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在說You're welcome. 打工度假必看的澳洲日常用語!

愛車如命| 2016-03-18| 檢舉

對於澳洲,

你的印象只有雪梨歌劇院、大堡礁、烏魯魯、袋鼠跟無尾熊亂竄?

你知道澳洲除了英文腔調特別,超多慣用俚語更特別,

而甚至連對Thank you的回應都不是我們習慣的You』re welcome嗎?

快來聽懂OZ怎麼說話吧!

澳洲腔調對我們而言已經比較陌生,而你知道嗎?他們一些特殊的用字,更可能讓習慣「美式英語」的台灣人們,初次聽到時默默傻眼2秒………..來看看下面這些很常聽到的澳式說法吧:

Aussie/OZ

其實就是Australian (澳洲人)的意思,只是暱稱。因為「Aussie」發音很像「OZ」,所以OZ也可以用來簡寫這個字。

G』day.

Good day.的意思,問候、打招呼用。打開影片看看使用時機吧(推薦繼續看看影片裡面介紹的Christmas in July,南半球特有產物!):

No worries.

非常經典的澳式說法,表示「不會」、「沒關係」,道謝或者道歉的話後面都可以接。在澳州常常可以聽到以下的對話發生在生活中:

[例[例1]]

「Oops! Sorry."

「No worries."

[例[例2]]

「Thanks a lot!"

「No worries."

所以在澳州真的別說 You』re welcome.,入境隨俗啦。

Ay?

發音像是短促的「矮依?」,表示沒聽清楚,用法跟Pardon很像,只是更口語。

Good on ya./ on』ya

也就是Good on you,跟Good job.差不多意思,更簡短的說法就是on』ya.,可以想像青少年說話的口氣。

bloody…..

用來加強各種形容詞,有「超級…..」的意思,不過有點粗俗的意味,英國人愛用,澳洲人也愛。

e.g. I』m bloody tired today.(我今天真的累死了。)

e.g. You』re a bloody idiot.(你是個大白痴。)

e.g. Bloody hell!!!! (該死!!)

e.g. That was a bloody good idea. (那真是個超贊的點子。)

Your blood’s worth bottling.

你的血值得被裝瓶??澳大利亞吸血鬼的名言嗎?不是,是澳洲人用於你解決了某人一個大麻煩、幾乎拯救了他的人生之後,向你表達非常非常感謝的一種說法,可能情緒激動到想要把你的血都供起來,太神秘啦。

ta

=Thank you. 除了「Your blood’s worth bottling.」外,有些澳州人喜歡說這樣說謝謝,這種說法就比較日常,感謝程度也沒有那麼深重。

mate

類似「老兄」、「朋友」的意思,用在男生會比較適當。

e.g. Good morning, mate! (早啊老兄!)

食物可以這樣叫:

dinner >>>> tea(晚餐)

澳洲有很多人喜歡用tea來代稱晚餐!

e.g. Let’s have tea.(來吃晚餐吧)

ketchup >>>> tomato sauce(番茄醬)

小編曾在澳洲時看過美國的朋友故意開玩笑地挑釁澳洲朋友,拿著番茄醬說 This is ketchup,澳洲朋友大翻白眼,堅持說是tomato sauce。

french fries >>>> chips(薯條)

澳洲沒有人說薯條是 french fries或fries,那個是老美在說的,所以在餐廳看到附餐可選chips,別以為只有附洋芋片、覺得會吃不飽啊,chips在英式用法與澳式用法都是指實在的薯條!通常是fish andchips裡面粗的這種:

pepper/green pepper >>>> capsicum(青椒等各種甜椒)

sausage >>>> snag(香腸)

potato >>>> spud(馬鈴薯)

以上兩項,講前面那個也會通,後面那個算是俗語。

shrimp >>>> prawn(蝦)

不如有請《帥哥主廚到你家》的主持人柯提斯來為我們示範怎麼發音(原來他英文是澳洲腔!在電視上都是看中文配音完全不知道),順道說,這部影片是coles的小廣告,它是澳洲最普遍的量販店之一,去過澳洲的一定對它非常熟悉。

Burger King >>>> Hungry Jack’s(漢堡王)

在澳洲找不到「漢堡王」?不要懷疑,走進Hungry Jack’s就吃得到了,因為其實澳州的Burger King改名叫Hungry Jack’s,據說是因為當初進軍澳大利亞時,赫然發現「Burger King」這個名稱被註冊走了…..只好含恨改名。另外,他們的cone(蛋卷冰淇淋)超便宜,前陣子降價到一支賣0.3塊澳幣,9塊台幣不到!

其他你可能不習慣用、但澳州習慣用的字

flip-flops >>>>> thongs 夾腳拖

cart >>>> trolley 賣場推車

faucet >>>> tap 水龍頭

eraser >>>> rubber 橡皮擦

trash/garbage >>>> rubbish 垃圾

澳洲人的懶舌頭

澳洲人慣用詞有個原則,就是把它簡短,好念、念得快就好,往往只取單字前段的音節來發音,我們來看看以下幾個例子:

afternoon >>>> arvo 下午

breakfast >>>> brekky/brekkie/breaky 早餐

university >>>> uni 大學

vegetable >>>> veggies 蔬菜

barbieque >>>> barbie(BBQ)

對你沒看錯,在澳洲口語化的BBQ,就是說「芭比」,金頭髮然後腿很長的那位。

McDonald’s >>>> macca’s 麥當勞

非常經典的澳式發音,可以看出OZ們根本處心積慮的減少舌頭運動的機率……macca’s甚至已經乾脆被印在有些麥當勞的店門口了!

原文:【http://tw.blog.voicetube.com/2015/03/26/%E3%80%90%E6%9C%AC%E6%9C%88%E5%B0%88%E6%AC%84%EF%BC%9A%E7%95%B0%E5%9C%8B%E5%B7%AE%E7%95%B0%E3%80%91%E6%89%93%E5%B7%A5%E5%BA%A6%E5%81%87%E5%BF%85%E7%9C%8B%E7%9A%84%E6%BE%B3%E6%B4%B2%E7%94%A8%E8%AA%9E】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11/node9661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