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辰宮開基三尊百年歷史北極玄天上帝嚇顯神威~~
(一)在受天宮聚諸位神尊見證下~操本宮北辰宮腳力(兵將)~~
因循古法進香程序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二).以一柱清香插在金紙中間~敲鑼打鼓觀落恭請聖火(兵將)~~到自然著火~
就等於受天宮玄天上帝有派遣勇壯兵將前來助燃~~觀落時間長達50分鐘左右!!
(三).再以古法扛香爐(搭香火仔)已百年歷史了~
扛香爐工作人員需屬 龍 虎生肖命格由本宮玄天上帝指派 輪流交替扛回宮廟合爐~扛香爐工作人員表情猙獰~痛苦難受~~據說請到聖火(兵將)後 香爐重達百斤以上~而且還會一直打轉 直到本宮玄天上帝鎮壓住聖火(兵將)才會平息~~!!
小編聽 老一輩 長輩說道:
(一) 因本宮開基北極玄天二上帝在50年~60年代 因有關村民生命安全 心軟之顧 沒領玉旨(好鬼~壞鬼都炸油鍋)被玉皇大帝 三官大帝懲處 全北辰宮六龜村民跪天地 法師 奉請 拜請 調請 都無法奉請 北辰宮開基北極玄天二上帝前來本宮辦事科儀 據說被關天庭10天以上之久~~!!
天庭1天 民間的 1年間~~!!
37年沒回武當山一同分靈來台(分靈如同至今當兵的同梯) 的兄弟宮廟(受天宮)會香 跟我們人心一樣犯錯也不敢回兄弟廟(受天宮)會香 怕大哥們責罵~~!!
本次乩身一到受天宮我宮北極玄天二上帝就感動到快哭了~~!!
以下文章來原:維基百科

玄天上帝,本名玄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為避諱聖祖趙玄朗之名而改稱為真武。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虛師相金闕化身蕩魔永鎮終劫濟苦天尊,通稱北極玄天上帝。常被簡稱為北帝、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其又有玄武神、真武神、元武神、玄武大帝、開天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北極蕩魔天尊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公、上帝爺或帝爺公。
其象徵北極星與四象中的玄武,為統理北方之道教大神,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能統領所有水族與水上事物(故兼海神),因北方在五色中屬於黑色,又稱黑帝。
玄天上帝亦是明朝鎮邦護國之神、降妖伏魔之神、戰神,明朝公家建了許多玄天上帝廟,並由官方祭祀。北帝據說擁有消災解困,治水禦火,護持武運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
在日本佛教真言宗,奉祀北辰之神妙見菩薩,亦作一手持劍,腳踏龜蛇(玄武)之像(有時只踏一大龜),與真武大帝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康元帥與趙元帥玄壇真君同為玄天上帝之護法神
玄天上帝誕辰
玄天上帝誕於專門用來消災解厄的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一如其他神明的誕辰,善信均帶備香燭元寶紙錢祭拜,以祈消災解難,平平安安。其中以武當山進香朝拜為最盛,其他各地的賀誕活動亦壯觀非常。
由來與信仰功能 水神[編輯]
《佑聖咒》稱玄天上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
因此,北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北帝鎮攝龜精蟒靈於腳下的功勞,又被元始天尊封其為玄天上帝。
降妖伏魔[編輯]
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戰神[編輯]
玄天上帝赤足仗劍,狀貌威武,是著名的武神、戰神,元明以來,咸視其為保佑武運的大神。許多征戰,舉事者皆宣稱得到玄天上帝之庇佑,一如唐朝的毗沙門天一般。
