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借錢」三句話終結拒絕借錢時的尷尬
網友求助:單位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找我借錢,說買房交不起首付想藉6萬塊錢,雖說平時關係不錯,但是實在不想接,又不能直接開口拒絕,上次一起吃飯搪塞過去,目測還會來借,如何跟他說才能達到即不借錢又不傷和氣?
相信這個問題是幾乎有一半人都會遇到但處理不好,因為另一半人遇到的是「如何催還錢才才能不傷和氣」,面對親友借錢的問題,要麼糾結於「借不借」,要麼糾結於「還不還」,沒人想藉錢,也沒人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得罪親友。
但是,借了不還就是會很心疼啊,不僅傷了錢還傷了心,曾幾何時,一個老同學借錢不還之後,小編就層立下重誓「超過100塊,天王老子都不借」!
既然有人問了,覺得今天也應該為曾經段傷心的往事做個了結,總結一下:如果有人借錢,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要明確「少借不如不借」
當別人朝我們藉錢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問對方「你要藉多少」,同事之間可能不會超過100,親戚之間可能不會超過1000。「藉多少」這個問題似乎是由親疏關係決定的,一旦開口借錢,借錢的人就認為「你和他之間的感情很值錢」,如果你沒有滿足他的借錢數額,就等於默默說了句「我和你之間的感情沒你想得那麼值錢」,這種狀態不借還好,一旦心軟和他扯到少借一點的問題上,最後一定是達到雙方的一個都覺得虧了的狀態,所以但凡有一點覺得不想藉,就一定不要藉。
先問原因不問「藉多少」
不問「藉多少」的原因是:
一旦問藉多少,就會糾纏於這種場景:
「我要藉兩萬」
「啊~我真的男不出這麼多,不如2000吧」
一旦問藉多少相當於把關注點全部聚焦於自己這邊:
你捨不捨得這麼多?
你現在手頭有多少?
我們的關係值多少?
問了藉多少就等於和自己過不去。
第一句話要問:「你是遇到什麼難處了?」
先問原因相當於把重點都放在對方身上,他借錢有義務給你一個合適的原因。一方面顯得你重情重義——這不是錢得事。另一方面偷偷的把主動權拿回來。
如果對方是應為救命借錢不好拒絕,比如對方說家裡老人得了重病——能幫就幫一下,不借錢包個紅包也好。對方不會怪你,相反他會感謝你~
如果對方是因為買房買車這些購買行為藉錢,這就是拿你當銀行的人,如果借了,你們就是催款關係。
以逸待勞,進一步確定原因
如果對方說買房,首付不夠,一定要做出同仇敵愾的樣子,以關切的態度確定對方缺錢的原因,進而固定對方借錢的原因。
這步確定灰常重要:
1. 杜絕對方換個理由繼續找你借
2.為之後要說的話做鋪墊,順利的達到「拒絕但不傷和氣」的目的。
還施彼身,優雅拒絕
根據對方的原因,給出一個相似的理由:
對方說買車,你就說買房;對方說丈母娘催得緊,你就說老婆管的嚴;
總之大家都在為美好生活而努力攢錢,不能說你的美好生活優先,我自己的先等等。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
暗示最近的一段時間你都沒有閒錢可以藉~
我們不是吝嗇,在這個支付寶都能藉錢的年代,還需要向親友借錢的人,要麼是藉錢金額遠遠大於還款能力,要麼就是捨不得給利息,無論是哪種你都要衡量一下你們的關係,談錢傷感情,如果不會談錢,還傷感情啊。優雅拒絕,大聲說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8/node12763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