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哥家的房子有6層高,屬於廣州的老房子,但總面積加起來卻不超過60平方米,可想而知每一層的空間有多麼狹小,也因此到如今為止,15歲的雙胞胎姐妹和17歲的哥哥只能將就住在同一個房間裡。為了騰出空間讓3個孩子能擁有自己的房間,無奈空間狹窄,房子陳舊,他們寄望於此次的改造能讓一家人擁有各自的生活間,也希望改善一下居住環境。
改造要求
1. 原本6層樓的房屋總共只有1個洗手間,無法滿足居住在裡面的6個人的使用需求,希望增加洗手間數量。
4層原本的狹小衛生間
2. 夫妻兩希望家庭成員能擁有相對比較私密的空間,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單獨的房間。
3. 房屋本身是臨近馬路邊的,丙哥的妻子希望能解決噪音過大的問題。
4. 老房子結構老化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業主希望提高房屋的安全性,保證房子通風、透氣及散熱好。
5. 樓梯太多且陡峭,爬起來很費力而且不安全。
6. 家裡的雜物很多,儲物需求極大。
7. 蓮姨(保姆)的孩子經常會來廣州探望她,需要為他們預留出一個居住的空間。
設計師平面手繪圖
設計師謝英凱發現這個項目很重要的有幾點。第一點就是結構,是建築本來的結構,安全性會有一些問題。它是一個老房子,起碼有60、70年這樣的房齡,有危險性。
第二個,通風比較差,沒有通風,有很多窗戶都是封住的,陽光也很暗,整個房子很暗。我們在拆他房子原本裝修的時候,拆的時候所有工人都吐了,因為這個房子 不通風又潮濕,有很多的氣味在裡面發酵。在裝修之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一拆的時候,我們把風扇開了一天,就光這樣吹,再一點一點拔開的。
第三個,很多老房子改造,把它當一個基本的生活需求這樣做,我們其實做了蠻多的趣味性在裡面。因為畢竟是人生活在裡面,不能很沉悶在生活,我們儘量把他不 同的生活方式放在裡面。比如有起居室、客廳,原來什麼都沒有。我們就用很小很小的面積把這些不同的功能搞出來。房東是比較好客的,他很多兄弟都經常會交流,這樣的話,我就需要給他一個能做功課,能做家庭聚會,包括他們年輕人搞party的一個地方。看到我們的整個空間你會知道,它同一個空間裡面可以變N 種變化,他的生活就更加豐富一點。
改造要點:
每個房頂隔熱不好,很熱,又漏雨,因此需要重新設計通風、透氣、散熱部分。
做五個獨立的房間, 夫婦、兒子、兩個女兒都是單獨的房間,還有一個保姆阿姨,是五個房間,保姆阿姨還有一個兒子和女兒也經常來廣東。我們在保姆阿姨那裡做了一個高低床, 可以臨時住幾個晚上這樣的。
原本只有一個洗手間,應該算1.5個,因為它樓頂有一個洗手間是只能小便。它是一個淋浴房。現在,我們做了三個洗手間。
把家設計像別墅一樣,一部分是半露天的天台花園,而且色調是淺色的,南北都開著窗,在廣州,半露天的陽台是非常需要的,因為我們這邊也不太冷,也不太熱,做完飯就可以乘乘涼,聊聊天這樣。
廣州天氣潮濕問題:把它一些樓板拆掉,然後把每一層六角層、每一邊南北都開著窗,南北全部對流。這樣的話,潮濕是可以解決的。第二個,我們還開了一些有陽光頂的孔,光線非常好,原來整個樓梯都是黑漆漆的,現在亮的不行,根本不用開燈,它都可以完全照顧到整個房子的照明。
改造前後對比圖
一樓改造前後對比:
△原本一樓的空間就是一個樓梯而已,改造後設計師將樓梯的位置往大門方向平移,將一半的樓梯設置為可打開式,在樓梯下方的空間隱藏了一個木工工作室。
△樓梯下方隱藏起來的木工工作室
二樓改造前後對比:
客廳空間改造前後對比
廚房空間改造前後對比
△保留原本二樓的客廳和廚房空間,採用開式廚房是整個空間的視覺效果擴大,將客廳原本較小的臨街玻璃窗擴大,並使用了雙層玻璃,及解決了採光問題又解決了隔音問題。
△特別的地台設置既可以坐還帶有儲物空間
△特別的錯層設計可以為三樓帶來良好的採光,保證通風
三樓改造前後對比:
△通往三樓的樓梯改造前後對比
△三樓夫妻房改造前後對比
將原本通往三樓的樓梯方向徹底更改,利用多出來的空間做成了一個衛生間,方便丙哥夫婦以及二樓客廳的客人使用,而淋浴房則與衛生間分開,設置在夫妻的房間裡,既保證了私密性又更加方便使用。
△考慮到儲物功能的需求,安置了一個榻榻米和巨大的衣櫃(維意定製榻榻米)。
四、五樓改造前後對比:
謝英凱將原本三樓通往四樓的樓梯進行了改緩,然後將四樓與五樓作為錯層整體打通,4樓作為孩子們學習與休息的陽光房,5樓則是3個孩子們的臥室。同時,為了方便孩子洗漱上廁所,也在四樓陽光房一側設置了一個衛生間。
△雙胞胎姐妹的房間在5樓靠裡面的位置,可移動門為兩姐妹預留了各自獨立的空間。
△哥哥的房間,靈活的隔斷既可以打開與陽光房連為一體,也可以閉合起來保證私密性。
△全家光線最充足的陽光房,頂部的電動窗簾可以隨時閉合起來。
六樓改造前後對比:
△謝英凱將6樓的空間留給了蓮姨,通往6樓的樓梯做成了錯步式的設計,降低了每一層樓梯的高度,方便蓮姨上下樓梯。6樓靠近樓梯的地方是一個獨立衛生間,內側就是蓮姨的臥室了。
△為了方便蓮姨的子女過來探望,特意設置了隱藏式的床,可以滿足臨時居住的需求。
△原本簡陋的棚屋也打造成了半開放式的露台,這裡既是蓮姨的工作區,也是一家人的休閒區域,沒事喝喝下午茶,遠眺一下周邊的風景,好不愜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