庇佑明朝諸帝[編輯]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曾獲真武大帝護佑而躲過敵兵追殺,登基後冊封其為玄天上帝。朱元璋與陳友諒交兵落敗遁入武當山,藏身真武廟內躲避追兵。被朱元璋扯破的蜘蛛網,在他進入藏身後,竟又自行癒合如舊,得以騙過追兵耳目,平安脫險。 因此,朱元璋登基後,立即下旨改建廟宇,重塑神像,獻上「北極殿」匾額,開封真武大帝為玄天上帝,從此明朝各帝均奉玄天上帝為護國神祇,民間則尊之為北極玄天上帝。
明成祖朱棣崇奉真武,曾宣稱靖難起兵得勝乃真武相佑,朱棣更自詡為真武化身,御用的監、司、局、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稱之為「鎮邦之神」。
星宿人格化[編輯]
關於玄天上帝是何星宿之人格化,或說玄武七宿,或說玄武七宿中之斗宿,或說北斗七星,或說北極紫微星,甚至將其中或一或二或三種混為一談。如是異說,不一而足。以下逐一分辨:
一、玄武七宿[編輯]
所謂玄武,最初原本指的是龜,因為北方七宿排列的形狀就像一隻龜,所以北方七宿就稱為玄武。到了漢代,出現螣蛇纏繞玄武的圖騰,說玄武七宿之下另有螣蛇星,但其實螣蛇星只是玄武七宿中的室宿裡的一個星官而已。不過螣蛇纏繞玄武的印象卻已深植人心。最晚到唐朝,龜蛇合體的玄武已經形成了。
玄武七宿的人格化,在春秋時代已經開始形成。不可諱言,玄天上帝在唐朝第一次被正式冊封為玄武大帝,顯然祂最初是由玄武七宿人格化而來。乃至後來一足踏龜、一足踏蛇的形像,都是標誌著玄武七宿螣蛇纏繞玄武的圖騰象徵。
二、北斗七星[編輯]
然而,在後來的發展中,玄天上帝逐漸發展成了北斗七星的人格化,而且儼然成了主流。比如手持七星寶劍,即是北斗七星的象徵。
玄天上帝為北極四聖之一,又號稱「北極鎮天」。而北斗七星,亦名「北極七星」。如《北斗七星護摩祕要儀軌》:「我今為末世薄福眾生故,說是北極七星供養護摩儀則。」又如《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自認北極本命所屬星君,隨心禱祝。」而《北極七元紫庭秘訣》則稱北斗七星為「北極靈殿七元真君」,其他諸經中也多有此例,稱北斗七星為「北極」。
諸星君中,除北極帝星、紫微星及北1極四聖之外,唯有北斗七星被冠以「北極」的稱號,連玄武七宿都沒有被稱為「北極」過。這正表明了玄天上帝已從玄武七宿過度到北斗七星的人格化。
三、北極星[編輯]
由於玄天上帝有著「北極鎮天」的尊號,所以常被認為祂是北極星的人格化。然而「北極」和「北極星」並不是一樣的概念。
一般所說的「北極」,除了北極地區、地理北極、地磁北極之外,亦有星象的「北極」,星象北極有三個意思:
「天中」,也就是紫微星垣一帶的區域。 紫微星垣中的一個星官名,由五顆星所組成:太子、帝、庶子、後宮、天樞。 北極星,是指最靠近天北極的那一顆星。但由於歲差位移的問題,北極星並不是固定的一顆星。比如大約在西周時期,那時的北極星是北極星官中的第二顆星:帝星。最晚約在隋唐時期,北極星就已經變成紫微星了,直到現在。
紫微星和帝星,都在紫微星垣的中間。北斗七星在紫微星垣之內,環繞著天北極,也等於環繞著紫微星和帝星。因為它是在天中北極的區域以內,所以能夠被稱為「北極七星」;而二十八宿則環列在紫微星垣之外,所以玄武七宿不能被稱為「北極」。
四、斗宿[編輯]
有人會誤將玄武七宿中的斗宿與北斗七星混為一談,但所謂「宿」,是由許多「星官」組成的,每一個星官都是一組星群,如同西洋的星座。
斗宿是一個宿,它有十個星官,總共五十二顆星。其中有一個星官名為「斗」,但它只有六顆星。事實上,「斗」是南斗六星,而非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亦是一組星官,但它是屬於紫微星垣裡的星官,不在二十八宿裡面。
玄天上帝和玄武七宿有關,和斗宿或名為斗的南斗六星有關,但與北斗七星無關。
王子[編輯]
