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徹底覺悟後,人生不過十六個字。

森林| 2016-05-24| 檢舉

當你徹底覺悟後,人生不過十六個字。

你有多少覺悟,

就有多少讓人羨慕的資本。

這十三句話,有太多人看不懂。

1.年輕時總喜歡在一些場合發表點觀點,而且還真以為這些觀點很精彩很重要。可幾十年後發現,那些觀點對這個世界沒什麼用,所謂精彩發言基本上等於放pi,除了當時自己舒坦,對世界沒有任何影響。

於是,明白了,今後少說話,多言數窮嘛!老是用嘴巴表現自己的人,在家沒和睦,在外沒朋友,事上沒功夫。有說話的工夫還不如練點真本事。

2.想想過去生的氣,基本上沒太多重要的事,是我們自己把別人放的pi當成真事了。想明白了這些,覺得自己有時真夠賤的。當你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你就不會有工夫計較別人說的了。

心中有大事,人生就才能做到不計較小事。計較小事必成小人,嚮往大事必成不凡。

3.讀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最後才發現,教書寫書的人基本上都是除了寫書之外沒幹成什麼事的人。到此,才明白,「實踐出真知」這句話的分量,才明白知識不等於能力,老師不等於師傅。於是知道,任何事乾了才明白,光說不練,就是扯淡,一切還要實幹。

4.過去很嚮往共產主義,當然是俗人理解的那種物質富有的狀態。漸漸地發現,不對啊,現在還沒到共產主義呢,怎麼就有那麼多「三高」和早死的人呢?

後來才明白,共產主義和任何說法一樣,都是人們按照自己理解來詮釋的——窮人想的就是有錢,富人想的是有權,有權人想的是自己沒上級……咋可能嘛!

最終,從國學那裡找到了共產主義的真諦:不為外奴,不為物奴,外不著相見真相,內心不動看影動——靈魂的自由,就是共產主義。

5.過去看著別人做好了就跟著模仿,看著別人倒霉了心裡偷著樂。後來,漸漸懂了,別人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別人倒霉跟自己收益沒有關係。

於是,但丁的話出來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再加上一句「走自己的路,別人說啥都是代表支持!」漸漸懂得了,議論你的都是不如你的,比你強的,沒工夫搭理你。

6.曾經對那些評價歷史偉人聖賢的大牛們很佩服,覺得敢去評價大人物的一定不是平凡人。後來才明白一個笑話的意思:「蚊子使勁在大象身上叮了一個包,很是得意,悄悄的告訴大象『我讓你懷孕了』」。

蚍蜉撼樹,社會中連偉人聖賢的鞋根都摸不著的俗輩,卻老是想著找偉人聖賢的錯誤,如果你信了他們的話,你就是愚昧思想的消費者。

7.以往,看到人家獲獎很羨慕,人家提職很佩服。後來,一位大哥說你傻啊,我不懂,大哥又開導說:「那都是買來的。」我說拿什麼買?大哥說:裝孫子,送錢,繼續做孫子。

聽到這裡,我的大腦短路了。原來,大家都不容易啊。於是,再看到有權有錢的人時,心中對他們很感激很同情——他們付出太多,無暇享受生活;他們承擔太多,才有了我們的生活。

8.以往,對那些騙了錢跑到國外去的人很氣憤,tmd,拿著國人的錢自己到國外去享福。後來,發現自己錯怪人家了。原來,只要是逃跑,不管是逃債還是逃避仇家或者法律,定如喪家之犬,你看看東躲西藏的,地下室窩著,看誰都像便衣。

嗨,你說何必呢?沒這些破事時,不挺好的嗎?沒福的人,一定要把福氣的基本口糧折騰光了才算完事。你現在是惜福精進呢?還是瞎折騰呢?現在有什麼,就珍惜什麼吧!現在做什麼,就當成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吧!

