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戀愛的時候念佛經 不要在該約炮的年紀談修行

Amoeba ...| 2016-06-03| 檢舉

楊絳去世,朋友圈又炸了,什麼楊絳去世,回顧她的尊嚴和信仰,楊絳說了,世間最理想的婚姻是什麼。我認識的一個雞湯大號,靠一篇標題就是山寨楊絳語錄的文章,博得百萬閱讀,深深讓我感到,人民群眾的智商需要好好找個第三方機構做個檢測了。

朋友圈有一個奇葩的套路,只要有名人去世,點蠟黨、合掌黨和淚奔黨就會結社集會,沉痛悼念偉大的無產階級XX家,他的語錄和生平就會被拿出來供人跪拜。

悼念楊絳本身並沒有問題,如果楊絳去世,沒有人去談論,又有人說這是一個沒有文化的民族,連這樣的牛人去世了都無人知曉。悼念一個文化圈的名人,總比全民在在朋友圈裡天天叫馬雲是爸比強吧。

如果說這次悼念楊絳有了什麼新玩法,那就是有一群裝逼犯,自認為自己的悼念方式比別人更高一級,發明了手抄楊絳語錄的新炫耀方式。

結果,很諷刺的是,人民日報火速發了一篇文章提醒:尊重楊絳先生,請務必在朋友圈消滅這段話!手抄的《百歲感言》並非楊絳先生所作,這臉打的真是啪啪的!

不過更讓人無語的是,明明前幾分鐘還在微信群里問哪有陸家嘴女主的啪啪視頻,怎麼轉個身就發朋友圈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你們的問題就在於轉發太多而讀書太少,讀書太少,還特愛思考。

悼念那位生前效力於NBA的楊先生

朋友圈裡以楊絳之名傳播的文章太多了,比如雞湯大號的那個標題就來源於「我和誰都不爭,和誰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我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可惜這是她翻譯的英國詩人W.S蘭德的詩句。比如那句所謂的百歲感言,「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美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同樣被證實是他人借她之口傳播的山寨貨,就連那張風傳的著名的手寫體便簽也是別人寫的。

有些人連楊絳是男是女都搞不清楚,你悼念個屁啊。悼念的人們啊,你們到底有幾個人讀過楊絳的書,就敢一口一個大師的涕淚橫流長跪不起。悼念需要資格,一場本應該是發自本心的悼念,生生淪為頌聖活動,各種假段子假語錄假雞湯假咖啡混雜成一場全民起鬨。

不過你依然可以在朋友圈悼念那位楊先生,那位生前在效力於NBA湖人隊,與姚明齊名的籃球巨星楊先生。

畢竟你的世界是你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你未必是人好你只是沒機會放蕩

負負禪師楊奇函曾寫過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一個觀點:很多時候,維繫我們的言行合乎道德規範的,往往不是我們的道德情操高人一等或者精神境界俯瞰眾生,而是僅僅因為我們的種種短板。

維持我們節儉的,可能是我們的貧窮;維持我們檢點的,可能是我們的醜陋;維持我們低調的,可能是我們的平庸。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美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很多年輕人借這次機會,把這句話PO在朋友圈以此當作自己的座右銘。

很多人都說自己追求簡樸的生活,遠離花花世界裡那些物質和奢侈。裝什麼大徹大悟啊!明明是你什麼都沒有,為什麼可以做出一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表現?

每個月的收入低得讓人心碎,路過奢侈品店的時候,才會不得不加快步伐離開,背LV的還不是一些土包子;自己沒錢,長得不高不帥,在朋友圈看別人在陸家嘴的四季酒店約會女神,感嘆自己幸好沒有生在金融圈,原來那麼亂。

原來你是這樣的人!

群眾們上半身還在為楊絳老師哀傷,下半身卻很誠實地求著金融女29s的視頻。有一篇題為《十萬陸家嘴女主正面照流出》的微信文章在朋友圈被瘋傳,閱讀提示還寫著「內附6分鐘完整版視頻」,點開后里面不過是條奸笑的哈士奇照片,上面寫著「呵呵 原來你是這樣的人!」

原來你是這樣的人!

你以為大家是什麼樣的人呢?!

在陸家嘴豪華酒店裡跟腰細臀大嗓門嗲的金融女啪啪啪,這才是你們內心最為渴望的苟且和釋放。

年輕人最容易得的病,就是自戀症,這種病的症狀就是太過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但是親愛的,很多時候你在朋友圈中表現出來的孤獨、迷茫、不舍、青春,但事實上你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多情。

不要在戀愛的時候念佛經,不要在該約炮的年紀談修行,什麼年紀就做什麼樣的事情。

如果楊絳先生在你這個年紀就悟出了「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這樣的道理,那麼之後可能也就不會寫出什麼《我們仨》、《洗澡》這些好作品了。

如果你真的覺得你是已經看淡了成功,活出了人生真諦的年輕人,今天晚上7點半,換上運動衣和運動褲,我們一起去小區樓下的廣場上,舞起來。

畢竟,我和誰都不爭,和誰我都不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1113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