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說,玄天上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慾天宮,為凈樂國王及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捨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42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大帝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據《洞冥寶記引真武報恩經》及《神仙通鑒》,則謂:『玄武帝乃淨樂國王之嫡子,其母善勝天后,入懷而有娠,誕降之期,正應虛危之宿,生有奇表,穎慧非常。國王后僅生帝一人,正位青宮,備極鍾愛。帝於問寢侍膳之餘,每念父母深恩,非常常服勞所能報答,遂捨青宮之貴,而入武當之山,踐形鍊氣。
幾四十載,大道將成,值國王年邁,日夜繫思,特遣五百壯軍,邀迎太子還朝嗣統。帝知力不能卻,劃地成澗,隔絕道途,五百壯軍,一齊感悟,解兵卸甲,願同入山,修真養性。後又數年,帝於九九之辰,功完行滿,向日飛昇,五龍捧聖,上朝天闕,敕授真武,永鎮玄天,生身父母,榮享褒封,五百壯軍,亦授靈官之職。證果以後,帝追思往事,自明得道之由,作報恩經以訓世。 亦有傳說,玄天上帝乃玉皇大帝真武靈下凡,因犯了某些罪,因此投胎重新修行。

屠夫[編輯]
民間常言玄天上帝原為屠夫,一日忽然悟道,認為自己殺生過多,於是取劍切腹,將腸胃擲入水中,因此升天,成為北方大神,故亦是屠宰業之保護神。但屠夫一事,純屬民間以訛傳訛,此傳說由來,應是因為玄天上帝是明朝的「鎮邦之神」,由於清兵入關之後,清朝官吏為收服民心,刻意釋放謠言,貶低玄天上帝之身分。[1]
台灣道教總廟三清宮特別註記,屠夫說法為無稽之談,且對玄帝大為不敬,不可採信渲染。[2]
借劍說[編輯]
在台灣民間傳說,玄天上帝為了收服龜蛇二將,以自身所領的卅六天將為質,與保生大帝(或是呂純陽祖師)換取七星劍,故日夜以手提此劍,以免劍飛歸原主。
但玄天上帝比起保生大帝及呂純陽祖師,在神格遠高得許多,斷不可能有借劍之說,若依道源紀載,玄天上帝得道時間亦比起保生大帝及呂純陽祖師早約千年,借劍之說,純屬後人捏造。
四大護法元帥[編輯]
相傳玄天上帝有「三十六位天將」護法,以四大護法元帥為代表,四大元帥組合頗多樣,康、趙元帥亦頗多見(其中趙元帥即為武財神趙公明, 而康、趙元帥為台灣玄天上帝廟宇中的護法神)。如:「溫、康、馬、趙」、「溫、岳、馬、趙」、「溫、殷、馬、趙」、「溫、李、馬、趙」、「溫、康、馬、王」、「溫、康、高、趙」、「溫、周、馬、趙」等,依據《三教搜神大全》、《封神榜》等書所載;
溫元帥,諱瓊,東嶽神部將之首,玉帝封為「佑侯元帥」。 康元帥,諱廣席,係龍馬之精所轉世,封為「仁聖元帥」。 岳元帥,諱飛,宋代名將,追贈「鄂王」,諡「武穆」,人稱「岳武穆王」。 殷元帥,諱郊,係商紂王之太子,封為「太歲大威至德元帥」。 馬元帥,諱靈耀,封「華光元帥」,是道教知名護法神。 趙元帥,諱朗,字公明,[正一教的「正一玄壇真君」。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呼風喚雨,更能為信徒保命解災, 亦為武財神,廣受民間崇拜。 王元帥,諱善,封「隆恩真君」,是道教鎮守山門之神,雷部、火部天將及護法神。 李元帥,諱哪吒,封「中壇元帥」,是道教知名護法神,五營元帥之首。 張元帥,諱自觀,道號慈觀,封「法主真君」,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以法術高強而聞名,黑頭道士信奉的祖師,五營元帥之東營元帥。 蕭元帥,諱法明,封「輔天真君」,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以法術高強而聞名,法主真君的換帖兄弟,五營元帥之南營元帥。 劉元帥,諱志達,封「普照大師」,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五營元帥之西營元帥。 連元帥,諱光陽,封「九天法主」,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五營元帥之北營元帥。 高元帥,諱員,貌如冠玉,官拜「九天降生元帥」。 周元帥,諱廣澤,上天封其為「風輪元帥」。 護法神獸[編輯]
相傳除了龜蛇二將之外,玄天上帝修行於武當山時,首先棲隱於太子嚴處修練,其修練期間,晨有靈鴉報曉,旁有黑虎護衛。世傳『烏鴉喙赤,見之者昌;黑虎驅奸,逆之者殃。』黑虎大將軍為武當山護國鎮山之神聖,一般玄天上帝廟亦大都有奉祀『黑虎將軍』於神桌下,俱有驅除癘疫及鎮護廟堂之功用。
