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並沒有萬能神,也沒有全能神,有全能神和萬能神的說法都是迷信,若是世上有萬能神和全能神,那應該有萬能人和全能人,但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人,無論是神還是人,或是佛菩薩,都不是萬能。除了出世間的神以外,世間的神都有智障和業障,出世間的神也做不了的事很多。世上大智大慧無量的能力者是佛,但佛也有做不到的三件事:
一、不能代人轉業;二、不能代人成佛,三、不能度無緣眾生。
一、不能代人轉業:就是自己的業由自己承受,無法轉給他人。我佛幸饒彌沃曾經在《光榮經》里講過:「佛力再大也大不過業力。」個人的業只能自己去承擔,別人無法代替你,或轉移,佛雖有無窮無盡的法力,但不能替人轉移業力。就是不能將某甲的業轉給某乙來受。比如,張三的惡業不能轉到李四的身上,也不能把李四的善業轉到張三的身上,尤其是定業,屬於必須要報的業。曾經有位窮人求世尊,幫他把業障轉移到仇人的身上,世尊就說:「首先你把仇人的善業轉到你自己的身上,我才能幫你把你的惡業轉移到仇人身上。」窮人一聽世尊的話,恍然大悟,就悄悄地離開了世尊。
雖然佛無能力將我們的業障轉移到別人的身上,但佛有方法把我們的業障減輕,怎麼減輕呢?對於一個虔誠信佛的人來講,真心修煉佛陀傳播的佛法可以減輕與轉移自己的業障,因為,世尊教育我們消業要大懺悔,重業轉為輕報要發大願。比如,象雄國王波嘉巴委卓美傑,他一生打打殺殺,殺死了十萬個軍人,最後跟隨幸饒彌沃,通過世尊的法力和自己的懺悔心,消除了一切罪而成為佛。
另外,世尊自己也根據他所發願的大小,將眾生的重業轉為輕報。比如佛用五眼觀某修佛的人孽障很深,有墮入三惡道的可能,只要他發心修佛,佛可以用神通法力,將其業障化成重病在今生得報。這就是俗話說:佛力再大也大不過業力,業力再大也大不過願力。只要你有真誠的懺悔心,發大願,行菩薩道,十惡不赦的殺人魔,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
比如,上面講的象雄國王波嘉巴委卓美傑。有些業障是屬於人類的共業,如果遇上有不可思議的大菩薩,他以自身的功德力來減輕眾生的業,比如,傑匝瑪曲路過衛藏時,聽到奇怪的聲音,他一看路邊,發現一隻鹿的身上有無數小蟲,那些小蟲和鹿都很痛苦,傑匝瑪曲通過自他交換菩提心,將那些動物的業障轉到自己身上,減輕那些動物的痛苦,最終那些動物將往生極樂世界,這些就是大菩薩的大願大行。總的來說,佛菩薩不能代人轉業,但通過佛法可以將重業轉為輕業。
二、不能代人成佛:就是不能代替別人成佛,因為,個人的生死只能個人自己了,個人的成就個人自己了。學佛修法都是個人的事,修煉成佛也是個人自己的事,民間說法,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意思是公公修佛只能公公自己成佛,代替不了婆婆成佛,婆婆修佛只能婆婆自己成佛,代替不了公公成佛。所以別人無法代替你修成佛。就算是至親好友,父子情深,輪迴路上還是各走各的路,涅槃佛道上也是各走各路。
曾經象雄地方有一家三口,互相愛護,感情很深,但他們不同的地方是,父親很善良,天天跟世尊學佛修行,母親心狠手辣,天天跟隨魔王無惡不作,兒子也跟隨父親和世尊修佛。後來父母去世時,父親去了極樂世界,母親去了地獄,兒子留在人間,誰也幫不了誰,兒子為了母親,到地獄三次,還是無法解救,最後祈求世尊度他的母親,世尊親自降臨地獄也無法度她,這就是個人的成就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別人,靠別人也沒有用,無法代替你成就。雖然佛無能代人成佛,但佛有方法教我們,我們可以成就佛,比如,天王的兒子馬上要墮入地獄時,就像急病亂投醫,到處尋找救度他的人,最後找到我佛幸饒彌沃,世尊就說,我代替不了你成佛,你代替不了我下地獄,但我有個法案你可以成佛,你願意不願意接受。天子心甘情願接受了世尊成佛的方法,他按世尊的方法去修煉,最終成就了佛。佛確實不能代替別人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方法教給我們。
