行為,一定要以智慧來判斷,否則往往適得其反,存好心做好事,反而害了被你幫助的人。智慧的運用,一定要以慈悲做背景,否則會流於空談,發大心說大話,實際上幫助不到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2018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