農曆六月初六日,為黑虎將軍之聖誕日。
歷代封號[編輯]
宋太宗以來即有封號。宋真宗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徽宗、宋欽宗屢有加封。明成祖起於北方燕京,自認得神相助,方有天下,故加封最力。
網路上盛傳真武大帝降終南山、宋太宗封為翊聖將軍之傳言,實屬誤傳。降終南山、封為翊聖將軍者,是黑煞將軍,與真武大帝同為北極四聖之一,非真武大帝。《楊文公談苑》:「開寶中,有神降於終南山,……言:『我天之尊神,號黑煞將軍,與真武、天蓬等列為天之大將。』太宗即位,築宮終南山陰。太平興國六年,封翊聖將軍。」已言明此翊聖黑煞將軍並非真武大帝。天蓬、天猷、翊聖、佑聖(真武),合稱北極四聖。
宋太宗封為『佑聖玄武靈應真君』 宋真宗加號『真武靈應真君』 宋欽宗加號『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真君』 元成宗加號『元聖仁威玄天上帝』 明太祖加號『玄天上帝』,復封『真武蕩魔天尊』 明成祖封號『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 北帝廟[編輯]
香港長洲玉虛宮(攝於2008年)
北帝廟為崇拜北帝的廟宇,亦常作真武廟、玉虛宮、玄天宮、北極殿等眾多名稱,當中又以湖北武當山上的真武廟最為著名之聖地,北帝廟也多數散布於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各地,閩南、台灣亦多所建廟。
中國大陸的真武廟[編輯]
中國大陸在宋、元開始陸續修建真武廟,當中武當山、宋代的建康(今南京)、臨安(今杭州)以及明代的南京、北京等地區大量、大規模地修築真武廟,寓意深刻,終成為祭拜北帝的三大中心之一。[3]
明成祖宣稱真武助靖難勝功,於各地廣奉真武。永樂十年(1412年)又敕隆平侯張信率軍伕廿餘萬人,大建真武祖庭武當山宮觀群,從而使武當山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亦使武當山真武廟的香火達到了鼎盛巔峰。武當山同時是道教洞天福地中的眾多道教名山之一。山上的建築群目前被列為世界遺產,具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另外安徽齊雲山也以奉祀真武而著名。
安海霽雲殿位於晉江市安海鎮供奉著北極玄天上帝相傳最早建於五代閩國王審知期間。宋朝時,宋真宗趙恆改「玄武上帝」為「真武上帝」所以又稱真武殿。明朝永樂年間重修改名為「霽雲殿」清朝順治年間毀於遷界,清朝康熙年間重修。 臺灣玄天上帝廟[編輯]
台灣高雄市左營區蓮池潭北極玄天上帝(左營元帝廟)
木柵真北宮,位於[台北巿]]木柵區老泉里。為台北巿貓空地區知名玄天上帝廟,信徒擴及世界各地。原本位於木柵區木柵路一段288巷1號,後遷至現址並於民國一百零四年(2015年)新廟殿興建完成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田中順天宮,座落於彰化市八卦山西麗田中地段北偶,廟內供奉的三帝公金尊最獨特的玄天上帝神像。相傳明朝崇禎年間由一陳姓家族自大陸遷居來台時,為能順利平安抵達台灣本島,於福建省某一間廟宇攜出乙尊木雕神像,陪同家族護航渡海平安抵台鹿港,後北上到達風城新竹,一段時間後又遷徙南下,轉跋涉到現址供奉(即順天宮廟現址),迄今(2016年)已有三百七十七年歷史了。當時為陳姓家族木造祠堂小廟,最近一次改建於民國六十一年十一月重建竣工,雕龍刻鳳,金碧輝煌,博得壯麗觀瞻外貌。經查證當時由福建省攜出之神尊為供奉於中國大陸湖北省武當山紫霄宮,內奉祀之玄天上帝三位神尊,現廟內奉祀之三個神龕盒內,獨少第三上帝神尊為空神龕。民國七十九年間起順天宮先後三次前往中國大陸湖北省武當山紫霄宮尋根謁祖進香,查證得知。 老古石集福宮,位於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內(舊稱四聯境),主祀北極玄天上帝,創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另外配祀林府千歲、及朱邢李三府千歲。