另外,要想成佛還得自己修行。但是家中有一個人修佛,其他人也可沾光受益。比如,曾經象雄地方有一家四口人,他家的兒媳婦是學本教而修行之人,她家的婆婆、公公和老公不反對,反而讚嘆她,可是他們自己不學,也不修,兒媳婦死亡時達到八地菩薩,婆婆,公公和老公沾她的光,達到羅漢果的境界。還有俗話說,祖先積德行善,後代人會得到福報,祖先作惡多端,後代人會窮惡無盡。
藏傳佛教破瓦法能幫人解脫,但不能代人解脫。總的來說,佛菩薩不能代人成佛,但可以帶人成佛。
三、不能度無緣眾生:佛只能度有緣眾生,不能度無緣的眾生。佛如陽光,陽光雖具有溫暖,遍灑大地,可你總是住在房子裡不出去接受溫暖的陽光,陽光也照不到你。佛經云:「陽光照不到朝北的山洞,佛光照不了無緣的眾生。」比如,我佛幸饒彌沃身邊的朵悟奪鄧,他跟隨世尊三十多年,但他從來沒有信任過世尊,也從來沒聽過一次世尊的話而去做一件善事,最後他墮落到地獄時,世尊親自降臨地獄去度他,他也聽不進世尊的話,最後世尊說:「我的話你聽不進去,自己造的業只能自己去承擔,我也幫不了你。」
佛度有緣和度不了無緣這句的意思是:比如,一個得重病或遇大災難快要死的人,只要當他在最危難的時候,不是嚇得失去理智,而是一心誦佛號,感召到佛菩薩來救度他,那也是以救他的慧命為主。如果他的陽壽未盡,或許還可以多活幾年;如果他的陽壽已盡了,佛菩薩也救不了他的命,這不叫有緣度,無緣度不了,這是以個人的生命為主。又比如,魔王恰爾巴,一生乾了許多壞事,殺人放火,破壞僧團,燒掉佛經等無惡不作,最後聽進世尊的教訓,一心跟隨世尊,懺悔過去的罪孽,發奮修佛向善,他成了佛的弟子,最終成就了佛,這種人就是有佛緣的人,佛也能度他;
再比如,西藏有名的法師叫做孜貢,他是大家公認的一位法師,學文很高,寫了很多書,他到處傳播佛法只為保自己的教派,為了自己的名譽,他一生誹謗其它教派,侮辱其它教派的信徒,修佛念佛都是為了一生的名利,他的願望不大,只度自己的信徒,只傳播自己的教派,對於自身的修煉不得力,加上誹謗佛法的罪過,最終死時,天地黑暗,響起一種奇怪聲音,墮入地獄。這種人口口聲聲說學佛修行,積德行善,頂多是為了自己的教派宣傳和得一般的福報,也不可能成佛。
佛到世間來度人,是用各種善巧的方法告訴人們明白自己正處在輪迴的苦海中,貪、嗔、痴、慢、疑五毒是無盡的痛苦和煩惱的起因,並教授他們脫離苦海的方法。但是眾生願不願意解脫,願不願意按佛說的法去修呢?假如不願意解脫,不願意接受佛陀的教育,不願意按佛陀的意思去修煉,這樣的人經常跟隨佛陀身邊也沒有用,佛度不了他。如果你願意解脫,願意接受佛陀的教育,願意按佛陀的教法去修煉,算是有佛緣的人,佛能度你,你也會成就佛。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這是洛陽白馬寺後殿門上的對聯。
佛不多說過去和未來的事,只要掌握當下的一念,實際上就是涵蓋著從眾生到成佛為止的歷程,以及他活動空間的全部。因此,他以心為理體,掌握理體原則,開發心的智慧,就能達到全知的目的。雖然全知,但不必說是萬能,因為佛的境界叫做不可思、不可議,不可以用心意去思考、不可以用語言去議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