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念珠,小小故事,蘊藏大智慧
有個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廟裡的老住持和7個弟子知道。
7個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見了。
老住持問7個弟子:「你們誰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處,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弟子們都搖頭。
7天過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說:「只要承認了,念珠就歸誰。」但又過去了7天,還是沒人承認。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們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個弟子收拾好東西,長長地舒了口氣,乾乾淨淨地走了。只有一個弟子留下來。
老住持問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說:「我沒拿。」「那為何要背個偷竊之名?」弟子說:「這幾天我們幾個相互猜疑,有人站出來,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脫。再說,念珠不見了,佛還在呀。」
老住持笑了,從懷裡取出那串念珠戴在這名弟子手上。說:「能想自己,更能想別人,就是佛法啊。」
好一位得道的老住持,念珠成了試金石,通過考驗終於得到佛法傳人。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勇於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只為了大家的安寧。大境界,大胸襟。敢於擔當,才能委以重任,才能成就大業。
心在佛在。不但自己要修心,有時還要代他人受過,這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只有成大事的人,達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做到,這與成佛己經很近很近了。勇於捨身絢道的人,才能與聖佛為伍。
念珠不見了,佛還在,佛、念珠那個重要?明人一看就明了,往往局內人,由於在某種貪慾驅使下而不清孰重孰輕了,盡想拿佛珠占為己有,那是佛無法拿到手的緣故。人只有明世理,無貪慾,方能成為大智之人,逢利益之事必爭之人只能為小人。大智若愚也。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談清楚,而重要的是,能承擔,能化解,能扭轉,能行動,能改變,能想自己,更能想他人,這就是法。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的人,解釋也沒用。這不僅是一種境世,更是一種大智慧。念珠不見了,佛還在。
珠去了,佛還在:人去了,情還在。有時,我們戀的,不是塵世行走的你。而是我心端坐的你。所以,別說,讓我,珍惜,我已珍惜;你,我心幻象的你啊,請珍惜在我心裡蓮花般的影像…
一串佛珠,小小典故,蘊藏大智慧,願意成就別人、為別人付出,不惜受到委屈,這不僅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 心中能時常想到別人的人,不成功都難!禪意深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08708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