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在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的部將劉國軒將軍發起創建,而成為臺南市下營區的信仰中心,鄉民稱之為大廟,距今(2016年)已有三百五十五年歷史悠久,以六姓共治為著稱,是全台最知名的玄天上帝廟之一,世界各地都有許多分靈。 梧棲真武宮,位於臺中市梧棲區西建路104號,建於清朝道光廿九年(1849年),是臺中市第一座古蹟廟宇,頗為知名度。 臺南北極殿,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玄天上帝廟。創建於明鄭1665年,名列二級古蹟。因為玄天上帝為明朝鎮邦護國之神,故明鄭官方設立此廟;廟中有明朝寧靖王所奉之匾「威靈赫奕」。 松柏嶺受天宮,位於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嶺,舊稱松柏坑,緣起於明末清初順治十四年間(1657年),初期創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為全台玄天上帝總廟,每年進香團超過4千團,數量最多,影響至世界各地。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因火災而廟宇拆除,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廟殿重建工程開工,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廟殿興建完成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員林衡文宮,位於彰化縣員林鎮,廟方建有中部最大尊的玄天上帝,也是唯一舉辦「送王船」的玄天上帝廟。 北港真武殿,位於雲林縣北港鎮,祀奉主神為北極玄天上帝,康、趙二元帥,創建於清代初年,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為祭典日,場面可觀,信徒來自四面八方,香火鼎盛,是里民精神支柱。 斗六大年宮,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創立於清嘉慶二十二年間1772年,為地方的莊頭信仰中心。 武昌宮,是南投縣集集鎮的信仰中心廟。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由地方仕紳楊添壽、陳玉盛、陳鴨行三人發起募資雕塑上帝爺公的神尊,真靈是由湖北省武當山南岩宮分靈直降,對於渡世救人,救難、祈雨、醫病,不計其數,神威顯赫。在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由黃朝瓞先生,善心捐地470多坪建廟基地,民國八十年動工,歷經八年興建工程浩大耗資約新台幣7000萬元,於民國八十八年9月21日凌晨發生芮氏7.3級集集大地震,因位居震央,宮廟整座全部倒塌,幸賴信徒在餘震中搶救神像。災後上帝爺公時顯化神蹟據傳鬍鬚日漸長長,信徒虔誠參拜絡繹不絕,重建的新廟宇完成於2013年10月而入火安座。 柑井武當宮,位於彰化縣和美鎮柑井裡,故稱「玄天上帝廟」,源起1772年先民攜上帝公香火來台。後成為柑井裡的信仰中心。 北聖天宮,位於彰化縣溪州鄉,溪州公園(花博公園)附近,乃為少數距今已三百七十五年以上的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開台台灣祖廟。 北極紫菱殿,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復興里,算是當地滿知名的廟。玄天上帝壽誕時有舉辦金龜王以及過七星平安橋的活動,是在高屏地區小有名氣的廟。 林內進雄宮,其創建於日治時期的1930年代,由南投縣松柏坑(松柏嶺)分靈至此,於民國六十五(1976年)年間當時由總理蘇朝誥先主發起募款擴建。 大埤北極殿,位於雲林縣大埤鄉,建於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當時的創建人,亦現在所稱肉身菩薩(大埤-百年木乃伊)的柯象從台南店仔口(今白河區)迎請玄天上帝到大埤鄉祭祀建廟。 