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歐名品
自1955年面世以來,勞力士經典款式GMT-Master系列旗下的Ref.6542腕錶,一直深受勞迷們喜愛。而這股追捧,隨著紅藍雙色陶瓷字圈、18ct白色黃金表殼的Ref.116719BLRO(Pepsi百事可樂圈)在2014年問世,達到了高潮。
為什麼?因為勞力士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果你已經入手一枚可樂圈,請好好珍惜,這枚腕錶證明了勞力士堅強精實的研發能力與創新技術。
1954年的巴塞爾表展,無論對勞力士公司或是世界表壇來說都是個值得紀念的時刻。這一年,勞力士公司在表展上一舉展示了專為運動家設計的Explorer、潛水員的Submariner以及一般消費者的Turn-0-Graph,一舉將性能表 (Utility Watch)的觀念轉化為真正的具體形象,並引領了整個表界的風騷趨勢。
T-O-G作為功能工具表的先行款,它的功能簡單地講就是旋轉外圈計時圈,設定計算時間。當時GMT還未面世,T-O-G的廣告也說明可以作為旅行時間的計算。
1954年的成就固然是勞力士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成果,但當年勞力士的公共關係主管、本身就是多項運動熱愛者的Rene-Paul Jeanneret其實也在概念的成型和塑造上貢獻良多。
也正由於勞力士在性能表的設計和製造上明顯領先,吸引了當時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泛美航空Pan-Am的高度興趣,希望能設計出一款專為他們穿梭各個時區之間的機師所設計的實用手錶。泛美航空和Rene-Paul Jeanneret接洽後,兩家各自在市場上稱霸的公司相互合作,結果促成了同樣著名的GMT-Master。
泛美航空方面派出了本身也是二次世界空戰英雄的著名機長Frederick Libby來提供技術上的諮詢,而Jeanneret則構思了在表圈上加上一個可旋轉的二十四小時表圈,並在面盤上多加一個指針來指示第二地時間的構想。
技術上,勞力士選用了編號6202、搭載1030機芯的Turn-O-Graph來作為改裝的根據,加上24小時指示的齒輪和新的日期盤後,一隻編號1065的全新機芯誕生了。除了標有二十四小時標記的塑膠雙色可旋轉第二時區外圈外,編號6542的第一代GMT-Master外表和Turn-O-Graph及Submariner相當近似,也同樣尚未配有錶冠護肩(Crown Protecting Shoulders)。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Ref. 6542的第一代GMT-Master是第一隻搭配有日期窗放大鏡的Rolex表款。1956年,GMT-Master的第二時區外圈則由塑膠材質改換成日後沿用的金屬材質。GMT-Master成為泛美航空的官方指定時計,公司配發一隻GMT-Master給每一位高階主管、機師和領航員。
1960年起,GMT-Master改款為Ref.1675,並開始搭配有錶冠護肩,面盤上的GMT指針也變大很多,和現行的表款已經相當類似。
1960年起,GMT-Master改款為Ref.1675,並開始搭配有錶冠護肩,面盤上的GMT指針也變大很多,和現行的表款已經相當類似。
Ref.1675的面盤上也印著現行表款所採用的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記號,和Ref.6542的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不同,主要是採用的是Caliber 1565,此一機芯配備Micro Stella無卡度遊絲(Free Sprung Balance),準確度更加精進很多。
Ref.1675不但受到泛美航空以及其他為數更多的民用飛機機師的喜愛,在一般消費者群中更大受歡迎,暢銷近二十年,可說是勞力士最暢銷的表款之一。
1976年GMT再度改良,推出具備停秒性能的改良款;1980年,GMT Master改款為Ref. 16750,增加了日期快調性能。之後,GMT-Master再度改款為Ref.16700,鏡面也進化為藍寶石水晶玻璃。
1983年,勞力士推出全新進化編號為Ref. 16710的GMT-Master II,搭配具備GMT時針可以獨立運作、整點快調性能的Calibre 3085機芯,由於二十四小時表圈和GMT指針均可雙向旋轉,讓GMT Master具備顯示三地時間的進化性能。而由GMT Master這樣堅持經典設計,但不斷循序漸進、與時進化的持續改良過程不難發現,正是這樣的制表文化讓勞力士維持了不墜的品牌價值和消費者恆久的熱愛。
到2005年,勞力士GMT-Master II迎來上世紀以來最大的一個變化,配備18ct黃金表殼與專利Cerachrom陶質字圈的Ref. 116718LN型號問世。
勞力士經過多年研究所開發出來、裝配於旋轉外圈的高性能組件──Cerachrom陶質字圈,表面極為抗刮,並散發出深邃持久的光澤,與精確鐫刻的數字和漸進刻度形成鮮明對比。在字圈的24小時漸進刻度內,更透過勞力士研發的PVD(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物理氣相沉積法) 鍍膜技術填入薄薄的一層K金或鉑金。陶瓷是堅固耐用的材質,具有極強的防刮損、抗腐蝕性能,即使受紫外線照射也不會褪色。對力求創新與完美的勞力士而言,這種材質是取代陽極氧化鋁的理想之選。
2007年,配備不鏽鋼表殼的Ref.116710LN問世,也是全黑Cerachrom陶瓷字圈。
勞力士憑藉專業知識,除了黑色陶質字圈外,自2007年起更為Oyster Perpetual Submariner Date及18ct黃金Oyster Perpetual Yacht-Master II製造獨有的藍色及綠色Cerachrom字圈。
2010年,品牌在字圈技術的發展上再進一步,為Cosmograph Daytona腕錶研發出一體成形的Cerachrom表圈。及後,其設計不斷演變,由最初的黑色到2013年的棕色,該棕色表圈表款以鉑金製成,特別為慶祝此傳奇計時腕錶面世50周年而設計
這些年來,製作雙色陶質外圈的紅色部分,技術上始終不可能。然而,資源豐富的研究發展部決定接受挑戰,最終將Cerachrom字圈的技術性能和GMT-Master的經典雙色美學相互結合。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改良後,勞力士以此獨家技術,以藍色配襯黑色,於2013年製作出全球首款藍、黑雙色Cerachrom字圈,裝配於備有904L不鏽鋼蚝式表殼的 GMT-Master II Ref.116710BLNR型號,藍色代表白晝,黑色代表黑夜。
終於,勞力士搭配紅藍雙色Cerachrom字圈的新款 GMT-Master II Ref.116719BLRO型號腕錶在2014年問世,集高科技與1955年原創表款的經典美學於一身。外界一直認為這個顏色組合無法以陶瓷製成,故此表款的出現可謂讓一眾表迷夢想成真。18ct白金表殼與表鏈,表徑40毫米,Cerachrom紅藍雙色陶瓷表圈,數字與刻度以磁控濺射技術填入鉑金,時、分、秒、日期、兩地時區,Cal.3186自動上鏈機芯,動力儲存48小時,防水100米,獲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
感謝大家觀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