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日子外出,遇見更多的吃素的人,在一個飯桌上,沒有一、兩個吃素的都感覺有點奇怪,而有的時候,一桌人竟然有超過一半的人在吃素,這讓我意想不到。在家裡,我老婆整天弄一些寡淡的青菜來吃,吃得我說不出的「惆悵」,畢竟我是特別喜歡吃肉的人,每天離開了肉就感覺渾身無力,況且我更希望自己的兒子健壯些,不吃肉如何有個好的身體?
也許我真的不了解有關吃素食的好處,不過聽多了老婆嘮嘮叨叨的「教誨」,與素食主義者經常飯桌上的交道,我對「素食」也開始吃得也津津有味起來,因此也就更在意起來素食的幾多好處。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超過3億人在吃素,而且這個隊伍的人數還在不斷的擴大。
能夠形成一股龐大的「浪潮」必定有一股「力量」在裡面,而這「力量」一定有它的合理因素,我想,參與者也一定在其中獲得了自身的「利益」,不然誰會這樣「苦心」的推廣、經營?
實際上,食葷往往是一種野蠻的象徵。常常聽見打架動粗的人說:「我不是吃素的」這句妄語,也充分證明了因吃葷而野蠻的程度,儘管有些人外表儀表堂堂,而內心正在瘋漲的慾望也難以填平野蠻的身體,難道不是嗎?
在大家看來,吃素除非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信奉,一個是謀求身體的健康。
信奉,在皈依者的腦海里,第一戒就是「慈悲為懷,不殺生」。而釋迦牟尼佛於釋迦牟尼佛中說:「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這「十法」的第一法,就是「謂能永離殺生」。因此,這樣形成的觀念也自然成為皈依佛門的心理要素。
說白了,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更多的人是需求健康、平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超度」自己和親人們的「罪與孽」,使自己能夠有一份安寧的心。
這也是近年來中國人佛信徒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上至高官下至商人、百姓的信徒里,他們不一定都能夠悟透佛法,但向善好施是共同的。

對於信仰,我們利尊心觸。那些為了私利的血腥場面為人們記憶猶新,那些心存善念的人也越來越感受到遠離殺生,健康身心的生命之道如此的重要。心地從善與食素無欲也成為了人們祈求和平天地、善心佛如的美好心愿。因此,各種素食館也應運而生,到處可見,像有名的「館荷塘月色」、「天廚妙香」、「齋香園」等都經營的紅紅火火。
再來說健康,佛陀在2600多年前的定論——素食者『身常無病』和『壽命長遠』。
當今的一項調查證明,吃素者比吃葷者長壽15年,我無法知道這一項調查是否科學或者是否可信,不過,吃素,從善良的意義上講,我確實希望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這些年來,我們的社會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慾望越來越不靠譜,殺生在其下,殺人不眨眼,越來越「逆天」了,而這些「殺戮」讓一個無比美麗的人類遭受著無惡不作的肆虐。這些變化,也與「不幹凈」的食肉聯繫到一起,從心性學來講,是合乎邏輯的。
近二、三十來,各種惡性腫瘤疾病泛濫,讓很多家庭飽受其苦,也與食葷發生了必然的聯繫,而這些惡性疾病多是來源於禽肉和人的貪慾,這一說發也有一定道理。
因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成為今天追求與宣揚「素食主義」者們來拯救人類世界使命的任務,我想,也是必然趨勢。
中國的素食主義浪潮,不僅僅表現在以上這兩個方面。
我想,更是基於養心養性。
佛說「人身難得」。一個人來到世間,是多少因緣和合的結果。而養心養性,可以說是每個人的本能訴求。養心養性即能夠做到「不欲不粗」,這與吃有必然的聯繫。葷菜,在古代宗教指的是一些食用後會影響性情、慾望的食物,會使心智喪失,慾望強烈,無法使心性得以平靜,因此戰爭、掠奪、殺戮不斷,要世界和平共生,消除邪惡慾望,心性起最主要的作用,按照佛家所說,禁酒肉忌殺生,吃素食,是養心性基本之法。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廣西玉林,這是一個世界聞名的殺狗城市,也因此有了一個節日「狗肉節」,不過,在這個城市我卻遇見了一些「素食主義者」他們提倡「行善吃素,不殺生」。一位慈眉善目,心性雅閒卻公務繁忙的企業老闆對食素大有心得。他說:「我們吃素,是在為我們的子孫積德,不殺生才能正心修德。我們的經歷,總要有徹悟來完成我們心靈的成長」。
是的,我感覺,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們,都在努力的完成這樣一種「心靈」的成長儀式!
我們需要素食,需要心靈的慰籍。
洗滌心靈不僅要從讀書開始,也要從素食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13372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