大山受天宮,位於苗栗縣後龍鎮大山里,1902年(明治35年)農曆三月間,因南投名間受天宮主神北極玄帝參加後龍慈雲宮媽祖徒步進香團,入境時即附身於信徒張生,起乩不語,主事者趕往外埔合興宮請乩童林溪忠、法師葉清雲二位前來起乩查明原因,獲知松柏坑受天宮主神玄天上帝,有意來本地興化。1935年3月19日和6月16日兩次大地震,使得廟宇殘破不堪,1949年重建,1978年改建,1985年農曆11月20日落成[4]。 竹崎真武廟,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座落於和平村坑仔坪,坐西朝東,是全國知名的玄天上帝廟之一,創建於清康熙55年(1716年),建廟300年,奉祀著老上帝、二上帝、三上帝、四上帝、五上帝、六上帝、七上帝神尊,開基神尊乃明朝玄天上帝。 玉井北極殿,位於台南市玉井區,舊稱『大武壠祖廟北極殿』,開基神明為『三帝爺公』,建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梅山玉虛宮,位於嘉義縣梅山鄉,始創於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48年),相傳是武當分祀來台灣,附近莊頭的信仰中心,更是全國信徒進香朝拜的廟宇,每年三月香期來臨,虔誠信徒行刈香儀式,為梅山增添無限熱絡氣氛。 興和武當宮,位於南投縣南投市麥當勞旁,供奉全國唯一的「龍爪帝爺公」,「龍爪帝爺公」左手拿七星劍,右手呈龍爪狀,與一般的玄天上帝有迴異的風格。 歸仁武當山廟,位於臺南市歸仁區武東里,根據《台灣省台南縣市寺廟大觀》所記,創立年代遠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廟名引自大陸武當山,意旨墾拓此地開基建廟的神祇,直接從武當山紫霄殿割火分靈迎請到此地奉祀,並以此紀念第一座在台灣建廟命名的廟宇。 元帝廟,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又稱為左營大廟,廟方更在左營蓮池潭,世界最大尊的水中北極玄天上帝神像(72台尺)。 桃園中路北極殿,位於桃園市桃園區,在當地已建立了三十年載,2011年正式舉行安座入火大典,在桃園區宗教界算當地小有名氣的廟宇,並與台灣大大小小的廟宇三百多間舉行聯誼,在廟宇界算是享負盛名,曾聯合桃園境內所有宗教舉行聯合遶境,也是近代都市區聳立的廟宇,此景觀顯得相當獨特。 玄天宮大悲殿,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始於五十四年,廟內兩旁大殿有青銅鑄造溫康馬趙王殷六位天將,大悲殿有全國最大室內青銅琺瑯純白千手千眼觀世因菩薩,莊嚴神聖。農曆三月初三日玄天上帝聖誕,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佛誕,及七月初七日中元梁皇超渡法會皆遵循正統,為中壢區盛大佛事。 大有永安宮,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供奉玄天上帝,距今己有二百多年歷史,宮廟改建的過程中,內部的建材均取自大陸,建築裝飾富麗堂皇,雕工細緻,美侖美奐,宮前香爐更是價值不菲。 溪北鎮武宮,原本為清道光六年(1726年)王得祿將軍大人在溪北府宅左側而創建莊內最早的上帝爺廟,在日治時期時臺灣發生了多次的大地震,把上帝爺廟震毀了,後於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動土重建,八十六年(1997年)入火安座,廟名吉取『鎮武宮』,為重檐三開間二落式建築。 外澳接天宮,在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位於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內,是一座北帝廟,奉祀玄天上帝,是外澳當地的信仰中心。 後龍北極宮,位於苗栗縣後龍鎮灣寶里,廟宇稽自明末,因幫助清道光年間道台林佔梅洗雪冤屈,而從茅草廟改為磚瓦廟,並贈匾『愷澤覃敷』,現今還存於北極宮,廟內上帝分靈全台,香火鼎盛。 