9.這個世界,不想占便宜的人少啊,不動心計的人也少啊。看著人家那般聰明計算,覺得自己真笨。後來,漸漸發現,那些占便宜的人,占了小便宜就很快被人看穿了。

動心眼想利用別人的人呢?也不例外啊,把自己也出賣了。終於,不羨慕這些人了,做人還是老實點,做事必須厚道。這輩子再賤,也不能無數次的出賣自己啊!

10.我們總是先有個「嚮往」,然後努力去「實現」。這有什麼錯嗎?好像很正常。可你想想啊,結婚前後哪個更加充滿美好?致富前後哪個更加自在?出名前後哪個更加自由?可我們就是想實現啊,於是那份嚮往的美好就破滅了。然後再去嚮往,再去實現,再去破滅,如此循環往復。

你說這是不是像是著了魔?於是懂得了,人生要有嚮往,不是自己獲得什麼,而是要奉獻什麼。因為,只要是自己要得什麼,最後都會在實現之後失去意義,當然,為著自己要得到什麼的人,得不到時自然是痛苦的。

11.活著紅塵中,有誰不在乎名利?有誰不是為名利奔波奮鬥?漸漸地明白了,名,都是別人說給你的,說你是就是了,當然,哪一天說你不是也就不是了。於是明白了很多老人說的「只唯實不唯名」是至理名言。

如果非要說名,這輩子做人就是幸運的,這輩子做中國人就是自豪的,這輩子還做了中共黨員就是大福報了。剩下要做的,就是感恩報恩了。

12.十幾歲時受命批判孔老二的天命論,實際上,自己根本不知道啥是天命論,但還是很批了一通。活過五十歲才漸漸有了一點感覺。孔子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我是俗人,不敢比聖人。但聖人的話好像真的通向所有生命。

至今,我知道了,從科學上說,生命有定數。從哲學上說,生命由人之外的自然決定:來到你生命中的,都是你生命中的能量,好壞不要挑挑撿撿,好的是來考驗你的 ——定力不夠時,得好事緊接著就倒霉;壞的是來幫你消災的——你肯定有過錯有罪孽還有貪婪,而可承受的災難則是幫你清理生命路途中的雜草的,欣然接受災難並感恩災難相關人,你就能天下無敵。注意,此時可不要得意,否則又會陷入好壞的輪迴。

13.人生一世,大家都在追求自己的快樂幸福與成功,可哪有盡頭啊,有了一萬想一百萬,還要繼續想著再多點。可當懂得了聖賢的追求才明白,為自己的,痛苦一生。而為他人的,當即獲得解脫,靈魂升華,無名而有大名,大名有了也就不再要名。

當你徹底覺悟之後,

人生不過十六個字。

慎言

俗話說,「慎言以養其德,節食以養其體」、「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禍從口出,患從口入」……無不體現「慎言」的智慧和「口無遮攔」的後果。

慎行

慎行是一種風度,也是一種瀟灑和坦蕩。「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言必信,行必果」,「慎行」無疑體現的是一個人自強不息的意志,懂得「慎行」的人肯定志存高遠。

慎微

「慎微」不是小器之人的行為體現,而是不忽視細節,是對事物的一絲不苟的態度。《老子》:「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在一定條件下,細節往往決定成敗,圖大者,當謹於微。

慎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誘惑無處不在,慎獨,是面對美色的坐懷不亂,是面對金錢以不貪為寶,是面對不義之財以不占為本。

慎欲

古人云:「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在追求個人慾望的過程中,應該時常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不做慾望的奴隸。正如老子所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慎友

真正的朋友是一面鏡子,照照鏡子,就可以明白自己的缺點;真正的朋友也是一本書,翻翻書頁,就可以學有所悟、學有所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交友不慎,一定要謹慎交友!

慎初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問題,善與惡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遙。邁出第一步都是艱難的,一旦邁出惡的一步,最可能的結果是走向惡的深淵。

慎終

《老子》中言:「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能始終如一,持之以恆,到最後還像開始的時候那麼嚴格要求自己,那麼他的一生就很平安,沒有敗事可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0941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