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都是給裝友築家圓夢。這下終於輪到了自己,雖說是工作室,但是心中有個家,便把工作室改造成了家的模樣。
這次改造預算有限,精力時間有限,但是完美主義者又不能忍受將就二字。索性就把自己熱愛的diy也融入進來,這就有了一個長達半年的改造過程。終集所有網紅噱頭於一身——北歐范,diy爆改,二手翻新,故事情懷兼備。
改造前後對比
▍對比照奉上
-改造前的辦公區VS改造後的辦公區-
-改造前的會客區vs改造後的會客區-
▍設計理念
沒什麼高大上的理念,也沒有設計圖紙。心中就只有一個信念--把這個地方打造成家的模樣。
在改造前期進行布局規劃,把自己喜歡的物件做了梳理。接著就是各種量尺寸,尋找適合的家具,開始做一道又一道的「填空題」。
DIY過程奉上
工作室的採光不好,所以,就在辦公區的靠窗處漆上了橙黃色的乳膠漆,讓它成為伴隨著我們工作的晨曦、暮光。
TIPS:這塊乳膠漆的區域劃布先是用皮紋紙粘貼在牆上,勾勒出基本輪廓,接著是以各種角度查看和想像整體效果,調節了數十次。
-改造前-
-改造後-
丹麥進口的燈具固然漂亮,但無奈預算有限,所以TB上選擇近似的同款,可以說是節省了一筆很大的開支。
請工人師傅來做了簡單的線路整改,然後自己用膩子膏進行填補找平。
工地上會看著水電工師傅走線,接線。加上自己又是個好奇寶寶,所以學到了一手接線的功夫,這次就理論結合實踐,把辦公區的燈具給安裝了。
房子剛租來的時候,門的顏色是典型的出租屋必備色--棕紅色,完全與我們想要的北歐風格不搭啊。索性買來白色底漆,灰色、綠色色漿,以及金色的噴漆。準備把門塗刷成不飽和的灰綠色,再配上金色的門把手。
TIPS:調色有風險,加色漿需謹慎,一點一點來。需要不停試色。圖片是美的,出來的效果,感覺不夠灰。成了小清新的淺綠色,塗刷也不是很均勻。
辦公桌希望是有著明顯木紋肌理的桌子,帶著歲月和時光的痕跡。所以就去二手市場淘了一塊門板,請木匠師傅做了桌腳。自己在網上買了木蠟油,進行塗刷。這裡不得不吐槽下:現在爆改很火啊,所以二手市場的這些老物件家具價格翻了好幾倍。
TIPS:桌腳為了根門板顏色配套,還是選擇了老木頭,塗刷木蠟油是為了更加環保,而且木蠟油的塗層很薄,能最大程度的凸顯原有木紋肌理。
這個小櫃凳是不在原定計劃家具類的,結果去二手市場的時候一眼就把它看中了,當時老闆說,這是以前用來放串錢的,通常置於床下,也可作為矮凳使用。有的柜上專門有投入錢幣的開口。有的柜子就是利用木板和木板間的間隙,把散錢投放進櫃,所以此櫃名為錢櫃。
遇見有意之物,衝動消費是必須的。姑且不想以後怎麼用,先買回去再說,存在即合理,總有用武之地。 後來做了打磨、上漆,保留了櫃體上的蟲眼。
配上了偶然間在zarahome看上的金色珊瑚把手,做了一個可坐可置物的小邊幾櫃。
這是直接在TB淘的榆木墩子,上有人為處理的風化肌理,有經風霜歲月的粗糙原始感。然後找店家定製了五金桌腳。回來用漆噴成了金色。再用螺絲進行固定。一個木墩小邊幾就成型了。
TIPS:小邊幾的腿有點粗啊,少了一些線條上的美感。勝在結實,坐個「肉山」完全不成問題。
會客圓桌也是用的原木,是網上找的圖片,自己做了尺寸規劃,請木匠師傅幫忙找的最接近圖片本身顏色的木料,進行定製。
長凳用的老榆木門板做的,自己買了四個可以摺疊的桌腿,噴成了金色。作為放花瓶以及小擺件的長案幾。
TIPS:因為是摺疊桌角,承重有限。加上老榆木門板真的很重,所以結實程度不高。但是放些花瓶擺件足夠了。
這個杯掛其實也不再原定的改造計劃內,是用剩下的門板打孔,再安裝上銅棒做成的。直接用五金件安裝上牆,掛在飲水機旁邊。遺憾的是還沒找到能與它很好搭配的杯子,看上的杯子都是幾大百一個,有些小小哀傷。
TIPS:銅棒是TB上買的,可以要求老闆切割成合適的長短,粗細尺寸也有很多選擇。切割是不需要另行收費的。
老茶缸子掛一掛,其實有想過要不要修一下茶垢,還來還是懶得去作了,也算落得個真實。
這個窗台木板是用閒置的宜家隔板改小的。因為窗台是直接塗刷的乳膠漆,直接在上面養花澆水會起泡,所以就用免釘膠固定了一層隔板。
TIPS:免釘膠可以粘貼石材和木頭,所以喜歡原木台面的裝友們,可以自己嘗試動下手。
植鞣革原木隔板是參考了網上的圖片,從各個角度仔細研習了一下固定方式和細節處理。然後自己去買了兩條植鞣革皮帶、內六角膨脹釘、一塊松木板。價格比淘寶的成品便宜了200多哦~
這個書架的來歷很簡單,就地取材--撿了工地上別人用剩的防腐木,計劃了高度、長寬、以及書架的大致樣子。木匠師傅就花了半小時的樣子給我們做出來了。
宜家購買,自己買了個漆,改了顏色。
TIPS:宜家的漆味道不小,當了好多天人肉甲醛凈味機。
這個也是就地取材,把工地上用完的梯子抬了回來,打磨上漆。再用喉箍把花盆固定在梯子上。
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買掛畫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我們選擇了買拍攝雜誌封面,再貼上純色的紙膠帶,牆就不那麼單調了。
TIPS:購買這種小畫片的關鍵詞是「拍攝道具卡片」、「雜誌封面」。
實不相瞞,是垃圾堆旁邊撿的,回來打磨了一下,改了個顏色。感覺就煥然一新了。
塗刷梯子的時候就順便把小圓凳給塗了。
網購紅陶盆,然後買了金、白、銀三種丙烯顏料在花盆上畫上幾何圖案。
TIPS:美是美,就是表面不透氣,喜水植物種上後花盆表面要起泡。所以,比較適合仙人掌、光棍樹一類的多肉植物。
網上直接買成品價格真是不低,於是就在網上單買,自己組合。又去了鮮花市場買了圓葉尤加利,直接等它放干。放進牛皮紙袋,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TIPS:尤加利北歐必備的鮮切綠植,有很多品種。可以根據喜好選擇。就算變干之後,也非常漂亮。
實際改造費用統計了一下,大致在13000元左右。是的,是的,就是這兩間房,花了13000左右。當時的總預算預計在10000左右,不得不說,預算果然是拿來超的。
-最後-
你對這個家上心、用心多少,她就會報以你多少回報。
裝修就是一個不斷打磨,考究、取捨、梳理自己內心所需的過程。你的小喜好,你的戀物癖,你的靈光一閃....都會成為一個靈魂。
這些靈魂不會隨著裝修的結束而消失殆盡,他們始終伴隨著你的生活,逐漸壯大。也正是因為這些小小個體的存在,家才能擁有自己豐滿的靈魂。
文章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1r97NbcmXSp5-4nvfNQyqg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5/node18508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