阿里山受鎮宮,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亦從大陸湖北省武當山紫霄宮,分靈而來,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誕辰日前後,常群聚枯球籮紋蛾的大形天蠶蛾, 它們會一直停留在玄天上帝身上,不吃不飛一整個月,之後就不見蹤影,故阿里山地區民眾俗稱它為「神蝴蝶」,更傳言有神跡事件,使它特別引人注意。 虎尾永興宮,位於雲林縣虎尾鎮廉使里,緣起明神宗萬曆二十間(1593年)所建,已有四百多年,為玄天上帝開台祖廟。 南投准天宮,位於南投市牛運堀,主祀玄天上帝於清初乾隆年間來台,山門兩旁雙象為准天宮之象徵,樸實自然。 頂港北極殿,肇始於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年(1794年)先民 許雙全、許雙武、許雙如 三兄弟,恭請家鄉福建漳州府(今漳州市)海澄縣吳厝溪社的玄天老上帝及老虎爺護佑來臺。 新竹受北宮,位於新竹縣北埔鄉五指山,奉祀自大陸武當山來台有三百年歷史的「軟身玄天上帝」,也有清朝時期打造刻有九龍的「玄天上帝玉璽」也因奉請來臺灣。 溪口北極殿,位於嘉義縣溪口鄉,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創設一平屋廟宇,敬稱為「帝爺厝」,各地信徒均參予祭祀膜拜,可謂盛況空前。至光道光十二年(西元1833年),擴建後之「帝爺厝」,巍峨典雅,雄偉揮宏,正式定名日「溪口北極殿」,境內亦稱為「帝爺廟」,咸豐六年(1856年)又捐修一次,廟宇更美輪美奐。主祀玄天上帝,配祀神明為康元帥及趙元帥,同祀神明為神農大帝及關聖帝君,本殿為溪口鄉居民主要的信仰中心,每逢元宵節全鄉繞境兩天,近年來結合藝陣文化節,更為熱鬧。 深圳玄天宮,位於桃園市新屋區,主奉北極玄天上帝,係清康熙年間(1703年)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坑口鎮隨李氏先祖移墾渡海來台鎮駐斯邑、護佑墾民。清乾隆丁未年新竹縣仕紳 鄭登爵拜求上帝公醫治母親重病,上帝公指點草藥痊癒康復,遂賜匾「昭明於天」以表感恩神威,至今仍保存於殿中。 麥寮北玄宮,位於雲林縣麥寮鄉,主奉北極玄天上帝,聖尊之由來,可遠溯至清康熙十八年時,由許姓先祖由大陸渡台,特迎奉北極玄天上帝及觀音佛祖隨行護佑,先民定居在馳名海豐港,迨至清乾隆時,因大風雨氾濫成災,沖毀海豐港,先民遷居現崙後村,舊名〔沙崙後〕。清末由信士許炮開壇濟世,廣施德惠。 紫皇天乙真慶宮,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民國六十一年建於新北市三重區原名「真武宮」,中間歷經「北虛宮」宮號,直到民國九十二年易名為『龜馬靈山』「紫皇天乙真慶宮」。 麻豆北極殿普濟寺,位於台南市麻豆區,又叫上帝廟,主祀玄天上帝,主殿於明永曆5年(1651)首建,當時上帝爺威靈,右傳左達,他鄉外里進香川流不息,而殿上匾額「北極元樞」乃明永曆15年(1661)吉置,另有乾隆16年所立之「捐置齋房碑」,記載乾隆2年該廟重建之事,可見本殿歷史之悠久。至於本殿右廂奉祀之地藏王菩薩,係大正2年(1913)麻豆街分為頂下街,競相迎暗藝,是時菩薩大發威,顯示欲居本角,普渡眾生,經住民虔誠在本殿增設普濟寺奉祀菩薩。 內惟下南玉虛穹北極殿,位於高雄市鼓山區內惟地區,是當地人相當重要的信仰中心。 廍後北極殿,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創建於清朝康熙58年以前,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為鳳邑舊城十三角落之一,香火鼎盛。 新吉莊北極殿,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東方比鄰河堤公園,前方為裕誠路商圈,西方鄰近高雄巨蛋、漢神巨蛋商圈。供奉來自左營區廍後的玄天上帝,為興隆內外里十三公廟之一。 過田仔北極殿,位於高雄市苓雅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北極殿啟明社勵善堂從台南市下營北極殿求得玄天上帝令旗及楊府元帥令牌至高雄市苓雅區過田仔。民國壹佰零叄年(2014年)明代湖北省武當山玄天上帝祖庭紫霄宮六百年玄帝神尊曾駐駕高雄市過田仔北極殿。 馬祖玄天上帝廟[編輯]
