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怎麼「拜」祖先?看祈竹仁波切設計的祖先牌位格式!
父母祖輩去世之後,作為佛教徒,肯定會做各種法事超度。但是,父母的骨灰如何處理?靈位又如何供奉呢?這也是一個問題。
很多年前,先師祈竹仁波切還在世的時候,看到漢人徒弟家都供奉祖先靈位,他說,其實這樣做對祖先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為什麼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仁波切在佛教知識小百科普及答疑書《獅吼棒喝》(網上有全文)中特別講過:
問:佛教徒是否可以拜祖先?
答:佛法教導我們必須孝順及尊敬父母與先祖,但卻沒有說要對他們的照片或骨灰上香及供奉。
衲見到很多人把祖先的骨灰放在家中天天上香,也有人把祖先的遺灰放在寺廟中,這些敬祖的方法並不符合佛教傳統。
在父母及祖上往生後,我們應該代他們供僧及布施,也可以代他們供佛及延請僧人誦經,這樣做可以為他們帶來利益,令他們得生於善道之中。
此外,最直接及有效之利益祖上的方法是善用自己的身體。我們的肉身是由父母的身體而來的,他們的身體又源自我們之祖輩,
所以我們與祖上歷代的血脈有著直接的關連。如果我們能利用自己的身體行善的話,因著以上所述的關係,對血緣祖上的利益遠比其他善行為大。
怎樣利用身體行善呢?例如禮佛及捐血就正是身體上的善行了。禮佛正是借著這個由祖先血脈而來的身體來積聚功德。捐血也是一種最能利益祖先的善舉。
它的本質 是身的布施,可以積集功德,同時又能幫助其他人。這個參與捐血的身體,乃至所捐的血,其實正是祖輩及父母之身體的延伸,
所以他們也會得以直接積聚功德。
祖輩既然已經往生,他們的神識就早已轉生於六道中其中的一道,不再是他們以前的身份了。所以,我們向祖先祈求保祐是沒有意義的,
他們也不可能會接到我們的供養物品。
至於骨灰的處理,西藏的做法是把它混和泥土而造成小泥佛像。這些泥佛牌會被裝入一間小屋中。在不能做到這種處理方式的時候,
也可以把骨灰撒在聖地的乾淨土 地上或川河水之中。佛陀並無教示我們要對骨灰供奉叩頭,而這樣做對祖輩往生後之處境只會有害處,完全沒有益處。
佛經中有一個典故正是教示我們不要對先人的 骨灰供奉禮拜的,否則會為已轉生了的祖輩帶來很大的痛苦。
對已亡的父母及祖先,我們應心存感恩而代作善行,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在父母在生時要隨順他們,令他們歡喜。在父母死後才哭著上香,其實是沒有什麼大意義的!
我的祖母今年年初去世,我也留下了一部分骨灰,預備去拉薩時以傳統儀式混合黏土做成骨灰「擦擦」(即小泥佛像),
裝在色拉寺附近的深山「擦康」(裝小泥佛像的特別小屋)之中。此前,我的師兄弟也有至親去世,然後依從祈竹仁波切的教導,將亡者骨灰做成擦擦送去寺院擦康的。
上圖為不動佛擦擦。印象中,一般亡者骨灰會做成不動佛擦擦(不動佛在消除惡業尤其是定業上有特別的加持力),放置在專門的擦康中。
但是,先師也有一些弟子說,家裡老人會堅持必須有個牌位。後來,祈竹仁波切就設計了一個格式,說以這種方式,對這樣做出的牌位上供、
燒香之類的,都會對祖先很有好處。
下圖就是祈竹仁波切設計的這個格式:
上方【全部內容中譯】如下:
敬禮供養歸依薄伽梵如來應正等覺怙主無量壽。
嗡阿篾帝瓦舍。拿摩仁納達惹亞亞 拿瑪阿爾雅阿瓦囉格迭修惹亞 菩提薩埵亞 瑪哈薩埵亞 瑪哈嘎如尼嘎亞 達底亞他 嗡達惹達惹 底日底日 嘟如嘟如
伊這瓦這 扎咧扎咧 巴惹扎咧巴惹扎咧 咕蘇美 咕蘇美瓦日 伊哩彌哩 茲底佐拉瑪巴納耶娑哈。嗡嘛呢帕篾吽。
咒語下是千手觀音像。
中間空白處填寫先祖名字和貼附先祖照片。
最下方是超度先祖的祈願文。
如果家裡老人並不信佛,或比較介意的,可以將除了人名之外的全部文字、圖片除人名外,設計得超小、超低調,突出中間很大的亡者名字,用這個代替牌位。
這樣做出來後,從技術角度上看,這是供奉觀音,而不是先祖,但的的確確又達到了利益先祖的目的(也可以這樣製作任何亡者的「靈位」)。
因此,可以放在佛壇上(如果是紙張,仁波切一般是貼在佛龕的側面),或放在家中的祖先位,讓家裡的親人祭拜、上香,等等。
這樣不只是沒有壞處,而且對亡者有很多好處。
祈竹仁波切說,長期、永久擺放的,可以做成木牌;短期的,譬如49天內的靈位,可以印在紙上,用完如法燒掉即可。
所謂「如法燒掉」,可參看喇嘛梭巴仁波切的解釋:
問:如何處理佛教典籍?
答:佛教典籍載有佛陀的教法,能使我們免墮三惡道,並開示解脫之道。因此,我們應敬而重之,切勿把經典放在地上、人們坐下或走過的地方,更加不得跨過。
在運送經典時,應把經典好好包裹存放;平常則安放在潔凈的高處,不得與其他書籍一同擺放,更不要把其他東西放在經典或佛具上。
此外,邊舔指頭邊翻閱經典甚為不敬,並會因此而積集惡業。如須銷毀佛經、法本或教法筆記等,應將之燒掉,不得丟進廢紙箱。
焚化經典時,應先念誦經咒,例如「唵、啊、吽」。觀想經文融入「啊」字,「啊」字融入自身,把經中的智慧引入心中。
之後,繼續念「唵、啊、吽」,直至焚化所有經典為止。
下圖是日本的亡者牌位,比較接近於祈竹仁波切所說之「為祖先供奉觀音累計福報除障」而不是「供奉祖先」的概念了。
我想,不分漢傳或藏傳,亦不分國別種族,對於佛教徒來說,這種對先人牌位的設計理念都值得參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