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蓮花,心上佛
贈天卿寺神亮上人
唐·趙嘏
迎秋日色檐前見,入夜經聲竹外聞。
笑指白蓮心自得,世間煩惱是浮雲。
白蓮,既是夏令的實景,更是精神的象徵。《維摩詰經》曰:「欲得凈土,但凈其心,隨其心靜,即得土凈。」在佛學中,蓮花是人們往生彌陀凈土的托胎之處,故常以蓮代指凈土。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是清靜的象徵。寺院中,佛像多以蓮花為座,就是這個緣故。「笑指白蓮」指的也許是池中白蓮,也許是佛像之蓮座,這一指之間,表示禪師的真如本心猶如蓮花一般清凈無染。而人世間的煩惱,不過是籠罩在真如本心之上的浮雲,拂去浮雲,即可現出人的本性。「但無妄想,性自清凈」,只須修持「本心」,便可成佛了。
資聖寺賁法師晚春茶會
唐·武元衡
虛室晝常掩,心源知悟空。
禪庭一雨後,蓮界萬中花。
詩人為唐建中年間進士。歷任比部員外郎、御史中丞等職。「禪庭」,為寺院內的庭園。「蓮界」,即蓮花藏世界,是講佛報身之凈土,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極樂世界。古寺雨後,繁花盛開,到處是花的香氣,異常寧靜,異常溫馨,佛說萬物皆有佛性,此時你會發現每一朵花里都蘊涵了一個非常美妙的極樂世界,你獎獲得一種說不出來的禪悅。
禪悅
清·張問陶
蒲團清坐道心長,消受蓮花自在香。
八萬四千門路別,誰知方寸即西方。
面對一片清純潔凈、纖塵不染的脫俗蓮花,置身在這充溢著清香幽遠、馥郁恬淡的氛圍之中,安靜且端正地坐在蒲團之上,習禪習定,口誦佛號,心向禪經,使心由靜而定,由定而慧,從而使塵心得凈,勞思得清,煩惱得脫,早將滿腦子由官場傾軋、世態炎涼帶來的落寞孤寂消弭於無形之中。既看透塵世的污濁,又參得禪理的精妙、自在,心境臻於清遠,於是身心輕安、歡照明凈。詩中洋溢著輕鬆安適的愉悅心情,淡淡的喜悅,輕聲的告誡與清幽的荷香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但又蘊含著幾乎看不到的隱藏在那層恬淡的喜悅之後的憂傷。
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在佛教中,五種顏色的蓮花還分別有如下的代表意義:
青蓮花代表智慧,青色為萬物生長發育之色,代表生。比喻為自性之體能生出各種妙用,而各種妙用均不離自性之體,所以青蓮花代表智慧;
紅蓮花(也叫赤蓮花)代表誠信自性之理。因為紅色是紅心之色,代表忠心。諸佛均為證悟到自性之理之人,所以誠信自性之理之人,就是見到佛了;
白蓮花代表純潔的自性之體。因為白色不沾染一點點雜色,所以代表純潔;
粉蓮花(也叫紫蓮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即入世之行,出世之心。
黃蓮花代表功德、十度之行。因為猶如太陽的光芒,以及大地的顏色,太陽及大地哺育萬物而毫無怨言,所以用黃色代表功德、十度之行。
香氣與蓮結合,印證的是蓮花天生與佛禪結緣,蓮就是禪佛的化身,禪佛就是蓮的內里。這一點,不但香爐雕飾,廈門南普陀寺有對聯「水上蓮花心上佛,山間明月指間禪」也說得明白。
孟浩然《題義公禪房》「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一聯,突出的一個「凈」字,點出的是蓮與禪佛有緣分的原因。其實禪也好,佛也好,無非慈悲,無非空明,這恰是蓮之本色:皎白、脫俗、潔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05801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