馬祖隸屬中華民國福建省,先民來自福州,保留著福州文化。
珠螺玄天上帝廟,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馬祖列島南竿鄉珠螺村,廟體背海面山,主祀玄天上帝,配祀有桃花女、周乾公。 山隴玄天宮,位於馬祖南竿鄉介壽村獅子市場旁、馬祖高中下方。 橋仔玄天上帝廟,位於馬祖北竿鄉橋仔村101號。 塘岐廣玄宮,位於馬祖北竿鄉塘岐村273之4號,塘岐公車站旁、北竿航空站斜對面。 香港北帝廟[編輯]
香港紅磡北帝廟
香港深水埗北帝宮
1930年代香港長洲北帝廟
香港其中三所北帝廟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直轄管理:
灣仔北帝廟(又稱灣仔玉虛宮),位於灣仔隆安街2號,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由當時的灣仔坊眾集資建成,同時供奉關公、太歲、觀音、呂祖、龍母、包公、三寶佛、華陀、財神等中國諸神。[5][6] 紅磡北帝廟(或稱鶴園角北帝古廟),位於紅磡馬頭圍道146號,原址在馬頭圍道的一個小山丘上,在1876年興建,在一次道路拓展工程中清拆後在1929年遷往現時的地址。原址的附近有一條街名被命名為北帝街,現時仍存在;而現址的旁邊的街道則起名北拱街意思是「受北帝拱衛的地方」。 [5][7][8][9] 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主殿為三太子廟,偏殿則為北帝廟,位於深水埗汝洲街198號,建於1898年。1894年,當時鼠疫為患,居民於是籌建三太子廟(祭拜哪吒三太子)和北帝廟以鎮壓病邪,保佑老少平安。[5][10] 其他北帝廟: 長洲玉虛宮,位於長洲北社街,一天,當地漁民打魚時網起了一座神像,遂引起全島漁民起鬨圍觀,當中有人認出是北帝的神像,相信是神明從天而降來保佑島民平安,於是集資建造一座廟宇供奉,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成。[5][11] 元朗舊墟西邊圍玄關二帝廟 赤柱北帝廟 清水灣上洋村北帝廟 大嶼山梅窩大地塘村北帝宮 一些同時祭拜北帝的寺廟: 元朗舊墟西邊圍玄關二帝廟 元朗八鄉元崗村眾聖宮 粉嶺三聖宮,主祀北帝,並祀關帝及文昌帝君 黃泥涌譚公北帝廟,逢單數年舉行奉神巡遊活動,雙數年則為譚公出巡。 澳門北帝廟[編輯]
澳門北帝古廟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澳門北帝古廟
澳門只有一間北帝古廟,位於氹仔舊城區,是澳門最早出現的廟宇,據說有百年歷史,真確年期卻無法查證,而據廟內的碑牌記載則估計至少擁有160年歷史,即約清代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時,當時曾作修建。從前的氹仔島以漁民為主,故對漁獲最為關心,因此經常祭祀北帝並在當地建立北帝廟。
北帝古廟供奉北帝外,同時祭拜金花娘娘、華光天王、關聖大帝、財帛星君及魯班先師等神祇。每年的北帝誕,在廟外的空地都會搭上戲棚演神功戲,又有燒香酬神等賀誕活動一連數晚在舉行,熱鬧非常。[12][13]
註解[編輯]
^ 玄天上帝信仰與文本呈現 ^ 玄天上帝聖紀 ^ 周曉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宋元明時期真武廟的地域分布中心及其歷史因素》,2004年03期 ^ 後龍大山受天宮 ^ 5.0 5.1 5.2 5.3 福山堂網站:北帝廟 ^ 香港地方:灣仔北帝廟 ^ 《九龍城區風物誌》:紅磡北帝廟 ^ 民政事務局:廟宇資料 ^ 香港電台《長者空中進修學院 - 道地香港》:紅磡 ^ 香港地方:三太子廟和北帝廟 ^ 香港地方:北社北帝廟 ^ 北帝誕看神功戲兼遊氹仔,《東方日報》,2006年3月24日 ^ 教育暨青年局:官也街
參考文獻[編輯] 南投三山宮《北極玄天上帝正傳》 草屯敦和宮《趙天君財神爺略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5/node102010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